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 | 韩生
微博:foorrest
简介:带耳朵去旅行 带你去听世界的旅行者
有人问我,如何能在工作、生活上提升自己,变得高效、博学、眼界开阔?
如果我反问这个问题,我想大家都能列出不少方法:以更开放的视角去接触世界,提高阅读量,去跟专业人士沟通,多积累经验等等。
但为什么我们听过这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为什么学了这么多方法却依然缓慢前进甚至原地踏步?
我看过一部日剧《约会恋爱究竟是什么呢?》,里面有一段情节。
女主角的妈妈做饭很好吃,因为她是数学家,非常讲究用料的精准配比和烹饪顺序。她去世后,女儿和丈夫即便使用相同的配方和加工方式却都做不出那样的美味。
最后,女儿的男朋友第一次尝试做饭,按照她们给到的菜谱,做出了妈妈的味道。
能有什么秘诀呢?相同的方法和食材,却做出不同的味道。唯一的差异就是你是否真的用了心,是全身心的投入,还是不过走个过场而已。
凡事用不用心,结果当中见分晓。
所以,同样是使用自我提升的方法,有人不断进步,有人原地踏步,区别就在于你是不是真正用心去体会,是不是真正的在跟它们产生化学反应。
如果只是停留在表面功夫,你不过是在浪费时间,我劝你不如葛优躺、喝啤酒。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些私密的个人经验,这些方法让我受益匪浅,说不定也对你有用。
也欢迎用批判的角度去思考我的这些方法是不是适合你。
精简
虽然不断接收新事物的营养补给是一个做加法的过程,但它绝不是一股脑的照单全收,毕竟吃得太多不容易消化,还会导致营养过剩、吸收不了。
所以,增加输入的过程中也要给自己减负,有的放矢的去做一些减法,把时间花在刀刃上。
市面上有那么多优秀书籍可以阅读,有那么多精彩的公众号值得关注,工作上有那么多前辈作为榜样去学习,但如果你每一个都花等量的时间和精力,只会把你折磨的疲惫不堪。
当你被海量信息淹没,泛泛的了解,不如精钻适合你的内容。
在精简前明确自己的需求是最重要的。
建议你在提升自己之前,先明确列出两个关键重点。比如,近期关注健身,那就适当的对这部分内容有所倾斜,并在海量信息当中花些时间去筛选更为适合你的内容。
更高效便捷的方式是,你可以把精简后的内容收藏在有道云笔记里。平时上网刷微信、微博、知乎、果壳时,看到有意思的内容,我会保存到有道云笔记里。
它可以将不同来源的信息自动分类,还可以免费离线查看,没有网络时也可以随时阅读。除了微信文章,聊天的文字对话、视频内容,它也能保存。
这是我个人使用频率很高、非常便利的“干货收藏器”。
这样做让我在一段时间内能集中攻克我要解决的问题,而不是每天沉浸在漫无边际的信息里逐渐迷失自己。
至于为什么是两个关键点?
