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我经常会需要在较短时间内了解并熟悉一个陌生行业或领域,甚至还要完成报告。
说实话,刚开始的时候我完全一头雾水,瞎打瞎撞,费了时间,效果还不好。但多亏了同事指点,才慢慢有了头绪。
今天将这个流程整理出来,说不定也可以帮助到屏幕背后的大家。
————————————
第一步
形成感性认识
————————————
对于新的领域,可能之前只是有个模糊概念,这时候个人喜欢先花个2个小时进行泛阅读,对它是什么有个大概了解,形成感性认识。
当然,搜索路径也是有技巧的。 最初的时候,只知道百度,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后来发现还有很多其他有用的方法,列在这里:
❶ 微信搜索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微信公众平台已经沉淀了大量文章,其中不乏精品干货和前沿信息。
如果找到一个不错的文章,关注公众号,可以顺藤摸瓜出很多精品内容。
比如你想学习PPT,搜索PPT的内容,然后顺藤摸瓜到“幻方秋叶PPT”、“我懂个P”等账号,马上可以打开这个领域最新最全的干货。
所以这是第一考虑阵地。 推荐的搜索工具是「搜狗微信搜索」。
❷ 知乎搜索
知乎的好处有两点:
①这里有很多真正的从业人员,答案有感性有理性,值得信赖;
②不同的答案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诠释,能较为全面地理解新领域。
如果能跟一个从业者建立联系,那就完美了!
❸ 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
记得第一次来是找统计年报,很全很给力。 后来发现,很多在其他渠道找不到的资料,这里都有。
这上面都是通过论坛币来交易:你可以上传文档,他人下载你便可获得论坛币,然后再下载其他人的。 如此良性循环。
当然,如果嫌麻烦,也可以花钱买个VIP。
❹ 投行报告
投行的研究报告一般分析得都比较透彻,获取途径推荐:「惠博智能策略终端」。 点击页面左下角的「慧搜」,便可进入搜索界面。
输入特定关键词,再选择左边的「行业研究」,即可得到行业研报。
❺ 上市企业年报
如果这是个成熟行业,那可以去找行业龙头的年报,他们一般会对行业发展提出自己的理解。
以保利地产2015年年报为例,在第四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就从市场销售、行业库存、货币政策、后市展望等多个角度对我国房地产行业做了分析。
看完之后,大概就能了解这个行业的现状、未来,以及分析的思路。
那么,如何找到公司的年报呢?一般路径如下:
①找到并进入公司官网,点击“投资者关系”
②找到“公司公告”
③就在“定期报告”里
————————————
第二步
初步整理,提取核心观点
————————————
在初步阅读的时候,我们容易犯两个错误:
①看过就看过了,忘了保存,之后想起来有个观点似乎在某篇文章里,却发现难以找到。
②保存了文章,沉淀在系统内,忘了归纳观点,最后成了“有用的垃圾”。
所以,个人建议,第一轮看到的文章,如果有用,还是:
①先丢到一个笔记软件里
②对核心观点进行批注
无论是加粗、划线、重写都行,重要的是以后翻阅的时候,能一眼辨别出本文的核心要点。
————————————
第三步
理清框架
————————————
好了,现在我们已经有了一轮感性认识,接下来就是需要建立一个框架,查漏补缺。 在这个过程中,方法有以下几个:
❶ 图书目录
在理清框架上,秋水老师提供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方法,那就是看图书目录。
比如对知识管理这个概念很疑惑,那就去找几本相关的专业图书,对照目录,框架自然形成。 再根据之前搜索的资料进行填充或补充。
❷ 行业研报
我个人喜欢根据行业研报来做框架。 选一份较为详实的研报,把主要结构提取出来,然后再在上面做加减法。
但无论使用哪种方法填充框架,大概都需要能够包含以下几个问题:
————————————
第四步
绘制脑图
————————————
框架这种东西,如果只是123地罗列,终究看起来枯燥无味。 这时候可以借助脑图的形式进行呈现。 脑图的方式有很多,个人喜欢两种:
❶ 在方格笔记本里绘制
具体方法可以参照之前的文章:为什么聪明人都用方格笔记本。
❷ 在思维导图里绘制
————————————
第五步
进行主题阅读
————————————
有了框架之后,便能感知到自己离“专家”的差距有多少。 下一步就是各个击破。
朋友彭小六是简书签约作者,在对「如何打造个人品牌」进行研究时,就买了33本书,展开主题阅读。
彭小六的主题阅读
这个确实辛苦。 但相信我,越到后期,越轻松。
因为一个领域的知识终究是有一条模糊的边界的,之后随着信息的饱和,你会发现内容开始重复。到这个时候,便可以进行下一步。
主题阅读的途径,除了第一部分给出的外,还有:
❶ 书籍
这个没话说,网上的信息还是太过支离破碎,看书终究是全面了解一个领域的最好通道。
这里插个题外话,我在写《PPT炼成记》之前,以为把博客里的内容拼拼凑凑就行。可当真正落笔时,才发现信息量远远不够,这逼得自己继续去做大量功课。
❷ 在线课程
现在有各种在线课堂,比如想学H5,可以去网易云课堂搜索H5相关,花点钱,省去搜索、去粗存精的体力活,其实是划得来的。
❸ 访谈行业从业者
这个是最佳的途径。 如果能找到,请他吃顿饭。 记得做好功课,带上提纲,有目的才不枉此行。
当然,平时也记得多搜罗一些当地比较有意思的餐馆,这样他人也觉得有个不一样的收获。
大众点评里的餐馆收藏
❹ 咨询公司报告
一般来说,隔行如隔山。 这个最好是在跟行业从业者聊天中顺便问两句。 比如,房地产行业,推荐克而瑞、中指的报告。
————————————
第六步
整理输出
————————————
把这一系列内容阅读完之后,下一步就是基于思维导图再次整理。
这次的整理以系统化的方式呈现,最好能做到输出。 秋叶大叔有个习惯,就是每做一个新的主题阅读,都以将来把它成稿成书作为目的来实现。
这个过程确实辛苦,但有了这样的目的,过程便不再含糊,而且在输入到输出的过程中,实现了知识的二次加工,最终的效果就是小白到专家的成长。
对我们普通人而言,不妨在积累之后,去知乎上看看相关问题,或者在博客上写写心得收获,让知识落地,算是对自己努力的一个交代。
最后做个总结:
1 形成感性认识
推荐路径:①微信;②知乎;③经管之家;④投行报告;⑤上市公司年报。
2 初步整理
记得:①保存文章;②标注重点。
3 理清框架
借助:①图书目录;②行业研报。
4 绘制脑图
参考:①方格笔记本法;②思维导图。
5 主题阅读
参考:①图书;②在线课程;③访谈行业从业者;④咨询公司报告。
6 整理输出
来源 | 授权转载
作者:曹将
公众号:曹将PPTao(CJPPTAO)
简介:曹将的生活笔记和PPT
今日分享
在微信后台发送“分享+你的留言”即可
精选留言将在本周日展示
幸运儿会获得书籍《TED竞争心理学》
(解读博弈论核心本质,讲述如何权衡利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