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我这样老土的人,
也有了一本电子阅读器,
大概,纸质书真的不行了吧。
2011年,
亚马逊的Kindle和苹果的ipad,
为争夺电子阅读时代的王者地位,
打得不可开交。
在东京,一件小小的书店,
却悄悄地策划一场纸质书的逆袭......
东京代管的茑屋书店;
它的五个绝招让纸质书立于不败之地。
▌第一招:把书店建成教堂 ▌
茑屋不仅仅是一件书店,
它更象是阅读爱好者朝圣的地方。
茑屋书店抓住了阅读的本质:
那是一种美好的独孤状态。
这里还陈列着上千书写和阅读工具,
各种各样笔、眼睛像艺术品一样展示着,
它们华丽而性感,
让人有一种想要书写的欲望。
书店的视觉,呈现出一种对书籍的崇拜,
封面和书脊如同教堂的耶稣像一般,
出现在每一个空间。
▌第二招:深不可测的店员 ▌
在茑屋书店中,
有一种专家店员的存在。
他们在某一门类有相当的知识积累,
并能提供搜索引擎无法比拟的个人观点。
▌第三招:不可取代的阅读体验 ▌
日本的书籍、杂志有自己独特的设计语言,
大量的图片、插图、图表将文字拆分成一小段一小段,
大大降低了阅读的强度。
用平板电脑进行滚动阅读时,
无法获得厚实光滑、
设计精美的纸质阅读体验。
日本纸质书籍用它赏心悦目的美感,
向数字媒体的简陋与粗糙宣战。
▌第四招:漫无目的创造惊喜 ▌
茑屋书店将出版书、绝版书、手稿、签名版......
散落的陈列在书店的各个角落中。
当你随意漫步在书店里,
在关于垮掉一代文学主题的角落里,
你发现玻璃柜台里放着一本金斯伯格的出版和手稿,
这是在云端服务器中永远不会遇到的惊喜。
▌第五招:因为这里是东京 ▌
东京是一座怪异的都市,
这里的人们依然会购买CD来听音乐,
据说,
这是恋物情结、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
无论怎样都好,
纸质书在这座城市、在这间书店,
找到适合生产的空间。
我们身处在一个变幻无常的时代,
陪伴人类几千年的书籍,
很可能无法安然度过这个巨大的变革,
如同胶卷、唱片的命运一样。
这年头,书店倒闭早已不是什么新闻,
台湾诚品、广州方所、东京茑屋......
它们都在这个嬗变时代试图去捍卫:
纸质书最后的尊严
有一天,
当我们的指尖不能再划过纸面;
当我们的家里没有书架这种家具;
当我们不再向朋友借书,
而是去拷个文件......
会不会有那么一个瞬间,
想念起纸质书的那些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