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认知,能存的下钱的人,自控力都不会太差。反之,自控力不算好的人,基本上存钱也做不好。
别反驳我,这个定论的命中率还是很高的。不信你们看看身边能够存下钱来的朋友,是不是日常生活都有计划得多。
01
存钱,对于很多习惯了“享受在前吃苦在后”的朋友而言,的确是个苦差事。在他们看来,青春年华中美好的时段,为什么要勒紧裤腰带,让自己过的不舒坦呢。还有朋友会给予很“充分”的理由:
有些享受就是要活在当下。比如去旅行看世界,比如去蹦极体验极限,再比如买漂亮的包包穿漂亮的衣服。等年老色衰了,还有什么资本去看世界去玩极限去穿一身漂亮的衣服撩小鲜肉?
嗯,面对这些理由,我没太多立场去反驳,不同的价值观决定了不同的生活状态。我唯一想说的是 —— 人需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任。
我们是成年人,应该知道责任二字的意思。它不仅仅意味着我们要对身边的亲人负责,更意味着我们要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倘若我们选择一种生存模式,就应该可以预知模式下的未来生活是什么模样,并且愿意接受那样的结局。
最好不要出现在面临经济困境的时候,后悔年少时的浪漫,后悔青春时刻的疯狂。
02
当然,还有另外两种理由:
1、有些朋友的工资收入只能勉强维持一线城市的消费,平日里付完房租水电费物业管理费,剩下的只够吃吃饭,偶尔一个月娱乐一两次。穷人活着已经是竭尽全力了,又怎么有富足的力气存钱呢?
2、有些朋友的自控力比较差,知道应该积极储蓄储备应急资金,但是每每遇到心水的东西,总是控制不住消费的冲动。月初的时候踌躇满志一定要存下工资的3成,到了月底只能对着月光的工资单黯然落泪。
这两类朋友有心去存钱,但都面临着“存钱难”的困境。对于工资低的朋友而言,想短期内跳槽加薪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对于自控力差的朋友,想短期内改头换面拥有极强的自控力也不是轻易的事情。
那该怎么办?首先得克服心理关。
我们都明白,存钱不是让生活质量变差,而是尽可能给自己创造改善生活条件的机会。
自我暗示是非常好的刺激方式,时刻不停的给自己打气,大脑会认为自己一定可以办到。为什么《小狗钱钱》的第一章就是重点讲述“梦想存钱罐”,因为它就是上佳的激励源。
我们可以跟自己说,“存钱才不是过苦行僧的日子呢,每一个存钱的孩子要比那些及时行乐的家伙要聪明的多。等到未来有机会遇到最好的投资机会时,我们可以分分钟拿出本金让钱生大钱,而那些拿不出本金的人就只能叹着气看着你发财。”
这么想想,是不是心里好受多了,觉得存钱也没有那么悲催吧。
03
心理关度过后,我们面临第二个难题,每个月存多少?这就是个自控力的事情。
不可否认,自控力也遵循能量守恒的原理,过度强调某个领域的控制,就会在另外一个领域上造成失控。比如我老爸在工作上的自控力很强,但是在吃(尤其是甜食)这件事情上就毫无节制的能力。
所以存钱这事情量力而为,理想的程度当然是不过分影响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存下月收入的30%。但对于工资收入不多的朋友而言,可以将这个比例缩减到20%适应一两个月看看,倘若20%还有难度,继续缩减到15%,甚至10%。
人是适应性非常强的灵长类动物,如果真的有心,月存10%的收入总不会是难事。换算下,月收入5000元,一个月存下500元也就是少两次聚餐,少两次电影的事情。
在存钱这事情上,很少会出现一分钱都存不下来的局面,除非自己从一开始就只是打算打个嘴仗罢了。
内心深处拒绝改善生活,内心深处坚持认为自己无力改变局面,那老天就真的会满足这个心理暗示。
04
有哪些办法可以让自己把钱存下来?很简单,一是让自己忙的没空花钱,二是让自己的钱花不出去。
先说第一个情况:
记得2014年我工作出现变动,新岗位异常忙碌。有多忙呢,基本上早晨8点就进入工作状态, 中午吃饭休息最多一个小时,晚上通常在6点后才会下班。
一周必然有那么两三天要加班。忙了三个月之后,我就发现每月的开支锐减。一日三餐吃机关食堂,下了班根本没有力气去逛街看衣服,钱就这么省下来了。
对于想存钱但找不到办法的朋友而言,可以尝试让自己忙起来。要么投身于职场的奋斗,要么培养一个不怎么烧钱的兴趣爱好(比如读书跑步之类),把大把闲暇的时光利用起来,就不会整天惦记着购物车。
再说第二个情况:
把钱锁起来,想拿也拿不到,这里的方式就多了。
手机上京东金融、微信理财通、支付宝、网易金融、微众银行等等理财APP都会有“工资理财”的功能,直接绑定工资卡设置好每月转账金额就好。
除了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还可以直接把工资的10%或者更多用作基金定投,定投时间就设置在工资发放的第二日,直接划走500或者1000元。买什么基金,自己定。
以上是针对自控力稍强一点的朋友提出的两个建议,那么自控力不好的朋友咋办?
找一个自控力强的人帮自己存钱。
将自己的工资卡和父母手头的银行卡做一个绑定,每月固定向父母的银行卡转账汇500-1000元。名义上是尽孝心,本质上还是帮助自己储蓄。放心,这年头大多数父母都不太会动用儿女寄回家的钱。如果再有心,还可以借着这个机会教会父母使用货币基金来理财,告别定存这种效率极低的理财方式。
找一张银行卡,跟工资做个关联。每月定期从工资卡里转走一部分钱,然后就交给特信任的人(通常是父母或者爱人),让他们私下修改密码,至此这张卡就成了光存钱的“废卡”。再简单点来说,权当这张卡丢了,平日里该干嘛干嘛。
每到年底,这笔钱的出现会让你有一种“天上掉了一个礼物”的惊喜感,别跟我说这个礼物价值不大,一年也就是万把。呵呵,对于月光而言,年底能额外捡到万把的闲钱,不亚于中了彩票。
更重要的是,这笔储蓄是对自己意志力最好的褒奖,万元都能存下来,心中更大的存钱目标有什么不能实现的。
对了,在尚未有一定数额储蓄量的情况下,我个人认为不要去谈收益率。就好比一个人连及格线都尚未达到,谈什么80分以上的优秀的。说到这,存不下钱的朋友们,你们是否准备为自己开一个不知道密码的账户,亦或者向父母的银行卡定期汇钱了呢?
给自己的一个机会吧,也是为1年后的自己准备一个小小的惊喜。
最后多说一句,我们都是成年人,此时此刻再也不可能有人拿着皮鞭抽着我们前进,人生未来走的如何,完全取决于自己。想变好,自然会千方百计地去尝试,不想变好,自然会绞尽脑汁地找借口推迟。
■ ■ ■
本周话题
这两天,满屏都是乔任梁和抑郁症的消息,让人看得都快抑郁了!
所以,这周的分享派咱们来聊聊开心的事吧。
【说说“你最近的一件小确幸”吧】
可以是
拿起电话发现是刚才想念的人打来的
打算买的东西恰好降价了
吃到妈妈做的炒鸡蛋
... ...
当我们逐一将这些“小确幸”拾起的时候
也就找到了最简单的快乐!
微信后台发送“分享+你的留言”
行动君将会从留言中选出幸运的小伙伴
送出以下书籍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