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没什么不好,只要你曾很努力过




“莫因等风来,错过那花开”——缘于前阵子与好友分享的生活语录,阿萌是一位互联网从业人员,品貌端正,做得一手好饭,算朋友圈里的好男银一个,已婚嫁。聊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时,我们相视而笑。


《等风来》是一部文艺范小清新的电影,内容和情节褒贬不一,但片名至少是走心的。不管是工作,创业,恋爱,梦想,等风来就好像一面朝阳下的旗帜,仿佛在告诉我们,“心若冰清,天塌不惊,风口一到,纷至沓来。”


不过,等来等去,等待的也可能只是一种冲动,一份慰籍。如果,我们不去探索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到底是神马。等来了微风徐徐,除了一丝清凉,视野不一定就变得清晰可见。等来了东风三千,连方向盘都没有,都不知道会被吹到哪里去。


今天,地球上有超过72亿人口,世界那么大,你觉得其他人是怎么过活的。人们“不甘于平凡”,却又容易随众,不愿平平淡淡地过活着。如果,我是说如果:你炒股是因为别人都入市,谈恋爱是因为别人都有女朋友,创业是因为别人都去创了,这并不是一件好事情。


雷军说,“台风来了,猪都能飞上天。”移动互联网爆炸式地发展,各种神奇的创业故事,英雄情节,轮番上演。一时间,身边涌现越来越多的励志故事,找个好项目,拉个好团队,相个投资人,种子,天使,A轮,B轮,C轮……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夺目而出。


大多数人是习惯安逸的,安逸的好坏也是相对的,终归要看看你对生活方式的选择。比如你身边朋友的创业故事,你不能只见其光芒,却忽略里头常人难以企及的寂寞。


最近,O2O在线平台“请他教”宣布获得由梅花创投、纽信创投、51董事长庞东升、著名投资人吴世春、唱吧CEO陈华等人合投的6950万人民币A轮融资。很多人只评头论足这个创业团队仅用百日就取得可敬的成绩,却看不到创始人三毛,老非等,放弃厦门优越的生活条件,放着好日子不过,带着团队到北京从零开始,打地铺的7*24小时工作制,用别人难以乞及的努力赢取移动互联网领域最宝贵的时间。所以,创业本身就是战场,有些人天生是为创业而生,耐得住寂寞,连竞争对手都心生敬畏。


现实是,当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有限,又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时候,往往习惯于和别人一样。还记得么,小时候,你听到最多的小朋友的志愿是当科学家,世界真有这么多科学家,该有多可怕。涨点知识了,参加工作了,你听到身边朋友说过最多的梦想信条是环游世界,可是大多数人甚至没有思考过为什么去环游世界,是到每个你没见过的地方花点钱,打个卡,拍个风景,发个微博,刷个朋友圈证明你去过了?赤裸裸的现实是,去了哪些地方,自拍还是他拍,高兴还是忧伤,可能和你身边的大多数人一点关系都没有。大多数人,甚至没有思考过旅行的意义?




来看看另一种生活观,弟弟@渡边城是一名90后小鲜肉,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的IT男,旅游摄影控,虽专业成绩优异,却对BAT之类的公司感到淡然无味。毕业后选择在一家瑞典公司做图形创意工作,同用人单位的协议是一个月只工作半个月,另外半个月用来有计划地环游世界。对于他来说,工作只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因为细腻的镜头感,长期为韩寒《One》、《摄影旅游》、《西部杂志》、 《生活周刊》提供影像作品。工作与旅行交替成了种常态,目前已带着镜头游走近20个国家。


你能想象到旅游和影像背后产生的链接会有多么神奇么?@渡边城在完成近一个月的莫斯科旅程后,将能够触及内心的影像分享到网络,然后各路摄影爱好者点赞,大抵也就如此。前阵子,弟弟说看到一组莫斯科的照片感动到爆。我看了那组照片,听了这段经历,也被深深触动。原来,他分享的莫斯科旅途照片在网络传播后,吸引到了一位女粉丝,同是摄影爱好者,这位女摄影师居然沿着弟弟在莫斯科走过的影像足迹,根据他拍过的每一张照片,找到所在地,用近乎一样的视角,相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用镜头拍下跟随的影像。美的像电影里头的爱情故事一般,祝福这对因摄影结缘的男女,即便不是爱情,也是珍贵的超友谊。


下为“女”摄影师与“男”摄影拍摄的莫斯科组图(红颜与爱情傻傻分不清楚):






我曾经问过弟弟,为什么毕业后以旅游为核心,而不是长期的职业发展,或者创业。


他笑着说,“我现在一没考虑结婚,二没考虑买房,三没考虑创业。只要工作可以保障生活,住普通一点,吃普通一点,用5-10年的时间,花自己挣的钱,带着镜头记录世界。如果这是我最想要的,为什么和大多数人一样等到老了再去做呢?”


