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个“不有趣”的人




声音资源加载中...
var mv0 = new APlayer({element: document.getElementById('mvplayer0'),narrow: false,autoplay: false,music: {title:decodeURIComponent('%E5%A6%82%E4%BD%95%E5%81%9A%E4%B8%80%E4%B8%AA%E4%B8%8D%E6%9C%89%E8%B6%A3%E7%9A%84%E4%BA%BA'),author: '来自行动派DreamList',url:'http://res.wx.qq.com/voice/getvoice?mediaid=MzA4NzgxMzQzMF8yNjU0MTYwMjQy',pic:'http://h.chuansong.me/xingdongpai77.jpg'}}); mv0.init();

主播 | 苏维

配乐 | 我变了我没变



● 行动君:


前两天发送了一篇文章,在后台引起了很多不一样的声音。刚开始看到这些反对声音的时候,内心其实还蛮开心的,因为这就证明很多行动派的小伙伴都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会被文章的观点所牵着走,这在知识碎片化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当然,作为编辑的我们,深知每篇文章多多少少带有作者个人主观因素,无法做到完全客观和全面。


但是,当我们看到这些与我们观点相左的文章的时候,我们可以学着去思考文章的观点和我的观点有什么不一样、哪些因素造成了我和作者观点的不同、我的观点就一定是对的吗、作者的观点就一定是错的吗、作者的观点有哪些是我可以借鉴或者避免的等等?


如果用这样的思考方式来看文章,几乎每一篇文章是可以成为你成长的基石。


今天的文章也一样,之前发过一篇文章叫 “ 如何成为一个有趣的人” 、今天又发这样一篇文章 “ 如何做一个“不有趣 ” 的人,看完之后欢迎你在后台留言,说说你的看法~




 ❖ 


前些日子我看到有个很火的推送,标题叫:“ 如何做一个有趣的人?”


知乎上搜索 “ 如何做一个有趣/有意思的人”,你会发现有一大堆问题和解答,还有人列了一个表,把大众认为有趣的事物都列了出来。我翻了一下,答案几乎大同小异:健身、旅游、听小众的音乐。更有甚者,出了教程,手把手地教别人如何成为 “ 有趣的人 ” 。


从什么时候开始, “ 有趣 ” 变得如此廉价了?


学生们写英文作文用的最多的单词之一就是interesting,但我们教授谈到写作的时候总说:“ 有趣 ” 已经变成了一种陈词滥调(cliché)。


当一个人想不出什么形容词的时候,他/她就喜欢用interesting含糊其辞地表述自己的看法。但退一步来看,“ 有趣 ” 其实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没什么实质的内涵。


很多人把有趣定义为:做很多事情充实自己,但所谓 “ 有趣 ” 是一个很主观的事情,完全取决于自身的定义。


● 我有个朋友

他有个习惯,把每个月中的一天定为 “ dgaf day ”(don't give a fuck day)。在那天里,他关掉手机、邮件,选择无所事事、打发时间。有人觉得他在 “ 虚度光阴 ”,但他说:“己所甚欲,勿施于人”。他觉得那一天的时间是自己的,想干嘛就干嘛,你能说他不有趣吗?


● 有一位宅男朋友

他爱打游戏,他从游戏中获得的愉悦感(utility)比做其他的事情要更多,后来他成为了一名职业玩家,还通过游戏解说经济独立。很多人觉得他不务正业,但他觉得打游戏的自己挺有趣的。


● 还有一位朋友

他酷爱健身,经常发一些自己健身的照片,认为只要健身多就是健康的。结果后来他为了追求所谓的“完美”身材健身过度,超负荷的运动导致全身多处关节受伤。我听完只觉得很心酸。


同样的,有一个人去过很多地方,但他/她每到一个地方就为了填满朋友圈的九张照片,每天花几个小时找准角度自拍,再花几个小时修图,最后写句图文不符的鸡汤,上传至朋友圈、微博,然后花剩余的时间翻看朋友圈集赞,证明自己 “ 到此一游 ”。


细问对方旅游的时候干了什么,了解了怎样的地域风情,却一问三不知。他/她身在远方,却心系着社交网络。试问一下,这样的人还算是有趣吗?


“ 有趣 ”不在于量,而在于质。


还是拿旅游举例子,有些人足不出户便能阅遍天下,而有些人走过很多地方仍是雾里看花。你的生活体验贵在此时此刻所思所感。


我们看到的通常只是事物的表象,凡事都要辩证地去看待。当你羡慕别人的时候,你应该思考一下:你是否想成为那样的人,以及为什么?


我们做的选择都是源自于个人喜好(personal preference),没有什么事情是绝对正面或者绝对负面的,我们的价值判断完全取决于自己的主观意识。


如果一个人不喜欢旅游,不愿把珍贵的假期花在走马观花的旅行和高昂的路费上,不想在异乡作为一个局外人迷失街头,只想在家里一壶茶一本书地消磨时光,那也挺好的。(不要误会,我很喜欢旅游,但我觉得如果你不喜欢,千万别觉得内疚。)


如果一个人对高强度的健身没兴趣,何必要被他人意愿所左右?如果一个人喜欢听流行音乐,对古典音乐理解不能,那又怎么样呢?何必让 “ 有趣 ” 扁平化我们的生活选择呢?


还有一群人,把 “ 有趣 ” 强行当作是 “ 做标新立异的事情 ” 。只要自己是特立独群的,就是有趣的。只要是有趣就是对的;只要是无趣,就是错的。不仅他/她不合群,还鼓吹别人也变成自己。


标新立异不应该是一种常态,即便做这些事情让人自我感觉良好,那也无需昭告天下、博人眼球。给所有事贴上 “ 有趣 ” 的标签,说白了还是源自于内心的不自信,想要获得更多人的认可和共鸣。


说到底,争当有趣的人还是因为想让自己活得更加 “ 心安理得 ” 一点。可是当你做那些别人眼中 “ 有趣 ” 的事情的时候,你也活在了别人的期待里。你的生活再一次被 “ 定义 ” 了。


多用心去感受真实的世界,了解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别为了 “ 有趣 ” 而把宝贵的时间花在你不爱干的事情上,一味地脸谱化自己的生活体验才是最无聊的事情。


做一个不被 “ 有趣 ” 定义的人,从不盲目崇拜、不违背个人意愿开始。



本周话题

国庆节大家有去旅游吗?

小编就去了海南好友家作客,

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


那么,你呢?

【分享一下你的国庆】


微信后台发送“分享+你的留言”


行动君将会从留言中选出幸运的小伙伴

送出以下书籍一本





■   ■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