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甲线女神袁姗姗:从骂声中“滚出娱乐圈”就从“骂声”中回来



导语:行动君今天为大家推荐这位新晋的正能量女神:袁姗姗。从“滚出娱乐圈”开始,她遭受的网络语言暴力袭击从未停过。如果说美国的莱温斯基是全世界遭遇网络暴力的典型,那么,袁姗姗大概就是中国网络暴力受害者“第一人”。但是,她并没有躲起来自哀自怜,不仅创立“爱的骂骂”微博慈善活动,鼓励大家“骂”自己,最后用马甲线征服了大家。这一次,袁姗姗来到了TEDx,并获得了大量网友的赞赏,她究竟分享了什么?


在网络暴力中捍卫自己袁姗姗@TEDxNingbo


▼(视频时长16:13)



演讲完整版全文由行动派的小伙伴 @没关系是盒子啊 童鞋 整理记录。


袁珊珊最新演讲完整文字版


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有谁一年365天,天天被未曾谋面的陌生人骂?举手的这个人就站在你们面前,不过别担心,我今天不是来诉苦的,我是穿了马甲来跟大家分享如何被骂大的。




网络对于我们来说,再日常不过,但是当你身处网络世界的围攻中就不再那么轻松,2013年以前我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会变成网络世界里的“黑姑娘”。因为参演了一部电视剧,演技没有达到观众的预期,故事的结局不尽人意而被推到了风口浪尖,让我从一个还在摸爬滚打的小演员,一夜之间变成了被大家声讨的“热门人物”。


震惊之余,让自己尽快从虚拟世界中挣脱出来,是我唯一的出路。我选择在网络声中被倒下,就在网络声中爬起来,有不少人认为公众人物就应该具有强大的承受能力和耐力,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偶尔被坑蒙拐骗了还要尽量先捂着不敢报警,当我被骂的小有名气的时候我就暗自思量,反正也是要挨骂,不如用最积极的方式迎接骂声。


2013年3月3日,我在微博上面发出了一条名为“爱的骂骂”的微博,既然大家那么需要宣泄,点击鼠标可以不用负责任,那我也动动手指头,干点什么吧。我在微博里面制定了骂的规则,骂,没问题,但请集中精力的骂,只要在我这条微博下面留言的,不管是鼓励我的、骂我的还是随便说说的,我都认捐五毛,24个小时,有10万多条留言,捐款金额是50693.5元。作为北京一家残疾孤儿康复机构的手术费。在这里我要对每一位留言的人表示感谢,因为我们一起在虚拟的世界中救助了4个在现实生活中顽强活着的残疾孤儿,其中有一个孩子在手术后的一年终于有机会可以站起来了。那时候她还不满三岁,当我看到她第一次站起,我很感动,也很骄傲,这个“黑姑娘”干了一件痛快的事。


是的,我说出了金额,我知道一定会有人说,“捐那么少,还好意思报数”。我相信现在大部分人都不愿意公布捐款金额,因为捐款已经不再是一件随心的行为,而是成为大家根据金额的多少来衡量爱心的大小,我相信在座的各位,一定有过朋友之间随份子该给多少才合适的烦恼。我之所以说出来,不仅仅是因为,我不觉得随心的行为需要躲闪,更因为“爱的骂骂”是每一个留言人的镜子,当时骂过我的人 也许在两年后的今天听到我说这番话会想起曾经不太善意的留言,却给了这些孩子们有机会获得新生,这同样值得高兴。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阶段的新生,不是吗?


“爱的骂骂”发出的那一刻,我如重生般释然了,虽然,我不像很多演员那样,拥有令人赞叹的表演才华,自己也觉得不是天生吃这碗饭的,但是既然选择了演员这份职业,我相信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善待他人,就可以让自己的家人和自己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然而这一切,在2013年的夏天被一句开创演艺界网络暴力先河的“滚出娱乐圈”所动摇,我是第一个被放在主语位置的人,袁姗姗这个名字好像从此和“一无是处”划上了等号,那个时候不管说什么、做什么、演什么都不对,更有媒体总结了“袁姗姗不被观众喜欢的五大理由”,第一条理由是“没有理由”,这是多么深厚的感情基础才能达到的境界。


