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第二次周回顾。
打字之前,我问了一下自己,写回顾有什么用?
想了想,好像就是倒逼着自己去重新审视推送过的每一篇文章,然后将屏幕上的文字跟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比如,我想到了生活中好几个小细节:
在订阅号打开一篇文章,如果超过三秒还没显示出来,我会毫不客气关掉页面;
读了几本书,就着急地想要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
不停地听说哪个同龄人写文章做自媒体办课程又赚了多少多少钱;
……
突然觉得,这个时代真的好快。
快到我们没办法静下心来看一篇长文,快到吃饭的时候也要拿着手机回信息,快到你都没有时间去好好反思自己。
今天,一共选了3篇文章。
阅读量不高,也不是最受欢迎的,但希望可以让你停下来反思15分钟。
▍反思你的时间
这是知乎大神采铜新书里的一篇文章,具体内容可以直接点击链接查看。我们要讲的是关于这篇文章的一个留言和一个相关概念。
① 相关留言
我们在文内放了一个互动话题“曾经哪个时刻让你觉得时间好快”,有个小伙伴的留言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Q-S-G:第一次看到妈妈白发的时候,回忆瞬间从小时候拉到现在。我的成长换来了妈妈的皱纹和白发,我竟想不起何时拥抱过你。
想一下,你是不是忙到没时间回家陪爸妈?是不是经常躺在床上刷半个小时的朋友圈却挤不出10分钟给家人打电话?
如果是的话,那我建议你,不需要看下面的内容了,没什么用,还是直接去给爸妈打个电话吧!
② 相关概念
最近在看台湾文案天后李欣频的书,里面提到了一个概念“无时间感”(timeless)。
她说,如果你在做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先脱离“时间线”的概念,把自己放在一个“无时间”的状态,那会让你事半功倍。
什么叫“无时间感”,就是说你在看书、听音乐、或者做一件喜欢的事情时,把所有电脑、手机、手表,有时间的东西都藏起来,享受timeless的真空状态。
每周选一天作为timeless day,那一天睡到自然醒,想吃就吃,想不吃就不吃,想睡就睡,想醒就醒,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这样可以让身心放慢节奏,恢复能量。
▍反思你的迷茫
这篇文章最吸引我的是作者的选题角度,直击痛点。
互联网和自媒体时代,每天打开网站、微信、微博,充斥着各类免费课程、大咖分享、IP热点,我们被推着往前跑,疲于奔命,稍不留神,一下子就迷失了方向。
作者在最后又跟我们强调了“读书、写作、与优秀的人做朋友”的重要性。
有没有发现,我们总是在迷茫的时候,去问别人该怎么办。而答案永远都是那几个:读书、写作、观影、向身边的人学习。所以,下次迷茫的时候试着去反思:读书、写作、观影、向身边的人学习这4件事情你究竟做了多少?
▍反思你的未来
发文之前,很容易就可以猜测到这类文章发出来之后留言会一定分两大类,一类是满口称赞牛逼;一类是对比自己现状。果不其然。
其实,不管是我们做的人物专访栏目,还是发真实故事类文章,目的只有3个:
① 用真实的故事,告诉你人生是有各种各样的可能性;
② 通过别人的生活,找出值得自己未来借鉴的地方;
③ 虚拟体验你的那个人,想象如果你是他,在每个转折的节点你会做什么。
所以,下次看人物故事、人物专访的时候,不要只是说一句牛逼,而是要去想想有哪些是对你有用的,那才是你看一篇文章的价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