SO,到底是等赚够钱再躺在沙滩上享受日光浴,还是现在就趴在沙滩上?这些问题的背后,启发我们的,是思维方式的转变。


我们现在所经历的,正在做的,即将要向往的,到底是不是发自内心喜欢的或者想要的?


比如“平凡”,常被理解为非凡、杰出、伟大的对立面。社会大环境的浮躁,让一部分人把“平凡”理解为无为或平庸。小时候,父亲常教导:“平平淡淡才是真。”正是血气方刚的骚年怎能理解的了?听到,看到,感受到的人事物渐渐多了一点,才明白:“平凡没什么不好,只要努力过。”




2014年的下半年,在酷6网创始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李善友教授的一堂分享中,谈到寿司之神小野二郎的故事。终其一生,小野二郎手握寿司,永远以最高标准要求自己跟学徒,观察客人的用餐状况微调寿司,确保客人享受到究极美味,甚至为了保护创造寿司的双手,不工作时永远带着手套,连睡觉也不懈怠,以至于顾客想体验小野的寿司要提前几个月预定,在现场体验的时候都带着敬畏之心品尝,这在过去的认知里头根本无法想象。


然后就有了下面这个问题:“从小到大,有没有做过一些事情会让自己感动过?”


是的,你可能会说,感动自己有个毛用?可现实是,今天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工作上,生活上,情感上,如果连自己都感动不了,那别人可能连感觉都不会有!!想想看,回看自己的一点经历,发现从小到大,关于感动自己这件事,记忆里头几乎一片空白,大事没有,唯有几件平凡的小事与大家分享。




读高二时转入文科班,第一次参加校运动会。大伙都知道文科班有一件很囧的事,男生资源紧俏,每逢运动会,积分排名经常垫底。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被”报名参加了800米竞跑,“从来没有跑过800米,来不及训练就上场比赛了,怎么办?” 要么懦夫,要么勇士?


哨声一响,用100米的速度在跑(尼玛真傻呀),跑到400米就气喘吁吁,从开跑的领先慢慢变成倒数,坚持跑完了,几近倒数第一。跑完说不出话,当时老师同学们就叫我不要坐下,要站着,结果太累直接趴在草地上了,过了不久,脱水在草坪上狂吐,那个症状又好笑又惨烈。之后,我挂瓶在家休息,同学们送来果篮问候,瞬间,成了学校新闻(囧囧囧),那一年,我们班不幸排名垫底。


同样一件事情你遇到第二次,该怎么办?再逢高三运动会,班里组织报名,班主任就主动来找,“同学,咱今年能不能只报100米就好,安全第一” (囧囧囧)。怎么办?脸皮厚,我还是报了800米,那时候想,“挺住,意味着一切。”


兴许是高二运动会脱水挂瓶事件影响,不管是看热闹的还是真加油的,总之我再次参加800米竞跑这件事受关注度极高。“弱者”不需要同情,需要刺激。比赛开跑前,两个同学过来问候,同学A开玩笑说,“放心跑,我帮你叫救护车”。同学B补了一句,“我给你准备了救心丹,要不先吃点。”(尼玛都什么童鞋啊,你们太有爱了!)


比赛前的那个中午,俺做了一梦,梦见我像一只老鹰般在赛道上冲,冲破红绸带,勇夺第一名(睡醒发现还没跑,FUC)。 竞跑枪声响起,这一次,我调整了奔跑的节奏,第一圈努力保持在第三,第四左右的位置,用常规速度跟进前方运动员,并始终将距离保持在可冲刺范围内,尽量保存体力,到了400米过后,开始逐步发力,从第三到第二,从第二道第一,还记得,跑到最后100米的时候,我渐渐感受不到背后的声响,回头望,100米范围内只有我一人在奔跑,丫的一激动继续加速,一点累的感觉都没有,直冲破胜利的终点,那一次,我的成绩是整个高三年级第一名。两届运动会,两次800米竞跑,我感受到从倒数第一到正数第一的快感。旁人觉得,你的逆袭好似运动激素爆发,只有我自己知道,在赛前那一个月的训练里,住在江龙江畔边上的我,顶着烈日,穿着一双破旧的运动鞋跨过索大桥,从江畔的一头跑过另一头,坚持不下去了就想想那个失败的自己,告别他,给自己多一份坚持,过了临界点,一切都会变得不一样。




