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行动君给大家推荐一篇好文,行动君在经过作者@毁人不倦的尤老师的同意后将这篇文章转载刊发与大家分享。梦想行动,缺一不可。Just do it!行动君提示:回复【梦想清单】即可查看《如何制定和实现梦想清单?》一文。
正文:
我今天试图回答两个问题。
第一个是生活是不是有意义。第二个是,如果第一个问题我们能够说“是”的话,我们要如何追求生活的意义。
— 1 —
在很多年前,曾经一度觉得自己参透了人生的哲理。我当时觉得生活就是一个循环。
我们出生,我们在父母的责骂和保护下长大,我们进了大学,我们有了工作,我们买了房子结了婚成了房奴,我们有了孩子成了孩奴,我们的孩子去上大学了,我们退休了,我们无所事事成天闲逛了,最后我们去世了。
无论怎样,这都是让人听起来容易感到悲伤的剧情。
很多宗教都相信轮回,但我当时觉得,轮回是对一个不朽的灵魂最大的残忍。因为这来来回回的生活是毫无意义的,不是吗?
可能正是因为这样,我们人类总是喜欢到处搜刮“意义”,强加到自己身上去。
星座是意义,旅行是意义,购物是意义,音乐是意义,电影是意义。
我们追求归属感,追求在这个世界留下印记,也都是想要给自己虚无的生活增加一点意义吧。
但是其实我们被骗了。
心理学上有一个叫做聚光灯效应的名词,说的是人类总有一种把自己置于聚光灯之下的冲动,总是觉得别人的目光都在关注自己,自己是最重要的那一个。从进化和生存的角度来说,这没错。生命是我们自己的,我们的确应该更关心自己不是吗。
但问题是,人人都是这样的啊。
所以,我们拼命在这个世界上留下印记,其实只是在自己骗自己而已。事实就是,除了你之外,没有人有多在乎你的存在。因为每个人都只活在自己的聚光灯下,而看不到他人的聚光灯。
《鸟人》刚刚拿了奥斯卡。它的主题是存在感。电影里说纽约的冷漠,说人们对成名的狂热,都是在说一个道理——我们活在一个看似得到关注比以往更加容易了的时代。
但人类还是人类,人类只关心自己。
再亲密的朋友、爱人、亲人,也会对你有负面看法。再伟大再辉煌的成功,也无非是满足了他人的代入感,得到了一时的赞叹。
看起来很多年前我是对的。
但倘若这生活真的毫无意义,我们就该索性就放弃掉它。
但多年以后我真正意识到:不,并不是这样的。
罗曼罗兰在《米开朗基罗》传当中写到: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并且依然热爱它。
那么这所谓生活的真相是什么呢?这世界上有太多的人给出过答案了。
柏拉图说你要过爱哲学的生活,因为这样的生活最高尚最道德。
孟子说穷你要独善其身,达你要兼济天下。
安兰德说你要成为衡量自己的尺度,而不是成为依靠别人而活的二手货。
政治课本告诉你马克思主义是唯一的真理,我们要努力创造共产社会。
对于什么是生活的真相这个问题,真的有一个最终的,最好的答案吗?真的有所谓的生活的真相存在吗?我认为我们没有办法回答。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放弃生活。
可能你又想问,既然这样为什么不放弃呢?
这个问题其实很好解决。
如果你放弃了生活,你这辈子都没有机会去寻找答案了。因为你一直停在原地。如果你没有放弃,那么不管你往哪个方向走,你总会碰到新的东西的。运气好的话,你没准真的可以找到那个答案。
但因为你放弃了,你看不到那风景。就这么简单。
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衡量不是吗。一边是什么都没有;一边是,即使你没法得到最后的大奖,那么至少一个安慰奖一个努力奖是很有可能的。
不管你愿不愿意,你都已经被带到这个世界上来了。不管你想不想,生活就被放在你手上了,是捏是搓全凭你的意志。那么就拿它来做点什么吧。
— 2 —
好,现在问题又来了。
如果我们并没有放弃追寻生活的意义。我们要拿他来干什么?
