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饶平如
今天行动君给大家推荐的这位饶平如老爷爷是黄埔军校十八期学员,他参加过抗战,又参加过内战,一生坎坷波澜。在老伴美棠去世后,饶平如爷爷每天笔耕不辍,手绘了18本画册,记述了他与美棠从初识到相处的近六十年时光,取名为《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
“一个九十岁的老人,在患有老年痴呆症的妻子去世之后,画了18本画册,从她童年的模样画起,画她少女时代初见面的样子,婚礼之上新娘的面容,一直到她白发苍苍,和猫为伴时候的姿态。他说,死亡是一件没有办法的事,但是画下她时,心中所爱的人,就可以存在。”——柴静
视频为柴静在《看见》栏目采访饶平如老爷爷,实在令人动容。视频较长,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怀念一个人比海还深
(本文系授权后转载)
●●●
二○○八年二月六日,是那一年的除夕。孩子们商量着把母亲接回家过春节。顺曾提前向医院里借了小床。小年夜那天,我们带她回家。乐曾把小床架在他的大床之上,床侧支起衣架和晾衣杆,挂满了她的针管。夜里他就睡在母亲的病床旁。我们和她一起在家过了春节,她仍是昏睡或是意识不清地吵闹。情况不好,年初八,也只能把她送回医院治疗。我们曾经一起度过那么多相聚时圆满、离别时期待的节日,从未想过会终有一个最后。
三月十九日上午,我到医院去看美棠,韻鸿在旁。约十点,忽来了一群医护人员对她施行抢救。起初她的眼睛闭着,后来偶然睁开,看了一会儿,也许看见了人群后的我。我见她右眼眶渐渐变得湿润,缓缓淌下一滴眼泪挂在眼角。几秒钟后,她又合上眼睛不省人事,任凭人们摆布。
十一时许,我见她安静地睡了,便先回家休息。
下午三点,顺曾和韻鸿二人匆匆赶回家中,取了美棠的几件衣服,立即接了我回医院。四点多我踏进病房,她昏睡在床没有反应。我握住她的手觉得尚有余温,然后便渐渐转凉。
美棠走了,神情安详。儿女们初徘徊在门外不忍进病房,唯申曾一直侍奉在侧,告诉我准确的时间是四时二十三分。
年少谈恋爱的时候,我们都衣食无忧。那时美棠便同我讲,情愿两人在乡间找一处僻静地方,有一片自己的园地,布衣蔬食以为乐。当时或只是少年人的浪漫。那时候我们也不知道田园牧歌里的旧中国已经走到了尽头,只以为我们可以像《浮生六记》里那样“买绕屋菜园十亩,课仆妪,植瓜蔬……布衣菜饭可乐终身,不必作远游计也”。
人到中年,分隔两地,家计维艰。她又嘱我一定当心身体不要落下什么病痛,等孩子们独立了她要一个人来安徽陪我住,“我们身体好,没病痛,老了大家一块出去走走,看看电影,买点吃的,多好。”她原是那样天真爱玩却也要求不多的一个人,两个人能清平安乐地在一起就是她操劳奔忙几十年里的寄望。
渐至晚景,生活终于安定。我得上天眷顾,虽曾两度急病手术,但恢复良好,身体康健。美棠自己却落下病痛,多年为肾病所累,食多忌口,行动亦不便。她对生活那样简单的向往,竟终不得实现,“他生未卜此生休”,徒叹奈何奈何。
二○○八年三月二十三日,美棠的追悼会在龙华殡仪馆举行,我挽她:
坎坷岁月费操持,渐入平康,奈何天不假年,恸今朝,君竟归去;
沧桑世事谁能料?阅尽荣枯,从此红尘看破,盼来世,再续姻缘。
其实,海并不深,怀念一个人比海还要深。
●●●
没跟大家开玩笑,行动君是热泪盈眶地看完视频和文章。也非常非常的荣幸,行动派与西西弗书店一起邀请到了饶平如老先生,于重庆的万象城西西弗书店与大家分享交流,大家直接到现场听分享即可,无须报名哟~喜欢老爷爷的书也可现场购买,幸运的话或许还能得到饶平如老爷爷的签名呢~重庆的小伙伴们赶紧的约上,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