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人生选择的时候,怎样才能不纠结?


主播 | 阿木

微信、电台:muce_006、阿木空间(喜马拉雅fm)

简介:沈阳经典音乐广播FM105.6节目主播

声音资源加载中...
var mv0 = new APlayer({element: document.getElementById('mvplayer0'),narrow: false,autoplay: false,music: {title:decodeURIComponent('%E9%9D%A2%E4%B8%B4%E9%80%89%E6%8B%A9%EF%BC%8C%E6%80%8E%E6%A0%B7%E6%89%8D%E8%83%BD%E4%B8%8D%E7%BA%A0%E7%BB%93%EF%BC%9F'),author: '来自行动派DreamList',url:'http://res.wx.qq.com/voice/getvoice?mediaid=MzA4NzgxMzQzMF8yNjU0MTU4NjUz',pic:'http://h.chuansong.me/xingdongpai77.jpg'}}); mv0.init();


文章来源:古典古少侠(gudian515)作者古典


纠结,这个词看着就挺难受的。


假如说你有两个都喜欢口味的雪糕、几个听上去都不错的方向、看上去各有各好的衣服、一个温暖一个酷坏的追求者……


如果你完全够不着,也就不纠结。正是2个都貌似触手可得,所以你才纠结得要死没有人会嫉妒国王,除了他的弟弟。



 纠结是怎么回事


人人都有贪婪,追求完美;偏偏还有恐惧,不想损失。没达到预期,你又想 “早知道当初选那个就好了,我真蠢。”


下次选择时,更要求完美——不能再输啊,但又更没信心——上次失败证明我的确蠢啊。


恶性循环之下,你成了一个对自己判断力毫无信心的纠结癌患者。


做不好选择,然后纠结——这不是你的病,主要怪社会。


先看一个社会学实验。在超市门口分别陈列了A、B两组果酱的试吃推广平台,所不同的是数量——A组有6种,B组有24种,选择更多。


结果一天下来,B组的试吃人数比A组多20%,但是A组尝后购买的人数达到30% ,是B组的6倍。


这个实验背后的洞察是:人们认为自己喜欢更多选择,但是其实大部分人并不需要太多。


我们的人类老祖宗从来没有面对过24种果酱,选择过多,我们会害怕选错而不选。


对于我们的大脑来说,选择本身就是个负担,能少选少选。


日本银座的一家书店洞悉这个原则——「小事简单最好」。


你走入一家有5000本书的书店,可能翻翻看看,这个好这个也不好,然后离开。


而你走入这家书店,从地板到墙头,就只有一本书,大部分人如果觉得还可以,就买一本回家。



每周只卖1本书的森冈书店


当宝洁公司把海飞丝的品种从26种减低到15种,销量提升了10%。


就在四十年前,大部分中国人还穿着类似的衣服、看着同样的报纸和同一个频道,用着同一个牌子的牙膏。


但四十年后的今天,有近十万种服装品牌、几十万媒体和自媒体,以及无数的频道可以给你选。


社会信息量爆炸,炸瘫痪我们糟糕的选择功能,表现出来的就是反复纠结。



 纠结该怎么办


 1 模式化小事 OR 买彩票


那些选错了也不会影响你生活的事,都是小事。


比如中午吃饭还是吃面,衣服买沉稳紫还是亮骚橙,躺在床上才想起来没有卸妆要不要起来,早上铃响要不要按掉再睡10分钟。


在小事上求完美是最耗费精力的,因为大部分时候,你花的时间成本和浪费的好心情,都比选择带来的好处多。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自动化,或者随机化。


比如对我这种味蕾瘫的人来说,吃饭是小事,很少纠结——在我熟悉的楼下餐厅,我就点自己吃习惯的套餐,小炒肉、土豆丝。


而对于不确定的小事,比如说在外地开车旅行,我就用彩票法——从这家开始第三个餐厅,走进去从他们家主菜单上第三个开始。这样吃的好中了大奖,吃不好就当彩票没中。


乔布斯永远穿黑色高领毛衣;顶级商务人士总用最稳定的电脑最大众的手机;效率人士定期去同一个品牌选衬衣和鞋子。


去楼下小饭馆点一个鱼香肉丝、选择固定的品牌、唯一的剪发师……


凡是自己不在意、但是能控制的小事,最好的方式是找到一个模式,然后迅速习惯化、大众化、标配化。


你的独特性,在你在意的领域展现就好。


而看什么电影,去哪里逛一圈,突然想起要干点什么,给哥们打个电话。这都是小事而且也不可预测结果,适合用彩票模式——不管你是摸奖,抛硬币、丢飞镖还是扔骰子,让随机帮你决定。


选择本来就是个负担,生活的小事能不选,尽量少选。把精力留给大事。那么大事呢?


 2 初级纠结——做调查


大事是真正能改变你命运的选择:要不要去一个城市,选择张还是李结婚,去这个或那个公司……


大事中,你遇到的第一步纠结,一般都是客观问题——比如哪个技术会发展得更快、哪一个房子会更值钱、什么方案更有效率? 