不是你每天吃了睡,睡了吃,看动漫三天不洗一次澡,也不是你每天韩剧玛丽苏梦想嫁入豪门。
动物为了食物和繁殖,会用命去搏斗。而人呢,男男女女们心中欲望千千万,真正能付诸行动的又有几个?能坚持下去的又有几个?所以倘若我们要不放弃生活,我们自然得去做一些事情。
是实现梦想吗?
在我们这个时代里,似乎人人都在谈梦想。
去西藏骑行是梦想,嫁个有钱人是梦想,考上名校是梦想,年入百万是梦想。
托社交网络和无孔不入的媒体的福,似乎在这个年头,没有梦想你真的没脸出门没法做事。但是让我来告诉你吧,梦想什么的,根本就不是生活的必需品。
能有一个梦想,并且持之以恒追梦,最后实现的,永远都只是凤毛麟角。而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梦想这个词,本身就是一种束缚。
今天你看了一部电影,深受感动,想要去学电影当导演。明天你看了一本企业家自传,于是立志成为金融弄潮儿。
“梦想”这个词,对大部分人来说真的就只有梦和想,而没有做。梦想对他们的意义,是在梦想出现的那一瞬间,他们幻想的梦想实现的场景带给他们的快感。这短暂的意淫之后,明天起床生活依旧。
久而久之,他们不仅没法正视现实,更没法向梦想跨出一步。
所以对于没有天赋没有运气没有背景没有实力的大部分人来说,梦想什么的,太奢侈了。
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做”这个动作,因为只有这个动作才能让我们向前。不论是多么小的事,得做了才好。
看一本书,去跑跑步,写写下星期的计划。
可能很多人会问,那要如何去做呢?
有人说懒惰和急躁是人类的两大原罪。因为懒惰,我们往往很难开始做一件事;因为急躁,即使开始做一件事了,我们往往也没法坚持做下去。
所以即使你看了三千篇鸡汤,励志了三千次,到头来要么三分钟热度要么纸上谈兵。最后给自己来一句:“我他妈如果努力去做,这事儿还不是小菜一碟。”但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如果”之后的那个词才是最重要最关键的啊。
如何解决这两个问题呢?
倘若你懒,就别呆在家里干活,因为家里太舒适诱惑又太多;倘若你急躁,就别总是想着最终目标,而应该把整个事情拆开来慢慢做;倘若你深受拖延症困扰,那么就更不要用宏大的梦想来吓自己了。
人最难的就是认清自己并且和自己和解,就像一首歌里说的那样,“切记不要与自身的平凡为敌”。诚恳地接受自己的样子,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然后从自己能做的事情开始,一点一点地养成习惯。持之以恒,你才能从现在的样子,慢慢地变得更好,更美。
我在第一部分说我们不应该放弃生活,因为只有不放弃它我们才有可能找到生活的意义。现在我要说的是,如果你真的努力地去活了,那你一定会找到一些意义的。
如果你每一天都能享受到做成一件事情的满足感,无论这事情多么小多么琐碎,它们总不是无意义的。而正因为人们对于什么事情是有意义的看法不同,我们的世界才会如此地丰富多彩啊。
有想要成为律师的人,有想要成为老师的人,有想要成为小说家的人,有想要成为运动员的人,也有单纯追求爱与被爱的人。
罗素说,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
正是因为这么多人拼命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我们才把一个荒凉的星球发展成今天的样子,而这也是一个群体共同创造出的伟大意义。
而如果你每一天是在无所事事中渡过的,那么即使你用海量的信息麻痹掉自己的思维,总会在一些时刻你能感觉到空虚。
这种空虚是因为你的生命里没有任何东西是能够支撑住你的,因为你根本什么事都没有做成。
所以我说的不放弃生活,并不是要你燕雀有鸿鹄之志,而是要你真真正正地去试着展开翅膀,往前飞一飞。
这么飞着,没准哪天你回头看看就突然发现这一切都挺有意义挺值的呢?
世界上有太多人自命不凡,但真的太少人,用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去把“自命不凡”变成“不凡”。
哦对了,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太长不想看,那么我帮你总结成一句话就是:
大家啊,别放弃生活啊!得做事啊!而想做成一些事情,除了“去做”之外真的没别的办法了啊!
文 | @毁人不倦的尤老师
(本文经作者授权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