不是每一次逆袭,都可以成功,所以在训练的时候我也并没有想到两次800米竞跑会有从倒数第一到正数第一的颠覆。只是告诫自己,多练练,不要像上一次那么囧,第一的机会临近,抓住是意外的收获。




另外一件十年之前的小事(囧年纪增长习惯性回忆)。大一的暑假,作为一名成年人,我为了升级电脑主机,攒钱不够的情况下毅然向父亲寻求支持,家里没有同意,给了一句“有本事自己去赚,能赚到我就支持你”,真是一阵羞愧。


问题来了,从来没有赚过外快,不知道钱从哪里来,去商场里头兼职派发传单不仅收入微薄,也不是每天都有得赚。


偶然的机会,发现当地一个美容美发机构,正在为拍员工肖像,打算做成书签,在十年前还是挺前卫的做法。我找到老板自荐:做成书签的话应该可以再里面植入一点企业文化,例如tips,语录。我也不知道自己这些想法哪里来的,就想着找机会挣钱。


后面因为这件事,和老板进一步了解到,整个机构有差不多50人,包括美发顾问,美容顾问及后勤人员,雇主曾委托过外部机构过来培训但效果都不理想。了解之后,我就问老板有没有可能我来帮他们策划一个课题,针对整个销售服务流程的改善做一个培训。一开始我就被泼冷水了,老板直言,之前请外面的学习培训机构的专业老师来讲相关的课程,并没有实质的改善,你一个大一的学生懂什么?


后来,我用了大概三天的时间,上网了解到这个行业的特性及机构的现状,包括销售服务方面的各种问题,换到现在流行说法就是“痛点”。梳理之后,鼓起勇气去找老板谈这个事情,由我来做这个策划课程,也由我来讲。老板一脸质疑:我可以考虑但是我可能没办法付你一分钱。


“你得到一个机会,但可能拿不到一分钱,怎么办?”


我开始准备这个课程,中间也遇到很多的尴尬和坎坷的。每天早上6点钟起床,前一晚要花3-5小时在家里做PPT课件,早上去公司敲门,自己搬桌子椅子,自己架设投影仪,调试PPT,忙碌却也充实(这段经验让我后来在处理活动执行时驾轻就熟)那个时候我没有什么阅历,更没有什么商业经验可以分享,将自己定位为做资讯的传播者,整合了大量资料,用切身的感受告诉大家这样做或许会更好。中间持续了一个月的时间,安排两个班次,不懂怎么演讲怎么办?到书店买了片10块钱的盗版演讲教学碟,反复听几遍,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作为现学现卖的传播者,从第一天讲课被学员吐槽,到最一天课上被大家的认可和不舍所触动。整个课程的内容,我并没有分享那些不着边际的成功学,只是把我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有用的资讯用一个真诚的态度传递给大家。那个月里,机构反馈团队的服务流程得到优化,销售指标虽然没有大幅上涨,但大家在一起做事的氛围变得更加融洽。我主动给雇主写信希望他们用RMB给我一定的肯定,当时升级主机就缺800RMB,我只期望用这一个月的付出换为我需要的,但你的态度对了,付出的方式对了,往往得到的会更多一些。后来,与雇主成为不错的朋友,目前他们已经发展为当地最大的美容美发连锁培训机构之一。暑期过来,我回到学校,收到了父亲的一封信,他说,那个假期我的勇敢和勤勉,让一个父亲感到欣慰。又一次,我感受到平凡的人,通过勇敢的尝试,勤勉的努力也可以有所收获。




时间过得很快,80后,开始恋爱,开始工作,开始接触得事物。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在各种压力和梦想的挑逗下,开始习惯于为了生活,用力奔走。作为一名财经专业毕业,在学校又不务正业的学生,没想过考研,不想去银行,远离公务员,带着一点青春期不靠谱的理想误入广告圈,08年开始陆续涉足快消品、名品购物中心、房地产及文化艺术领域。看着90后一代精力充沛,高歌猛进,听着以TFBOYS为代表的OO后的歌,不知道未来自己会变成什么样,一种未知弥漫在我的脑海里。


地球物理专家,知名跨界电影制片人,超级老顽童方励欧巴说过,“迷茫有时候是一种特别浪漫的状态,如果你的未来全部在规划之内,那可能就一点意思都没有。”所以说,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永远都在路上。