2013年确实是挺让人操心的,从春天到夏天,都没有平静过,一开始我也有些懊恼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我既没有不劳而获,也没有做伤天害理的事,为什么让我“滚”,没多久,我想明白一个道理,谁都可以说我不好,但是自己必须接纳那个心安理得的自己。既然我的演艺生涯要从倒数开始,那我之后的每一点进步都是充满喜悦,从零分到六十分比从满分到六十分,哪个更让人开心呢?也是从那个时候,我重拾扔下了多年的小提琴还有健身运动让我心情愉快,不工作的时候练琴和健身会让我的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根本没有过多的时间停留在网上,更顾不上网友的围观,我建议那些沉迷于网络的年轻人,每天可以挤出一点时间锻炼身体,当有朝一日被他人欺负的时候,至少可以像我一样,身轻如燕,自由翻滚。



不尽人意的2013年确实过得有些艰辛,但是我也时刻提醒着自己,别忘了尽可能给予所能达到的人以温暖,这是对鼓励过你的人最好的感激方式,但同时我们也不要忽略身边的人向你发出的求助信号,也许你的关心会改变他的决定。我在来之前了解到几个数据,在美国有40%的年轻人遭遇过网络欺凌侵害,甚至有些受害者因此而患上精神疾病身心受损,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2014年的9月,发布了一则消息报道,在法国6到18岁之前的青少年有12.5%的人都有过在网上被攻击的经历。在中国因为网络暴力而结束生命的人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近。


前不久,在台湾,有一位艺人因为网络暴力而自杀,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非常惋惜,我不知道她内心到底挣扎了多久,但当我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我有过一念之间的不安,如果在这之前,我可以跟她说几句话,她是不是能好过一些。


互联网时代让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越来越便捷,沟通成本却越来越大,足不出户在网上匿名可以干很多事,每天都要面对接踵而来的海量信息,有谁还愿意费力去核实信息的真实性,也不会有太多人会为自己发出或转发的信息而深思熟虑,哪还有多少人会为他人的生命叹息呢?语言不应该成为致命的利器,网络的诞生也不应该是为了制造困扰,而是为了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作为过去也许将来还会遭遇网络暴力的过来人,我不希望再有人因为网络暴力而受到伤害,请善用语言 ,让人言可敬。


特别感谢在那段特殊时间陪伴我的家人和朋友,感谢他们承受住了一个当时还没有来得及减肥,各方面分量都很重的我,经历了这些并不是想说明自己有多强大但确实因为这些切身经历让我有了足够的时间去思考,我曾经问过自己一个问题,如果当时真的不堪重负放弃了演员这个职业,是否网络暴力就会消失,答案当然不会。既然还是要面对,就应该积极地面对。


前不久,我参与了一个公益电影的拍摄,电影传递了一个非常积极的理念:每个人都有自由选择的机会和权力,无论你生下来是幸运的还是不幸的,我非常赞同,所以我选择做一个积极快乐的自己,不再受控于网络暴力中,不再只能看到消极的一面。都说做公益是在帮助他人,在我身上成全了一个更加快乐的自己。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这部电影,电影的名字叫《有一天》,我想在这里特别推荐一下,虽然我只参演了电影的一部分,但也给我带来很多启发和感动。这部电影关注了九类特殊儿童群体,我参与拍摄的故事和聋哑儿童有关,跟我一起搭档演出的也是一名聋哑儿童。拍摄之前,我还有些顾虑,我不知道该怎么去跟他交流,我担心会因为自己不小心的举动伤害到他,但是见面之后,我才发现,成年人的世界真的是因为想太多而变得复杂,只要我们保持一颗平常的心,用平等的方式去交流,就不会存在特别的障碍,重要的是你怎么看而不是他怎么想。




拍摄的那几天,平静而快乐。每当完成一个镜头,这个小少年,都会跟我竖起大拇指示意,他这个小小的举动也提醒了我和我们,有人选择赞美,有人则不。感谢“爱的骂骂”,感谢《有一天》,感谢喝倒彩时刻提醒我的人,感谢一直鼓励我的家人和朋友,感谢倔强中的那个自己,我希望能有更多人可以像我一样主动的从逆境中走出来,这个世界还有许多需要我们关心的事情去做,需要我们关心的人去爱,保持自己的真实,倔强的活下去!感谢网络世界将我带到你们面前。


■ ■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