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六年,经验之谈




今年20,13岁开始在外面租房住,除去高一住校一年,约6年的时间都是在租住的房子里度过的。


第一次租房,13岁时是初三家长在校外帮我找帮我租的,真正意义自己租房是在15岁的时候。


第二段租房,15岁,高二,和两个同学在校正对面租了一个很小的两室一厅。我住带阳台和风扇的一间,两个同学住带老式空调的一间。


房租不算贵,水电费在勤俭持家的室友监督下及其便宜(貌似是200块三个月三个人)。我们只有在夏天极其炎热的时候,才会开室友房间的空调,然后趴她们房里看书聊天。


地理位置极好房租便宜,必定意味有一些缺陷,比如在马路边晚上会吵,比如没有热水器,冬天洗澡只能用热得快烧水(也不知道这个年代还有人用热得快没)。隐性缺点,到了夏天就显现出来了。房屋后面是垃圾处理场,天一热后面的臭味就能隐约闻到,同时家里的蟑螂和各种怪虫多到不像话,即使那时厨房从来不用。


第三段租房是16岁出国,在结束3个月昂贵受气的学生公寓之后,与两位广州新室友四个女生挤在了大约10~15平的一个房间。


房间里在挨个放下四张单人床(一般宿舍床的宽度)之后,只能塞下两个小衣柜一张小茶几了。幸好新加坡只有夏天,两个人夏天的衣服share一个小衣柜也还勉勉强强。


刚看房还没签合同的时候,女房东和颜悦色,说你们就像我女儿一样,放心啦balabala的。但由于是自己第一次签租房合同,极其谨慎,偷偷录下了当时和房东谈条件的所有对话,并对于一些细节的东西,尽量让她写下来。


后来有一些小问题,比如说她声称是她自己拥有的各种电器,在前室友走之后跟着前室友消失了。这让我庆幸当时签合同时的谨慎。比如水管破损维修问题,空调故障维修费谁来出之类的问题。


当然,还有漏掉的一些东西。


比如说,她没说当时我们去看房时躺在沙发上的猥琐大叔是会一直住在沙发上的(是的,她把沙发租给了他),也没提示过,她之后会把房子转租给猥琐大叔,让他成为我们的房东。


在猥琐大叔成为我们房东之后的某一天早上,我准备去考一个极其重要的考试(程度类似于中考或高考),政府人员敲开了我们家的门。告知我们,由于我们房东一直没有向政府缴清房租,我们当天就必须搬走。后来才知道每次我们交完房租,房东彻夜不归的原因是去了赌场。


我当时懵了,迅速叫醒我其他室友,拜托她们和隔壁房间的姐姐(隔壁房住着一对夫妻,二三十岁)说一声看怎么解决,我必须马上去考试。我室友坚定的说:“好,如果他们要我们马上搬,我会帮你把所有东西打包好的,不会让它们洒落在大街的。”


那天考试全程心绪不宁。等我考完试回去,东西都还在,我室友告诉我,现在我们不用滚蛋了,不过下月中必须收拾东西走人。还好,我是下月中的飞机回国。


第四段租房,再一次出国,18岁,寄宿家庭一个月后再次在学校附近租房。这一次租房似乎比前几次顺利,也许是有经验,也或许澳洲生活让大家都变得不大斤斤计较,也可能是房东有写下了一些基本的室友公约,大家关系不亲近但和谐。


第五次租房,当然,是最近一次,也就是在前一个房租租约到期房子要出售之后,找到了现在租住的房子。房子很老,房间不大不小,虫子不多不少,我和5个室友生活习惯各不相同。对我来说比较大的问题在于房屋的卫生问题。房子太老本来就容易脏,没有室友公约,打扫没法分配。


于经验


签合同的时候,能有多详细写多详细,如果可以带上录音笔,把你们的谈话内容录下。


不要觉得脸皮薄不好开口问很多细节的问题,因为你很可能以后的生活会被这些小问题困扰。我在第三次租房,拉着19岁的朋友跟房东谈各种细节,朋友几次欲打断我更细节的询问,包括在看房之后我们在讨论房屋情况的时候,她都跟我说,觉得我们房东人很好,应该不会骗我们的。我也不知道16岁的我哪儿来的那么大的警惕性,不敢完全相信一个不认识的人。