最后一件让自己触动的小事,发生在颠覆式创新研习社,一次在深圳旅途中,由于好友@行动派琦琦的推荐,在厦门聆听到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李善友教授关于“产品”及“互联网思维”的深度分享。善友教授对课程的热诚投入,把一堂课当作自己的作品一般,着实让人敬佩。这也让我想起父亲,与其说是艺术家,他更像一个可爱的60后画匠,缘于对中国水墨艺术的热爱,对每一幅作品都反复雕琢,只为了在下一幅作品上有个小细节更好一点。在这个浮躁的大环境下,父亲对待上门的朋友,对待每一次创作,常常一幅又一幅地重新画过,我觉得不错的作品,印象最深的一次,同一件作品,画了六七遍,最后从里头选出最好的一张。曾经我无法理解这样的投入,现在才豁然开朗。


无关乎内容,李善友教授在做课程分享的时候,可以一天湿透N件衬衫,这是什么样的态度!当你遇到这样一位师长,怎会不为所动?在这之后,我参加了由颠覆式创新研习社发起的自媒体大赛,有了“一生悬命,谨致匠心”,一篇一万多字的长文,自N年前大学毕业论文,就再没写过这么长的文字。依稀记得那个夜里,写到快结篇的时尼玛居然哽咽了,想起教授在分享时满身大汗,衬衫一件接一件的湿,肃然起敬。




后来,撰文意外地获选当届自媒体大赛的第一名,期间认识了机械工业出版社的资深编辑郑婷、张娴,有幸参与了畅销作《登高四书》的部分文稿润笔。也是那段时间,从郑婷、张娴身上,学习到,专业的图书策划编辑背后,对一个章节,一席文字的要求之高,态度之极致,如果不是发自内心地喜欢文字,怎能耐得住如此寂寞。


刘同说,“谁的青春不迷茫?”70后有励志的榜样,80后有同行的智者,90后有无尽的创意,甚至于00后的TFBOYS都让人感受到一股无畏向上的动力。


身边诸多优秀的朋友,或天赋异禀,或极致努力,却仍然默默地前行的路上耕耘。琦琦创立的“行动派社群”,用开放的心态与积极的努力践行“分享”与“梦想”的力量;请他教CEO远河兄因为儿时与母亲的感人情愫投身未来学校“请他教”,以小梦践大成。FAYA视觉创始人顾荣军始于一个让“美”永恒的梦想,打造代表国内第一阵营的顶尖摄影团队;“十点读书创始人” 林少用夯实勤勉的身影和日积月累的耕耘,成就中国影响力最大的读书类自媒体平台;好友柯洲和杨斌用一份近乎赤诚的态度,一次次挑灯码字,打造用心的互联网笔记“念念回响”;郑大状(Z律师)以一个律师的独特视角,倾尽其专业热诚,打造“Z律师团”为创业者构建法律知识援助平台。好友叶萌因为长达两年多饮用柠檬水让身体受益,立志用有温度的“悦檬”分享健康的柠檬生活;90后的“三疯”用最纯粹的笑容与初心研制的“一城一食”家乡小鲜肉,这何尝不是一种暖暖的温度……走在路上的人,痛并快乐着。有时候并没有想到能走多远,只是一直努力走下去。


问过自己,如果身边的朋友都很成功,自己却平凡一辈子,会怎么样?答案大概是,“我就唱着五月天的倔强,平凡没什么不好,只要努力过!”




天赋使然,父亲自小喜爱绘画,从铅笔到彩笔,从小学到高中。恢复高考那会儿,父亲考上厦门鼓浪屿上那所历史悠久的工艺美术学院的消息不胫而走,但在旧时代的笼罩下,体检后却又被所谓“同名同姓”的人所替代。直到今天,身为人子,我仍在试着去理解父亲当年的心情与感受。听奶奶说,后来父亲去了上海部队,进了文艺部经历了宝贵的军旅生活。最终为了家人返乡,才遇到母亲,这再后来才有了我,这才有了今天这一席文字。


记得高考结束那一年,父亲告诉我,上大学后该学会独立,而他,将辞职重拾画笔,为了儿时的那个关于绘画的梦想。金钱是赚不完的,但时间却是有限的。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专注,我能读懂父亲,如果单纯为了让我以后过得更舒坦一些,选择持续地重复地工作换来的可能只有经济上的线性增长。选择找回对绘画艺术的喜爱,重拾儿时的梦想,也可能平凡一辈子,但是不去追,却可能遗憾一辈子。从质疑自己,遇到瓶颈,到持续突破,斩获中国美术家协会优秀作品奖项,从笔耕不倦,默默无闻到获邀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作品展,父亲用了整整十年时间。人生能有多少个十年?用来虚度光阴还是追求名利,用来体验生活还是追逐梦想,没人能帮你做决定,只有你自己才是生命的主角。





