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群山环绕的东南小镇,是中国最富想象空间的艺术乌托邦





没有人是残次品,只有生命未被充分开发的人。


■   ■   ■


5月17号,我从北京出发,来到福建屏南县双溪镇,这个不久前我连听都没听说过的地方。


只因这里有一个名叫林正碌的人正在干着一件神奇的事情:免费教人画画。



林正碌设在双溪镇的艺术教学中心,就位于那白色建筑之中


免费教画画这件事本身也许没什么,但关键是,他掌握了一套方法论,可以让此前从来不曾拿过画笔的人,或觉得画画太难不敢尝试的人,迅速掌握画画的诀窍。


这仍然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他要用画画这件事来启迪心灵。他有一个观点或说信念:每一个人都拥有极其丰富的内在,只因受环境和教育方式的影响被深深地压抑住了,因此变成一个平庸的、唯唯诺诺的人。


而艺术,是打开心灵空间、恢复人的本性活力的极佳途径。


并且,画画这件事,人人都会。一般人之所以不会画画,只因为,视画画为畏途,从来不曾在画画这件事上找到过自信。


而一旦你开始拿起笔来尝试,抛掉恐惧与担忧,全心全意地画上一次,你就有可能重新认识自我。再加之一定的专业指导,“晋升”为绘画大师,根本不需要三年五载,天分好的人,甚至几天之内,就能创作出具备收藏价值的画作。


林正碌将之称作“生命的自证系统”。



学画仅一周的学员黄梓函画的林正碌画像


因此完成这一神奇转变的,除了一点点绘画专业指导,剩下的,就是依靠你的“自证系统”!


就是靠着启发别人的“自证系统”,这个叫林正碌的人,近三年来,已经教会了上万人画画。


因为太过传奇,隔着距离地了解,或只是聆听他的理论,已经无法满足我的好奇心。所以,花了一整天的时间在路上奔波,从北京飞到福州,再乘坐大巴花费三四个小时由福州抵达屏南县,然后打个出租车到达双溪镇,就是为了浸泡在林正碌的艺术“道场”里,感受并亲证这里正在上演的传奇。



双溪古镇门楼


短短几天之内,我感受到了这里令人惊叹的事情。本文先写一些初步印象,更详细的,将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连续写文介绍。


我来双溪的第二天和林老师一起去参观了漈下古村。那是林老师在双溪展开艺术教学的第一个试点。如今,这里俨然已发展为一座艺术村落。几乎家家户户,无论种地的农民,还是小商小贩,还是在读小学的孩子,都在利用业余时间,手执画笔,沉浸于艺术创作的世界。



漈下古村中,溪上有廊桥


许多业余画画仅半年的农民,其作品已被广泛收藏。价格从200元到数千元不等。


林正碌是2015年年初来到这个古村的。当时他已在上海等城市从事艺术教学两三年,教会了数千人画画。但他对在城市里教人画画的兴趣减淡,一来城市的生活他不是很喜欢,二来他面对的一般都是中产人群,或城市退休族。


他认为,最需要改变的是乡村,是那些物质贫瘠精神世界也面临淘空的农村留守人群,他们往往是老人,无一技之长的农民,或残疾人。



双溪镇上的当地居民


于是他开始了寻找之旅,他想要找到一处他喜欢的古村落来进行自己的艺术教学尝试。结果找到了位于屏南县双溪镇的漈下古村。这里虽离他的家乡莆田不是太远,但他还是第一次来到这里。


村子周围风景宜人,山青水秀,村中到处是有着数百年历史的老建筑。但村子只有500左右的留守人群,村中的主力都外出打工了。


起初,他租下了一间屋子作为教室,但没有人相信他,村子里的人连艺术是什么都不了解,更无人对学画感兴趣。他找人牵根电线,打扫下卫生,对方都动则要价200元。他是来村子里做公益的,村子里的人却只想赚他的钱。


这并不让他感到气馁。他从免费教村中儿童画画起步。就这样,影响力逐渐扩散到成年人。他告诉村中的成年人,跟着他学画,很快就能画出可以卖钱的作品,一幅作品至少能卖200元,收入全归创作者自己,他分文不取。



林正碌无拘无束不摆架子,村中孩子与他异常亲近


这看起来比种田或做生意轻松体面多了,大家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到他的画画教室,支起了画架,忙了大半辈子农活的粗糙的手,拿起了画笔尝试画画。


结果,很快,林老师的“自证系统”以及他的指导方法产生了效应,许多村民画出了优美的作品,通过林老师的朋友圈及其他途径,他们的作品被购买、收藏。果然,画画是体面生财的捷径。


利用业余时间画画并达到收藏水平的村民,报大人摄影


对林正碌来说,赚钱效应能起到杠杆作用,让村民们拿起画笔来学画。谁也不是活在真空中,整天可以不吃不喝地沉浸于艺术追求之中,何况还是需要解决温饱问题的农民。


他说,当农民学会画画,能够创作优秀的艺术作品,通过他们自己的朋友圈就可以销售获得收入。“未来的每一个人都是自媒体人。”他说。


但林正碌所追求的却并不只是帮村民通过艺术途径赚钱。他的美好愿望是“改变人性”。因为只要拿起画笔,从事艺术创作,人的精神就会发生改变,人的审美眼光会提高,人的精神内涵会大大提升,人就会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而且艺术创作能够提升人的自信,帮人建立独立的人格。而人格的独立,是现代社会的基石。


放下锄头就画画,已成村中风气。图为一位村民家中的画室及作品展示墙


仅仅用了一年多时间,林正碌便用自己的这套思想方法论,给这个古村落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如今,当一位农民在自家支起画架,或小便利店的女店主在自家小店的角落画画,墙上挂满自己的艺术作品,你还能认为他只是一位农民或只是一位小商贩吗?



