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那些不聪明还很忙的人





Lisa辞职了。


她本来在一个知名公司做中层管理,拿着不菲的薪水,除了工作忙,没别的毛病。


大家以为她找到了更好的地方,谁知道她说:不工作了,要好好玩一段时间。一下子炸了锅。


“ 玩?现在经济这么不好,工作很难找啊!就这么裸辞?”


“ 我实在太累了,每天加班到深夜,这把年纪了谈恋爱都没空 ”,Lisa解释。


“ 谁不是这样的?高薪和轻松都想要,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


 “ 连富二代都那么努力,完全不敢休息,更何况咱们这种普通人 ”!


“ 我们是为你好,世界这么大,到哪都一样,赶紧让自己忙起来,千万不要闲下来,年轻时就贪图安逸享受,对自己太不负责了!”


 Lisa听完沉默了。


这突然让我想起了一种人 —— 那些不聪明还很忙的人。


他们喜欢发朋友圈:你见过凌晨四点的北京吗?你问他四点之前在干嘛,他可能一时半会儿答不上来。



 01   你看起来很忙的样子


只是在感动自己


同事K先生就是这样的人,他看起来很忙,但你又不知道他在忙什么。K先生特别喜欢请教问题,但永远问不到点上,还特别喜欢召集大家开会 “ 沟通 ”,证明自己的 “ 努力 ”。


无论你是不是手头有事,他都会用 “ xx总监和xx副总也来了 ” 这样的理由来逼你参加,营造出一种大家都很忙,你不参加就是偷懒的氛围,不忙的话都觉得自己没脸出现在他面前。


可是,每天开了十几个会之后,同一项工作还是没法有任何的进展,而真正属于自己的工作,早就没空做了。这样一来,怎么可能不加班?最后还要发朋友圈告诉大家,加班到现在!


这样表面上的 “ 忙碌 ” 通常体现为,大量的时间都在做重复性的工作,讨论一个毫无意义的方案,用一种看起来拼命努力的忙碌,隐藏背后心怀不轨的企图心。


这到底是为了感动别人还是感动自己? 



 02   努力就一定会成功?


你根本没有思考从哪里发力


只有那些没获得好结果的人,才会说我真的尽力了。成功的聪明人分享的是胜利的果实,真正忙碌的过程大多是痛苦的,他们不愿回忆。


努力本应该是一个特别正能量的事情,不应该被偷换成忙碌的概念,反而让人焦虑和不安。


总有人能翻出一堆鸡汤来给你洗脑:明星们每天只能抽空睡觉,一天飞5个地方,再累见到要合影的粉丝都会保持笑容;CEO们都自豪地说:每天我只睡4个小时;科比说了那么多话,最红的就是:你见过凌晨4点的洛杉矶吗?


因为努力,所以成功 —— 这个公式给群众们打了一针充满希望的鸡血。在这种风气下,每个人都必须隐藏好自己内心那颗 “ 贪图享乐和安逸 ”的心,逼着自己成为那个忙成狗,累吐血的人。


不然你就分分钟被指责鄙视好吗!


  • 买不起学区房?为什么不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这么不努力、不负责,为什么还要生孩子!


  • 父母感冒不给上进口药?为什么不让父母有更好的医疗环境,这么不努力,不孝顺,枉为人子!


  • 你买不起那个两万五的包?为什么不努力好好宠爱自己,这么不努力,白做女人!


一部分先努力带动后努力,最后全民进入看起来拼命努力的忙碌状态中,而这种忙特别具有迷惑性和煽动性:


  • 大家都加班到12点, 我怎么能6点回家?没有人在意其实是别人上班效率低。


  • 大家凌晨2点还在发邮件,我怎么能睡觉?没有人在意其实是方案本身不好。


  • 大家周末都跑来加班,我去喝下午茶岂不是显得很懒?


这种不聪明的努力方式就像漩涡,把所有人都吸进去。在这种环境焦虑和内心自责的双重鞭笞下,每个人只能一刻不停的往前跑。可我们怎么还是买不起那套50平米的学区房?说好的努力就能成功呢?


