导语:行动派小伙伴只身前往台湾,记录了在这座小岛上的生活感悟与心智成长过程。希望大家用心领会世间的美好。
正如所有对台湾有小清新幻想的准陆生一样,半年前,我也是抱着满心的憧憬一路向南,来到了一个跨越北回归线,可以被太阳直射的岛屿——台湾岛。半年的台湾生活,让我觉得,比起小清新,或许,重口味才更适合台湾。
选修的《生活与影剧》课上,看了老师推荐的《女朋友,男朋友》。这部用清新外表包裹浓重感情的电影,在32年的时间跨度中,不乏历史厚度与情感宽度,像极了一本活生生的台湾教科书。如果把1985年,三个还是高中生的主人公在学校策划并参与的一场浩大的集体反抗活动,用30年后的台湾校园来翻译的话,应该就是我亲历的世新午间校园生活吧。
午间休息的世新校园,是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候。随处可见的各类活动此起彼伏。这儿有个展演,那儿有个打卡,食堂里举海报喊口号宣传的也时不时来凑个热闹,偶有合唱团小亮一嗓,又或千叮咛万嘱咐就餐的同学一定要去看他们的表演。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对于“性别”的“发散”。例如因生理与心理性别的差异而诞生的性别友善化妆室(洗手间)。又比如填问卷的时候,总会人性化地有一栏“心理性别”。因为就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事,也因为就是真真实实地在做自己,所以,并没有什么丢脸或者难为情,也不需要歧视或者看不惯。只有真实的,才是值得理解和接纳的。即便去掉“别”字,其实也没有什么难以启齿,更不需要遮遮掩掩。在我的理解中,这是自由的一种表现。
说到自由,说的具体点儿,它可以是游行,可以是为争取自由与政府“对抗”的“野百合学运”,可以是教学楼走廊里对性知识普及的单页或手册。当然,它也可以是电影中在一女两男的角色性别设置下进展的一个故事,三份感情。没错,这就是《女朋友。男朋友》的真正含义。只是,同性恋也好,异性恋也罢,追求爱的权利不论性别年龄,从来都是平等的。这是半年的台湾生活给我的一个很深的感触,当然,也可能是我自己的经历让我很容易被这样的话题触动。
在我十六岁那年,我收获了自己的初恋,和一个大我很多的男孩。之所以称他为男孩,是因为即便他大我很多,可他的心理年龄却跟我差不多,所以,说男孩子晚熟,有时候真的一点儿都没错。
我和他的认识,纯属机缘巧合。像很多在感情生活上初出茅庐的小姑娘一样,我的感情生活也就是有时放学他来接一下我,周末偶尔一起吃饭看电影逛公园压马路,平时用小灵通发发短信聊聊天,别无他物。初次体验爱,总归懵懵懂懂,充满好奇与新鲜,也总怯懦无知,小心翼翼地经营与呵护。现在看来,总觉得那可能只是对未知世界的心动,而那个人身上正好有我喜欢或欣赏的特质,又恰好在我心动的时候出现,于是便不自觉地迷恋,也愿意为这样的迷恋变得更好。
如果从这样的角度来看,可能就不难理解同性的爱存在的合理性了吧。
记得,一次广播实习课的小组作业,有一组做的是跨性别的议题。受访者是个男性,可ta从心理认为自己是女性。于是,ta的生活步调、个人喜好、穿衣打扮,就都在不自觉中与女孩子保持了一致。这很像金星老师,只是,ta没有像金老师一样得到家里的支持。那么,有双重性别的ta,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说,ta的恋爱既可以被称为同性恋,也可以被称为异性恋。因此,如果在这儿用性别来界定爱,好像也不那么准确了。可是,可以确定的是,生活对爱本没有任何要求,任何形式的美好的爱,都应该值得赞美。在条条框框束缚的当下,真正敢于做自己,追求自己真正喜欢的并付诸努力的人,才更应该褒奖与肯定。这或许是抽象的自由,但这更是一种态度,一种因爱而对生活更加宽容的态度。
而一个态度保持久了,它便成为了一种习惯。
有人说,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再具体点儿说应该是,台湾最美的风景是陌生人。当“谢谢”成为交流中表达最多的词,当“先下后上”“左行右立”成为了不用监督提示的自觉,当帮助成为一种不需要请求的给予,潜移默化中,自己也真的变成了“四有青年”。对于这样的现象,我理解为是爱给予生活的宽容所形成的习惯。不仅仅是狭义的恋爱,更是广义的博爱。
因为,你不会觉得保安大叔每次接送往返校车里上下车的同学是一种刻意,也不会觉得即使公交车早已人满为患却一直空着的博爱座是一种伪装。相反,你会被公交车司机专门停车下车为残疾人搭好上下车的阶梯板触动,也会被捷运站(地铁站)里的志工主动将不方便行走的人送上捷运安置坐好感动,甚至幸运的话,在爬山回宿舍的路上,还会有人顺带搭你一程将你送回去,而你也不会担心他另有企图。一次搭出租车从离住所最近的捷运站回宿舍,司机是个年过六旬的老师傅,他说以前台湾的出租车司机很多都是骑人力三轮被政府强行转业过来的,很多人对出租车司机的态度不是很好。不过慢慢的都有所好转。问他原因,他说是宽容。
回过头来再看“重口味才更适合台湾”,其实就是源于爱给予生活的多重可能性。不可否认的是,直到我离开台湾,都还只是个游客姿态,感受到的更多的还是台湾的好。当然,人还无完人呢,更何况一个城市一座岛。可我,更愿意传播我所收获的正能量,毕竟,应该没有人不想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不是吗?
我真的很钦佩那些敢于从内心真正接纳且认可自己的人,也希望我可以成为那个想要成为的更好的自己。
那么,你呢?
■ ■ ■
公众号 | 凡界
ID | fanjieland
太空仓线上直播第7期
中国最大木艺工坊—M.Y.Lab木艺实验室创始人——水杉和你聊聊:关于木艺、设计和美学。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活动详情,也可直接后台回复“7”报名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