要知道,你给钱,房东提供服务或产品,这是交易,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脸皮薄的人在这社会上是混不下去的。


想清楚你主要在家里待是什么时间。根据自己的情况分析房子适不适合。


比如说,我白天都在学校,只有晚上在家里,那我会更加考虑我的房间是不是靠近噪音源,而不是前面是不是有一个漂亮的花园;


还有很多人会考虑当西晒的问题。如果是西边的房子夏天下午会不会很热。这也是根据你自己的情况,如果你下午几乎不在家,这个不是重点。为躲避西晒的房间而选择一个没有阳光甚至没有窗户的房间在我看来是不值当的。


事情要想全面,不要只想单方面。


如果靠近马路很方便你就要考虑晚上车辆流动会不会吵。


还有一个,关于中介找房子的,举个例子,我刚来澳是住的寄宿家庭,要求要离学校近,走路20分钟,坐车几分钟。中介给我找的房子,从家里到学校直线距离20分钟,实际距离走30分钟。坐车确实几分钟就到学校,但是公交站只有一路公交,并且一小时一趟,周末不开。这意味着,我每天如果要坐公交出门的话,必须在每个小时的定点提前去等车,并且周末不能出门。


所以,如果是通过中介找房,一定要问清所有可能的详情。


要注意去了解的事情。


下面这些,都是用各种自己和别人惨痛的代价换来的:


费用问题

水电煤网费的分配问题,如果是包水电网,那额度是多少;不包的话,平均每人是多少;


各种煤气灶,热水器,水管,下水道,家具,家用电器出问题了,是谁出维修费;


如果有定期清洁,除草等要求,费用由谁出,是多少;


押金退还问题。在入住的时候检阅房子,能拍照最好,把已经有问题(比如墙壁有裂缝,抽屉的锁没有钥匙)的情况告诉房东,甚至录下对话。如果你不能完全相信你看人的能力,就不要轻易相信任何你不熟悉的人。

室友问题(从房东口中问不到的,也可以找室友聊聊)

室友的大概情况(工作/学习,早班/晚班,大概工作性质,大概性格),特别是同房舍友;


室友大概都住多久;


是否吸烟/养宠物;


生活习惯(是否喜欢邀请朋友做客,特别是男女朋友,喜欢轰趴);


爱好(喜欢在家玩乐器,放音乐);


同时还可以问室友关于住这里的感受。交通问题

最近的公交,火车,电车站,停车场(如果自己有车)有多远;


到达市中心或重要地点(工作地点)大概距离,有无中转;


堵车情况。设施问题(看房的时候要注意)

是否有空调,暖气,防盗门,热水器;


是否有书桌,床,衣柜(如果是女生,大衣柜是考虑住不住的很重要的条件);


周围是否在施工;


楼层,向阳,采光性(如果是出国留学住House,记得二楼夏天热冬天暖和,一楼刚好相反)。


一定要有一个室友公约。


最好是入住的时候就有定,口头或书面都行。具体内容:


打扫值日轮班问题(这个最好写清楚贴冰箱上);


噪音问题(几点以后不能做饭吵闹);


公共储存空间分配问题(冰箱用哪一格,厨房厕所抽屉和柜子的分配);


空调,暖气等开放问题(几点开,几点关,什么温度或特殊情况可以开);


第四段租房入住时,房东在冰箱上贴了一个最简单的公约:早上11点前和晚上11点后不能做饭和吵闹(对,我们房东起的迟,后来我们家都起的迟……),看着不严谨,但后来租房没有这个的时候发现这个的重要性。


价格不是最重要,性价比最重要。


价格低条件极差的房子,要是只是住一个月临时过渡你还可以勉强捱过去,住半年以上何必这样折磨自己。我住过用柜子和帘子隔开的客厅,很多不方便,但还是我能接受的,因为落地窗阳光洒进来心情真的很好。有的人住隔断房,窗户很小甚至没有窗户,让我想到了牢房。至少我住在这种房间会感到非常压抑,应该是一刻也呆不下去。根据自身的条件寻找自己能承担的住处,一般房子整洁干净采光好,你心情也不容易变得太差。


于室友


都说一个家里一定都有一个极品室友,但我貌似还没碰到过。莫非我就是那个JP?