一是为了平衡,二是学习其中一件事情所带来的疲劳效应会被另一件事的学习效应对冲,不会那么容易让你感到厌倦。
归类
精简内容之后,你要关注的点虽然变得集中,但仍然是可以细分的。
就像家里的衣柜,如果你把袜子、内衣和外套都混进一个格子里,找起来的时候简直就像海底寻宝。
如果用不同的盒子贴上一个方便识别的标签,将极大的方便你的生活。
拿我来举例,当我关注某一个话题的时候,我会有意识的去读书籍和学术论文。
我会把它们简单分成国内/国外,或者最新/经典,甚至是粗浅/深刻,这样一来,方便我循序渐进的学习,知识体系在我脑子里也是分类建构的,以后更容易提取;另一方面,也方便我进行搜索和精确查找。
有些信息的呈现方式也是不同的,比如电影、书籍、网络信息,这些我会使用有道云笔记收纳进不同的文件夹。
当我需要的时候可以精准定位,当然它强大的搜索功能也会帮你即时找到需要的内容。
场景化学习
你以为只要做对了事情本身就可以吗?并不是这样。
只有在合适的场合做合适的事情才叫做对,不然你在开会的时候公开撩妹试试?遭受的白眼一定比掌声多。
学习这件事也是如此,找到每一种活动最适合的场景和学习环境,往往事半功倍。
分享一下我是怎么做的:
一般早晚在路上的时间,如果选择地铁出行,我会阅读我在有道云笔记里收藏的微信和微博文章。
如果是午休时间,我会选择阅读一章书籍,或是上网看公开课,大概都在30分钟左右。
如厕时间也是可以利用的,我会回复一些积攒的非重要紧急的信息。
洗澡的时候我会听网易云音乐的歌单,一方面促进灵感的产生,同时记下好听的歌的顺序,会收藏起来在公众号里分享给大家。
我的睡前时间会选择读一些比较深刻的内容,不要小瞧我们的大脑,它在睡眠过程中也会加工信息,所以一些晦涩难懂的内容留给大脑来继续思考吧。
除了时间分配上,不同的场合也适合做不同的事情。我在咖啡馆就比较容易灵感喷发,但阅读效果差,所以我一般不会选择在咖啡馆看书,而是会写作。
每个人都有偏好的学习场景,所以,不妨多试试你找到适合你的。
记录和反馈
我的阅读量并不算大,但是能保证读一本书就一定能学习到一些东西,看一部电影也会有心得体会。
这并非因为我理解能力和记忆力超强,而是因为我做了一点与众不同的小事,就是记录和反馈。
每本书都几万字,不可能每个字都打动你,更不需要你背诵。
让它对你产生作用的最佳方式就是在阅读的时候能够随时记录那些触动到你或者对你有帮助的内容,而不是读完一本书再回头去思考。
我们的遗忘是很快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读完一本书却没有什么记忆点的原因。
记录内容也只是基础,你还可以在上面做一些批注和延伸,这个点让你学习到了什么,让你产生什么样的思考,这便是反馈。
如果你在上下班途中阅读或者手边没有笔,你可以直接拿起手机打开有道云笔记,手动记录喜欢的段落或者阅读心得。
我最常使用的是文档扫描功能,对准某一页内容扫描后可一键保存为笔记并进行分类管理。iPhone版本还支持多页自动连拍,使用起来非常人性化。
整本书读完后,将零碎时间记录的笔记同步到电脑上,再汇总成一篇完整的读书心得。
记录和反馈是比阅读和观影这些动作本身更有深度的方式,它们才是真正用心在学习的体现。
定期回顾和整理
如果只是记录,这些内容也是没有灵魂的,无法跟你的生活产生真正的联结。
就像曾经陪伴你玩耍的玩具,扔在那里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它看似属于你,你却并不是真正拥有它,只有物尽其用,才是真的有价值。
所以,记得制定回顾计划,比如在读书和观影后的一个月内再去温习你的记录和心得笔记。
一方面是确认自己的收获,同时也是再次学习和吸收的机会。
隔一段时间再去思考你曾经学习到的内容,你会有更深层次的体会。
其实,所谓“走心”的自我提升其实是“走脑”地琢磨最适合自己的提升方法,会用巧劲儿,而不是蛮力的硬拼。
最重要的还是认真实践,这才不会辜负你花费的心血和时间。
除此以外,你还需要一个能帮你提高效率、有序管理信息和资料的好工具,来下载一个有道云笔记吧,它同样是个“走心”的得力助手。
来源 | 授权转载
作者:大将军郭
微博:@大将军郭
公众号:我们心里都有病(ID:staynormal)
简介:国家二级心里师、性感长腿女青年
新书:《对于自己,你还是个陌生人》
今日分享
“大学时光,你和室友干过什么疯狂的事?”
在微信后台发送“分享+你的留言”即可
精选留言将在本周日展示
幸运儿会获得书籍《和秋叶一起学职场技能》
(让你学会思考,摆脱职场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