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小时内6000万+的阅读量,造就了又一条现象级的微博——《对不起,我只过1%的生活。》。微博与朋友圈已经被这组漫画彻底刷屏,漫画来自@伟大的安妮,一个92年漫画作者,以及一款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算起来已经成功的漫画APP的创始人。
随着这组漫画的走红,微博、知乎等晒智商上限、秀情商下限的社交软件上已经非常及时地出现了针对@伟大的安妮本人与这条微博的各种讨论。论调大致分为这么两种:安妮身边的朋友多数喜欢她,谦和努力优秀的妹子,你不信?那我就罗列1-10条她的优点给你看。
而多数吐槽的也并非批判安妮本身,而是早就腻味了漫画里浓浓的“鸡汤”味和这种所谓用“鸡汤”渲染身世从而炒作产品的方式。
跳脱出这两大阵营,把安妮当作一个漫画作者,不说她的漫画本身是否对你的胃口,但当你一整天已经被其作品和新上线的产品双双刷屏,滚滚的争议中她的新产品还默默地爬上了App Store搜索榜第一名,并且以最快的速度赢得了超过30万下载量,你能说这对一款新App而言不是一种成功吗?
再通览安妮身边朋友对其的评价,无不提到同一个词:努力。“大伙儿约安妮出来玩,没有能够一次成功,不是在画画,就是在做项目。”这是安妮大学同学对她的总结,回看安妮这几年来在微博上的不断积累,粉丝数从寥寥无几到爆炸性的增长,或许就是对这句评价最好的证明。不论这组漫画的内容是真情流露或商业炒作,也不管它是鸡汤还是灵药,我们能肯定的是,努力就对了。
努力并不能证明一个人的价值或者她的作品有多么优秀,但努力却值得每个人尊敬。
祝福每一个在梦想路上不懈努力的人。
以下摘录一篇来自热门微博@屌絲打分蜻蜓隊長的文章,观点自取。
陈安妮是一个特别坚强,特别偏执的女孩子。
上个星期某一天晚上失眠,心血来潮买了周三去北京的机票。当时凌晨三点,买完机票马上QQ了安妮说我后天要来北京啦!本来以为明天睡醒才会收到她的回复,怎么知道她马上回复:“好啊!你来和我一起想怎么推广我们的APP!”
那个时间很多人已经睡熟了吧,她却依然在工作室里加班。当时我就想,这个女孩子值得拥有成功的那一刻。虽然她在很多人眼里,已经成功了。
结果到今天我从北京回到台北,依旧没能见到她一眼。
知道她很忙,所以不敢催何时能去她工作室。但今天就要回台北,所以昨晚再找她一遍然后等回复。等着等着睡着了。今天醒来才看到她凌晨五点发来的信息,说刚忙完。心头忽然一热。回台北的飞机定在下午两点,昨晚她五点睡,那我还是多让她睡一会儿吧,不要吵醒她了,我直接回台北。后来早上九点的时候她找我了问我啥时候来,我惊呆了,难道她都不用睡觉吗?她说她九点就醒了。对,也就是说她昨晚只睡了四小时。终于明白自己为何心头一热了,因为不知道在那些我不知道的夜晚里,她会不会睡得更少。
刚刚在健身房出来,打开微博第一条就是她。看完之后一个大老爷们站在美丽华楼下哭得稀里哗啦的。2012年暑假和安妮认识。在中山书展见到她第一面,随后请她吃饭。刚刚看她发的里面说她父亲在那一年发生了什么糟糕的事情,可饭桌上的她明明笑的那么开心啊!我那时候很害羞,不敢吃东西,她还一边吃一边喊我快吃啊不用客气。我当时就笑了,啥跟啥啊哈哈哈哈明明是我请你吃饭呀。
后来我们也见过好几次,最后一次在广州,她准备去北京创业了。在广州路上她一直蹦跶,我站在后面拍了她一张照。拍的时候注意到了她的鞋子,大半年前我和她在广州见面的时候她也穿这个鞋子。鞋子已经显得有些年纪了哈哈。有些朋友说安妮这么有钱怎么都不会打扮一下自己啊,靴子穿这么久了还是同一对,衣服也是,就那么几件。还有啊那件屎黄色的大衣安妮是不是不觉得丑啊。
可是每次有人调侃她的时候她总是笑嘻嘻的,还转个圈说我太美了!我的衣服明明很好看!哈哈哈。可我知道她也想买好看的衣服。
安妮太有钱了!我有时候也会相信这句话。一个几百万粉丝的微博坚持发广告也不至于会弄到工作室濒临破产啊!可您翻开伟大的安妮这个微博看看,广告寥寥无几。算是广告,都是她一笔一笔用心画出来的漫画。她和我说过这个号不能总是发广告,是用来发漫画给粉丝看的。要是发广告了也要挑也要用心画。
心里佩服至今。
今晚你终于要推广你的App啦!我也替你开心!真的!没有陪你一起想怎么推广,真的抱歉!很久之前你还会很快回复我信息,现在你回我越来越慢,但我知道那是因为你有更重要的梦想去追逐!如果有天@快看漫画 这个成功了,我一点都不会惊讶的!只会替你开心、高兴。如果真的成功了的话,你就给自己放个假,来台北玩吧!你答应了好久的!今天你才和我说你觉得你言而无信,所以,不要把这个给忘啦~
一直有追你每星期更新的漫画,你好像都会在难熬的时候得到阿彭的帮助然后觉得开心一点。我好像也有两颗虎牙,要是你累了找我聊天或者有需要我意见的时候,我都在线的,不过我能力小没什么能帮到你的App,如果有粉丝看到这段东西的结尾能不能去下载一个@快看漫画?不好意思把你们骗进来看了这么久到结尾才发现是我给她打的软广。哈哈
加油,陈安妮。
点击 阅读原文 查看《对不起,我只过1%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