村中开便利店的黄余清,学画半年,作品已广被收藏


他的内心,已经因为艺术,而装下了一个天堂。


漈下艺术教育实验的成功,很快让林正碌的事业得到了拓展,在双溪镇政府的支持下,他在镇上也启动了一个艺术教学中心。这个中心有一个2000多平米的巨大教室,周围还分布着一二十间小型教室。这些教室是开放性的,对任何人都免费开放教学。


因此,这里形成的一个奇观是,教室里永远挤满了各色人群。有来自本地的村民,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画者。有三五成群到来的,也有单独前来的,有丈夫陪着妻子来的,有妈妈带着孩子来的,有大学生,有在职白领人士,有退休后无事可干的老年人,有健康的人,也有身体残疾的人。有抽出闲暇时间来短暂体验几天的,也有一呆就呆上一个月、两个月,甚至半年的。


由于双溪镇群山环绕,空气清新,民风纯朴,不啻于一个世外桃源,许多人既是来学画画,也是来寻求一段心灵的净化、放松之旅。


节假日的时候,这里济济一堂,有点人满为患,平时,这里也有几十上百号人,沉浸在他们的艺术修炼之中。


林正碌为一位学画结束准备离去的阿姨画像


来学画的福州女白领田螺姑娘(在4S店工作)与报大人合影


上海软件工程师道明(左)学画结束之际与报大人、黄梓函告别留影


流连在这个巨大的艺术教育空间里,你会看到形形色色的人,会看到小孩子跑跳嬉闹,会看到画画间歇休息的人四处走动,欣赏别人的创作,这些人之间只有一个共同点:他们最主要的时间,全都专注地坐在画板前面,一笔一笔地细细描绘,创作他们的作品。


而林老师和他的助教们,则天天出现在这里,四处走动,对一些学员进行指点。




我在这里呆了数天,既见到一些老面孔的消失、离开,也见到一些新面孔的加入。最常见的场景是:新来的人,坐在画板前,有点茫然地说:“不会画呀,怎么办呀?”甚至四处求助。


但当他们终于定下心来,豁出去了一般地开始在画板上涂抹时,便又像个艺术院校的学生、或者画坊里的专业画工一样,那种专注的神情,令人肃然起敬。这种群体性的专注形成一种强大的气场,谁也不愿意落后与放松。


一个新手画出的第一幅作品可能有点丑陋,或不那么接近真实物体。但林老师不会有丝毫批评,他非常富有耐心,会指出这幅画的优点所在。他的逻辑是,先让你自己充分地自我表达,并肯定你的表达成果。只有等你画出两三幅时,他才会告诉你一些专业的提升之道。


在你有过几幅画的体验之后,经他一点拨,你很快便知道,问题在哪儿,提升空间在哪里。


林老师指导画作时,往往有大批学员跟随旁听


于是,短短几天之内,新手迅速“晋级”,创作出有价值作品的例子,便纷纷出现。


对于一个新手来说,这种提升,这种自我内在潜能的发现,以及创作一幅优秀作品之后的强烈喜悦感和成就感,便会深深震撼心灵,从中获得巨大的体验,自我价值感也立马提升。


因此哪怕短短几天的学习,在这里所能获得的体验和启发,也可以是巨大的。林正碌所采用的有别于传统艺术教学的新式理念,其效应是惊人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林正碌位于双溪的艺术教学点,不仅仅是关于艺术的,也是关于人性的。他帮你启动你的自证系统,让你发现并肯定自己的内在潜能,激发你对生命的巨大热情,和对世界的爱。


因此这也是一场爱的教育。


一位驼背人在专注地画画


在教学中心所在大楼的一层,分布着很多画室。这些画室的主人,一般都是那些长期呆下来学画的人,他们不仅拥有自己单独的艺术创作空间,也有一个独立的艺术品展示空间,并挂有自己的名字,有利于形成个人品牌。


在这些画室之中,有几个画室的主人,是残疾人。可以说这是林正碌艺术教学理念之强大能量的最鲜明体现。你看这些画室里满墙的画作,可以感受到他们旺盛的艺术创作力,以及他们头脑中对世界的独到认识。


而当你接触到这些画室的主人时,你会惊呆的。有侏儒儿,有智力残障人士。他们走在大街上,会因为身体的残疾,而遭到歧视甚至欺负,如果不是置身于他们艺术品的殿堂之中,你怎么想象得到,他们的内心是如此丰富,他们思考世界的角度是如此独特,他们的艺术表现力是如此之强呢?


身高116CM的“侏儒症”患者沈明辉及他的画作《生命树》(尺寸60X80CM,油画,己被收藏)


而当画室的主人出现在你面前,他嘻嘻哈哈地,对人毫不设防,一看与你村中那种人人都会取笑和欺负的“傻儿”并无二致,你会有一种很魔幻的感觉:此人,真的是这些艺术品的创作者吗?


但他确实就是。他与你村中的“傻儿”的唯一区别是:他,通过艺术品展示出了自己的另外一面,令人敬佩的一面。他有缺陷的身体所包裹的,是一颗情感丰富、创造力非凡的心灵。



天生残疾的杨发旺在他的工作室里


写到这里,我想,中国有多少“傻儿”,因为没遇到林老师这样伟大的启迪者,而一辈子生活在黑暗之中?


林正碌所赖以创造生命奇迹的理念或说信念之中,最伟大的一条应该是:没有人是残次品,只有生命未被充分开发的人。


所幸的是,将自己的艺术教学理念及方法推向全国,是林老师心怀的宏伟抱负。


绘画零基础的报大人到双溪后画的第一幅作品


■   ■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