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时间的主人?



很多人为生活奔走、为钱奔忙,日复一日,五年、十年、二十年一转眼就过去了。等到退休时想旅行也走不动了,长期高速压力下身心俱疲把健康也搞坏了,前半生赚的钱陆陆续续成了医院的挂号费、医药费,一生最美好的生命时光就这样浪费掉了。


“我们怎么过一天,就代表着我们将怎么过一生”——为了避免自己最宝贵的青春在不止息的时间巨轮中被碾碎,我开始采取“微型人生”的生活方式。


这概念是由台湾知名创意人郑松茂而来的:如果说一般人看到那条长长的横线是人生的话,我现在注意一条条短短的垂直直线则是“微型人生”。“微型人生”不是生涯规划,而是自我定位。


换句话说,你可以不被“先冲刺事业,再照顾家庭”、“拼命赚钱,早早退休”等观念糊弄,甚至害你:你想先冲刺事业之后再来照顾家庭,家庭却可能早就破散了;你想先拼命赚钱再提早退休享受,却可能到时连健康都享受不到了。


“微型人生”的理论提醒我们,以“一天”为你的人生单位来切割吧,或是退而求其次,以“一周”为你的人生单位来好好过吧。


如果把“先冲刺事业,再照顾家庭”、“拼命赚钱,早早退休”这种观念应用在每一天、每一周的人生单位里,那么,至少你每天都一定有段时间,或者,最起码每个星期都一定有段时间是在照顾你的家庭、享受你的退休生活、实现你的最终梦想。这样你不会再错失一些事情后,后悔莫及。(略修改自郝明义博客http://www.rexhow.com)。


所以自2013年开始的每一天,我都当成我人生的最后一年!我的微型人生是以每一年为大单位,每一个月为小单位,我会在前一年的年底(圣诞夜或是跨年夜)写下新年的愿望,假想如果来年是自己人生的最后一年,自己最想要做什么?


然后把想做的事——排进明年的计划里,明年就是以这些事为第一优先要完成的,可能是远地旅行、享受美食、拜访老朋友、举办一个成果展……


于是我的人生就有了重点,因为我把来年最重要的时间与精力拿来完成自己最重要的梦想!而不是不知不觉被许多次要的人事物占满。然后其他的工作或生活琐事就排在每一项“人生终极大梦”的缝隙中,这些缝隙也允许突然的变化进来,但不会乱了我的人生重点。


此外,如果在平时白天很忙,我在当天晚上就一定会放慢自己,关掉手机、电脑、电视,只放着巴厘岛买的舒压音乐,在鸟鸣声、颂钵声、海浪声中打坐、练瑜伽、按摩、泡澡……


把晚上的时光全还给自己,只有在晚上彻底恢复宁静,身心的杂质、杂念才能完全沉淀,隔天才能宛如重生般地过新生活——想尽办法把每一天过好。


任何人拿任何条件跟你交换人生你都不愿意,这就表示你已经拿回生命主宰权,成为时间的主人而不是奴隶了!


【原文作者:李欣频】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