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将在有着"日本艺术界的李开复"、“成功艺术家”之称的村上隆的带领下,循序渐进地进入当代艺术的世界,懂得如何欣赏艺术;懂得如何欣赏一个艺术家,如何对“梵高”“毕加索”说三道四。同样地,你也会赢得你想要得到的尊重和喜爱。
村上隆是一个良心艺术家。这是这篇文章的结尾,但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把它放在篇首。
《艺术战斗论》书的封面,五颜六色的花纹前是大笑的村上隆和他没看镜头的狗。这跟原研哉善用「白」去展现质朴高雅不同,我就是一眼被这本像漫画一样的书吸引的。
村上隆这本书里阐述了好像隔一层纱的「现代艺术」。为什么看上去完全不能理解的鲁道夫·斯丁格尔的作品却是最先进的当代美术。这三幅看上去完全没有作画的「画」,用村上隆的话来说就是看不懂是因为不了解当代美术的脉络和规则。
他提到的当代美术的鉴赏四点:构图,脉络,个性,压力。在把这本书仔细读了三遍后,我才稍微搞清楚了这四点是什么。
所谓构图「即能让观者的眼睛就是让视线遍及画面的四方,让视线的移动有多重的变化」。村上隆举了大量的例子来论证这个观点。
他也提到毕加索的成功不仅仅是他的抽象艺术,还在于毕加索是个构图的高手,「毕加索的画在技术上会让人目不转睛」。村上隆把这一点非常努力地灌注到自己的作品当中。
这幅作品叫做《小花1500》,采用了他自己的「超扁平」理论,造成视线的经常性游移。村上隆自己说:「一般看专家的画,看的都是作品有没有在最低限度上「算得上是幅画」。什么叫「算得上是幅画」?就是画面四方是否都被作者驾驭,作者驾驭画面的能力是否遍及整幅画?看的是这些。」所以不难此刻再看鲁道夫的作品,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感受,整个画面的确是在艺术家的掌控之下的,你的视线会不断游移,但并不会超出画面以外,这就是构图的功力所在。
所谓脉络「指作品在历史与情境积累的层次中拥有的意义。层次串联越多越好。」乍一看非常抽象,钻研很久后,我的理解是,将美术史上留下的疑问进行探究和翻越,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能将多个艺术史问题串联进作品里就很成功。就像为了「打倒毕加索」而出现的马蒂斯和杜尚,一个「不作画」,一个把小便池贴上标签当艺术。
毕加索之后,当代美术主题转变为如何创作出具有概念的作品,安迪·沃霍尔之后变得更加明显。概念,在我看来是有在条框规则之下的自由发挥。关于规则和自由,是村上隆在书里着重强调的一个观点,这是后话。
所谓压力「简言之,压力就是创作艺术时对作品的执着,或者是对创造艺术历史的执着,诸如此类像是执念的东西,通过画面或画家整个人生穿透出来的就是压力。」村上隆举了三个例子,毕加索、梵高和亨利·达格。第一位终生创作量庞大,画风与时俱进,分为六七个时期;第二位罹患精神病同时作画风格明显,及其执着;第三位也患有精神病,不断创作。不与人沟通,他的作品在死后才被发现,那是一群拥有男性性器官,名为「薇薇安女孩们」的女孩子反复进行有如南北战争的奇妙故事。同样的,村上隆自己的作品也带着「压力」。
这幅作品《我不知道。我知道。》由村上隆工作室三四个人24小时不断替换作画,这样的运作下耗时半年完成。这是体现他「脉络」与「压力」的代表作。
村上隆是一个把现代美术规则熟稔于心的艺术家,他有深厚的传统美术教育背景,但可贵之处在于他对日本艺术界发出的几个声音:
「日本画时至今日还有什么存在意义」
「美术大学鼓吹的‘自由’真的合适吗」
「漫画就是日本的艺术」
这些观点引起了日本艺术界的大波澜。在现在这个多元化发展的艺术现状前,村上隆信奉的,却是先有规则而后才有自由。他说:「需从自由神话中逃脱出来,内向型或私小说式的作品绝对不行。你觉得谁会想看画得不好又属于内省的东西?」
「了解规则,遵从规则,进一步将规则运用自如,做到这样,才能拥有自由。」
村上隆在书里语气平和,期望殷切,把自己心中那点对艺术的尊重和领悟展现无余。我想若不是拜读了他的《艺术战斗论》,我至今也不懂怎么去欣赏一个现代美术作品,虽此生可能与艺术家的身份无缘,书中最后一章的一段话,却深深打动我。这段话说明了为什么日本的优秀艺术家能做出打动人心的设计,作品带着虔诚和信仰:
「凭自己双手工作赚钱没有什么诀窍。只能一步一个脚印忠于自我的正义,诚实生活、创作、对社会提问并得到社会对问题的评价。唯有不论好坏都忠于自我的正义,才能在赢得社会信赖的瞬间,将钱赚到手中。」
因这些肺腑之言,还是文章开始那句话:村上隆是个有良心的艺术家。
文 | 大米
行动派DreamList微信号:xingdongpai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