在我们周围有太多鼓吹 “ 你必须拼命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 的人,他们耗费大量的时间做一切累死自己的事情,来安抚焦虑的心和对成功的渴望,还把这种焦虑转嫁到别人身上。


讲真,这么表面的忙碌,其实十分费力。


不聪明的人很少去思考,究竟应该在哪个方面发力。 而明星、CEO、富二代们也从来不说,到底应该怎么努力,只是胸有成竹地说,我很忙的。



 03   聪明人从来不 “ 拼命 ”


掌握事情运转的规律才是捷径


我有个土豪朋友,哈佛毕业、白手起家。从创业初期就做的顺风顺水,不到三年就彻底财务自由。


在我还在天天苦逼的加班时,他每天能花好几个小时,给他家哈士奇做一顿狗粮;在法国和澳大利亚都买了度假别墅,全世界乱跑着玩;每天坚持健身一个半小时,越来越有型;还常常没事干就找你聊天,因为太闲了。


我总是问他,哈佛凌晨四点的图书馆人多吗?你们成功人士不都只睡4小时吗?困不困?他翻了个白眼,凌晨四点谁去图书馆,那都是骗你这种天天加班的人的,睡不到8小时还敢叫成功人士?


我说,你这么不费力,背后总得有一篇累成狗的血泪史吧。


他说,穷人才觉得累成狗的努力才能赚钱,其实狗真没那么累。那种不聪明的努力,除了浪费时间,没有任何意义。富人谁那么苦逼勤奋。我认识的那些有出息的富二代真没你想象得那么拼命。


我说,到底有啥不同?他说,思维方式不同。


提到这个,我突然想起有段时间我准备买车时,问了身边朋友的意见。先问了几个普通群众,都是加班狂魔,天天吐槽工作性价比低的主。他们第一反应都是:买什么车?有车牌吗?你又不怎么出门,要车干嘛?现在养车越来越贵,没什么用就别买了,打车都比养车便宜啊!路上这么堵,坐地铁就行了!


然后问了土豪朋友,他第一反应是:买啊!有车很方便,你的活动范围会大很多,机会多很多。


我说:你有钱所以不觉得叫事。

他说:比起你未来的机会,这点钱算什么。

我说:可是我怎么知道会不会有机会。

他说:你连这一步都不敢迈出去,机会永远不会来。


我突然感受到他说的那种思维方式。看似富人都在逐利,可其实在他们心中,钱只是工具而不是目标。


赚钱是为了花钱,花钱是为了让自己节省精力、有更高的效率,发现和获得更多的机会,才能有更多的钱。


那些看起来很忙的人,总想着直接用时间换钱。而富人,把忙碌的表皮剥了,发现了这个交换的内核,掌握了赚钱的规律。


那些看起来毫不费力的人,不是他们背后牺牲睡眠和健康去努力,而是他们找到了成功的“捷径”。


他们可以用有限的时间,高效的处理问题,他们知道事情的重点不是表面上的忙碌,而是背后隐藏的规律和方法。


那些花大量时间看起来很努力的人,最喜欢说的话居然都是 “ 我没时间啊 ”,每一个说出这句话的人,都是在宣布,自己丧失了对时间的主权。


我觉得更应该同情这些人,这些人是被生活操控的布偶,时间会躲在阴影里冷冷地看着他们自我感动,最后呢?留下一句话,我真的拼命了,因为他们没时间拼了,只能拼命了。


❖ 


这篇文章选自LinkedIn发布的全球首部实体书《你从未真正拼过》。


这本书被誉为职场圣经,音乐人胡海泉、创新工场CEO李开复、滴滴总裁柳青、著名财经人吴晓波、新东方创始人徐小平联袂推荐!书里的每一句话都能为你指点迷津,让你在职场上少走多年弯路。


今天行动君又给小伙伴们送福利啦 ~ 现在只要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购买,或识别二维码购买,就能享有69折优惠。




出来工作这么久,是该好好看一本书了,而不是瞎忙。


点击 “ 阅读原文 ” 购买职场圣经。


■   ■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