如今,我与父亲携手开启“耕心禅意”画艺定制,取宁静耕研之心,表书画禅道本意。父子之前的情感,有时候是难以启齿的。诸如,没有多少个为人子的会和父亲相拥,互诉爱意。但能和父亲一起,做一件哪怕很小的事情,同心同力,有时候远比那些缥缈美妙的风景更值得珍惜。浮躁的时候,困惑的时候,多回头看看我们的初心,一切才刚刚开始,我们不知道未来能走多远,但我享受和父亲一起努力的感觉,在生活中互相关心,在事业上彼此信赖,幸福如此简单。




脑海里总会响起父亲的一席话:“重要的不是我们能走到哪里,人都会老去。小时候我告诉你平平淡淡才是真。其实,平凡没什么不好,只要我们努力过。”




“上帝给我们创造一个机会,让我们来到世界上一次,不要耽误自己的生命,一定要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自己生命的最好途径是什么?不是养生,而是把自己的生命淋漓尽致地燃烧透了。”

——方励


我们生活在信息爆炸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幸运的是,几乎所有信息都可以通过有效渠道免费获得。不幸的是,人们习惯日夜奔波,为了欲望,为了事业,这仅有一次的旅途中可能会遗漏掉许多生命中同样宝贵的东西。


你可能正困扰于职场上的迷途与琐碎,却忽略了梦想。你可能正奔跑于天使—A轮—B轮—C轮的创业路上,却忽略了家庭。你也可能习惯性陷入家庭的琐碎之中从少年到白头,却从未思考过生命的意义。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里头,感同身受的,是一天24小时的时间几乎被工作填满,甚至在做梦的时候,都是一堆的案子和会议。往好的说,就叫敬业。但直戳现实,就叫可怜。




人类在宇宙中的渺小就如同沧海一粟。我们足够幸运,才有机会来到这个世界,成为芸芸众生之一。然后,在地球上的某个角落,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下的社会大环境下开始生命之旅。必须承认,不管是独善其身的凡夫俗子,还是兼济天下的贤仁善士,究其一生,都会走向生命的尽头,接受与否,终点都会在那里。


古人留传下来的“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虽然不能完全适用于现代社会,但也启发我们,生命确实经历有几个不同的阶段。


A,在经历家庭的抚育及社会的教育学习后,开始参加工作。从每年潮水般涌入社会的大专院校毕业生开始,就要面对工作,发展,解决生存问题。

B,通过阅读,交友,旅游,婚育,宗教,创业等等,对亲情,友情,爱情有了更深的理解,价值观逐渐发生变化,生活的体验变得更加丰富。

C,年纪随着认知一同增长,在经历了一些有触动的人和事,开始思考并追逐梦想,重新理解并认识生命。

D,我们所在的地球只是现阶段银河系中的一颗适合人类生存的小行星,所以人类的认知必然是有限的。忙碌成为大多数人的常态,没有更多时间去探索不为人知的体系,比如地外文明和外星人。


当然,这些不同的阶段既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也是相互交叉的。大多数人在A和B之间切换,偶尔思考C,更少的时间会考虑到D。




写到这里,想起与台湾辅仁大学教授李宗培老师的一面之缘,还有他的分享与嘱咐。人们常常习惯于忙于工作,忙于各种物质上的追求。虽然,事业上的成功很重要,但显然不能同生命的成功划上等号。


每个人,都会有一个有限的生命半径,沿着半径画一个圆圈,里头的人可能是你的家人,同事,朋友,甚至是陌生过客。李宗培老师说,“一个个体生命的成功,不在于你取得多大的成就,而在于你在有限的生命半径里,能够影响到多少人。”


如果,注定平凡一辈子,会怎么样?我想,如果平凡一世,我会唱着五月天的《倔强》,在我可以的时候,好好地爱我的家人,拥抱我的朋友,继续努力地过活着。


平凡没什么不好,只要努力过。生活,大抵是一场五味杂陈的旅,苦辣酸甜,花落花开。平凡如我,莫因等风来,错过那花开。


仅以此文分享给我的朋友,一起奔跑,未来更好。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