这些问题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答案,世界上肯定有人知道,有正确答案,只不过你要去找。


人丑都要多百度,人笨就要多知乎——只要你事前多做调查,多问人,你能消除很多选择。


某日站在大街上,你突然决定要在这个深爱的城市奋斗扎根,你问自己——我该买哪里的房?中关村还是CBD ,好纠结?经过地产中介看了看人家小牌子,消停了。


所以遇到纠结的大事,你该尽快开始做调查。很多时候,你会删除一些明显不靠谱的选项,意识到,其实你没有什么选择。


但是更多时候,你会变得……更。加。纠。结。恭喜你,进入高级纠结了。




 3 高级纠结——做实验


一个人真正面对重大的选择,也做了足够思考调查的人,最后都能得到这么几条结论:


  • 所有的选择都是有好有坏的

  • 有些人适合这个,而有些人适合那个

  • 再给我一个月,我也不会获得新的信息量

  • 我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当机立断的勇气


问题是,我还是不知道怎么选。恐惧来自对未来迷茫、对失去恐惧、对别人讨好、对自己不确定。


而后面的三个,完全是对自己的不确定——我能搞定吗?我受得了这个损失吗?我确定要这个吗?别人会怎么看我?所以纠结了。


比如说:有人来问我,我产假休完了,该不该继续在家带孩子?


不上班吧,觉得天天窝在家里,人生实在是太痛苦,和老公越来越没话说,人傻得鄙视自己;


上班吧,总有忙的时候,一看到什么《妈妈能给孩子最好的就是陪伴》《宝宝,妈妈一直陪着你》这样的文章就内疚。


你上网去调查一下标准说法——家庭教育贵圈真是百花齐放,众说纷纭,两派都有名人高手一伙,纠结死了。


我们受着同一种教育,刷同一个潮剧,转同一个爆点……但是当我们需要独立面对自己的生活,我们却惊恐的发现,我们完全没有关于自我的标准和原始数据。


这种缺乏在没有选择、随大流的事情上还能混过去,但当你独立面对自己的生活,你会发现你并无标准,事事纠结。


我建议她做些「人生小实验」。


先连续三天出门试试看,记录下自己的感受;然后也连续三天在家里陪陪孩子,记录下感受。


目标是了解,不管别人怎么说,自己到底能有多少时间,多么愿意陪孩子?孩子的反应怎么样?平衡点是什么?


人生当然要找平衡点,但如果你没有在跷跷板上走一遍,鬼才知道哪是中点。


她最后决定还是要出来上班,但要选择一个半天的工作。因为她意识到,自己希望接触更多人,否则即使在孩子身边,状态也不好;


对于孩子来说,高质量的陪伴比长时间的陪伴更有效。她慢慢找到了一个让自己平衡的上班时间和长度,不再纠结。


听完这个故事,看完这篇文章,这也丝毫没法缓解你的纠结——除非你也做些人生小实验。


要不要去创业?其实你跟创业团队义务混几天,体验下变化的刺激;


要不要去那个城市?背个包请个假去找同学呆上4天,感受下大城市的魅力与压力,你就懂了。


罗素说:“整个社会的知识和单独个人知识相比起来,一方面可以说多,一方面也可以说少。


我们能在维基百科上找到任何一个术语,能在网上找到火星表面每一公里的地貌,却对于自己眼睛正下方三十厘米处的内心——我们开心、满意、平衡的标准知之甚少。”


我们缺乏对于自己的真理,所以信息越多,越难做决定。做实验,就是让你成为自己生活的科学家。



最难治的纠结癌——从纠结中获益的人


有一次,一个朋友来公司拿出2个50页的商业计划书,和我探讨这两个2个商业模式到底哪个能做成上市。我几分钟翻完,草草给了点建议就应付过去。


同事问我,你平时对别人这么耐心,为什么刚才却不认真看完呢?


我告诉他,这已经是他第三年和我谈这个问题了,他一直纠结于他的计划和战略是不是真的合适,但是毫无行动。


以他这个墨迹劲头,哪个也做不出来。


一个大四的学生开展了关于金融和市场哪个方向更好的研究,在刷完各种帖子、咨询了很多师兄师姐之后,他甚至准备通读《国富论》和《影响力》以后再做决定。


其实吧,我觉得他应该尽快写个简历。


你要学习英语,却总在寻找最适合的方法、教材……其实什么方法都挺好的,就是你怕努力。



纠结成癌的人,其实是纠结成瘾。在这种反复的纠结中,他们在强化一个暗示——只要做好了这个选择,生活从此一帆风顺,重大改观。


激烈的纸上谈兵,消解你真刀真枪面对生活的焦虑。他们真正的焦虑不是选择,而是能力:


  • 我是不是能在创业的剧烈变化中活下来?

  • 从大学这个温室走出去,我是不是其实很差?

  • 我是不是根本没有学下来的毅力?


越是这么想,他们就越需要一个完美的、不犯错、不太累的选择。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只要在痛苦,我总有一种我在改变自己命运的感觉呢!


你看,虽然痛苦,但是他们需要纠结。这是最难治的一种病。



选择瘫痪,所以选择变成纠结,纠结日久成癌。你有以下四种攻略:




来源 | 授权转载


作者:古典

公众号:古典古少侠(gudian515)

著名生涯规划师、新精英生涯创始人、橙子学院创始人

畅销书:《拆掉思维里的墙》《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





今日分享


“目前你最纠结的事是什么?”

在微信后台发送“分享+你的留言”即可


精选留言将在本周日展示

幸运儿会获得书籍《你的坚持终将美好》

(21位一线作家为人民日报【夜读】量身定制的原创首发作品集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