来盘点我的几位室友,从他们身上我都学到了一些东西,汲取了一些经验。


L和Z,是我高中同学,第一次租房的室友。我们三只都是女汉子属性。L比较节约,随时批评我们的浪费水电行为,这也是导致我们3个月3个人200块电费的原因……


有一个室友监督你的行为是好事。想到我现在的越南室友哗哗哗的用水我就难受啊……


第三次租房,我们四个女生,两个性格内敛一点两个强势一点的。我和F就是属于强势一点的那种。我不喜欢榴莲,喜欢花露水,而三位室友都是喜欢榴莲,不喜欢花露水的。于是我要喷花露水的时候,尽量去外面喷,但是她们要吃榴莲我也会让她们去外面吃。F就会说,你看我们三个都喜欢这个味道,要不你出去吧。我还是会坚持要她们出去吃。室友原则应该是,自己喜欢的东西不能强迫别人喜欢,但别人讨厌的东西尽量避免。原理就像是避免让回族人接触猪肉,而不是强迫他们接受猪肉。


我同学都觉得我是属于老好人包子型,我确实比较能让着别人。但对于自己的权利还是会争取,不会盲目包子。可能是小学中学一直做包子,做太久了,出国之后想和以前自己形成反差吧。


我有同学在和室友相处时受很大的委屈,但是就是不好开口说,觉得大家还要继续做很久的室友。但是如果你一直不开口,你的室友关系就会一直不平等。


最后我和我的室友们关系也还算不错,所以说不必害怕因伸张自己的权利和室友闹僵。


第四次租房遇到依。依和我之前接触的朋友类型完全不一样。我属于乖乖女型,她属于成熟型,其实就是,她的世界比我丰富多彩。说实话,我之前不太喜欢每天网上po照片,晚上到处嗨的女生。觉得女孩子就该正正经经的,夜店这些地方尽量避免。但也就是依改变了我对这类女生的看法。虽然她爱玩吧,但待人很真诚,也很豪爽,学习成绩貌似也还不错,这让我挺佩服的,说明她没有像我一样浪费生命在拖拉上面。也就是接触了各种室友之后让我更加审视自己,思考no judge的意义。


第五次租房有一个越南室友。瞬间觉得,不要想着有个异国室友可以练口语,你要先想到你们的生活习性文化背景是否能交流。我们与他交流最大的障碍不是英语,而是思维和文化。总觉得他人很奇怪,当然也有可能是个人性格原因。唉,个人看法。


另外,根据他人经验,室友关系再熟,如果你觉得你们关系没有好到不分彼此,各种东西还是不要乱用。如果你是喜欢自己买调料和菜什么的,你室友和你一样,你们还可以交换;如果你不买,但别人买了你要用,十有八九你会被你室友背后吐槽死;如果你买,你室友一直蹭,相信你自己也不爽吧。


如果是遇到最后一种情况(就是你遇到一个JP室友),就建议建立一个生活用品基金,每人拿50块钱出来,遇到需要什么调料就从基金里面拿钱买。如果你是那个经常去买调料的人,就让他把钱交给你。


希望大家都不要碰到JP室友和房东,顺利和谐的度过自己的租房生活。


虽然过了很久租房生活习惯了,还是希望能够有自己的房子。每次打包的麻烦不是重点,而是每搬到一处,知道在这里不会常住,就不会花心思去装饰房间,也不买过多无用的东西,以免搬家的时候麻烦;也不能养猫养狗,因为会影响到别人。总之,是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


也希望今年毕业以后尽早贷到房子,有自己的家,也就不用再奔波了。到时候,还可以养一只大狗和小猫,在家里肆意的放音乐弹琴。

愿不再做租房族。


文 | Max @ 豆瓣

图 | Guillaume Kurkdjian

行动派DreamList微信号:xingdongpai7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