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7日下午,发生了巴黎当地数十年来最严重的袭击事件,法国政治讽刺漫画杂志《查理周刊》(Charlie Hebdo)遭到三名男子的恐怖袭击。《查理周刊》的漫画以犀利的黑色幽默著名,用特有的角度反应了西方社会在各层面上的矛盾,看几组《查理周刊》曾经的漫画,也许你会事件有更多的了解。
漫画从来没有杀过一个人,漫画家却被杀死了。——《查理周刊》前主编 夏尔伯(Charb),于此次袭击中身亡。
遇袭前一小时,《查理周刊》的推特账号刚更新了“ISIS伊斯兰国”头目巴格达迪的漫画。
最近一期的杂志讽刺了法国作家Houellebecq,因为他在新书《屈服》中声称2022年穆斯林政党会上台,并规定斋月。这个作家被画成了巫婆的模样,在漫画中自称会在2015年掉光所有牙齿。
漫画中,长胡子白袍子的“卡通”穆罕穆德竖起一根手指,眼睛瞪圆说:“如果你没有笑死就抽100鞭子。”第二天,这本巴黎的办公室就被燃烧弹袭击。该案到现在还没有侦破。
结果下一期杂志的封面是一个穆斯林和一个男子投入地湿吻,口水四溅。那个男子穿着黑色T恤,上面印着“查理周刊”。这副漫画的标题叫《爱比恨的力量大》。
法国现总统奥朗德一直是《查理周刊》的“重点关注”对象,时不时就会成为封面人物,形象被各种调侃。这一期说的是,奥朗德在法国人中的支持率已经太低了,他只能从爱丽舍宫的拉布拉多宠物狗中寻求支持。
这一期说的是索尼,因为朝鲜官方的威胁而不敢放映电影《刺杀金正恩》。
这一期主角是基地组织已故头目本·拉登。
教皇也是经常被《查理》刊登的对象。
这一期讽刺欧洲人的傲慢和排外主义,他们把麦当劳当做莫大的威胁。
夏尔伯还曾这么说过:“我不怕报复。我没小孩,没老婆,没车,没信贷。我这么说一定显得浮夸,但我宁愿站着死,也不跪着活。”——这是他所表达的媒体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