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文章之前,我先问你几个问题:
● 三年前的此时此刻,你抱着什么样的想法在生活?
● 半年前的此时此刻,你做了什么样的工作?
● 三天前的晚餐,你吃了什么?
怎么样?几乎没有一个问题你回答得出来吧。
但是,却有这么一个人,他只要利用两三分钟的时间翻阅他的笔记,就能详细地说出两三年前发生的事情,甚至细节,他把不经意间消逝的日子变成“切实存在的体验”。
这个人叫做奥野宣之,lifelog(人生笔记)的忠实粉丝。
从大学开始,他就开始写人生笔记,上面除了记录工作之外,还有家庭生活、兴趣爱好、旅行、读书各个方面,真真切切地把笔记本做成了“自己的分身”。
后来,他的这一套方法被称为能够活用一辈子的笔记术,同时还出了一本畅销书,在日本销售超过50万册。
他曾经说过:如果我没有写人生笔记,只是漫不经心地生活,那么如今的我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正因为有这样的积累,才成就了今天的我。
lifelog其实很简单,就是每天随身携带笔记本,记录下你身边发生的事情。当然,人生笔记不用像日记那样,一日不落地坚持,如果真的忙碌到连写东西的时间都没有,在笔记随意记一两句话也可以。
只要每天享受于写lifelog,你的行为、习惯就会发生变化。
几年之后,这些lifelog笔记本的厚度会变成自己人生的时间抽,不论笔迹、遣词用句、所读的书、所感兴趣的事情,都会反映出当时的自己,就像是自己的分身。
01 书写:利用记录行动,进行初步的自我管理
写人生笔记的第一步,就是从笔记本上书写“记录行动”的笔记开始,只要想起就随时随地记录。而且只使用一个笔记本,不要一个读书本、一个旅行本、一个电影本,这样既不方便携带,也会把记录变得复杂。
刚开始的时候,不需要过度拘泥于书写方法,只要记录下日期、时间、做过的事情就可以了,比如18:00~19:00开会。
等到习惯之外再开始记录详细的信息,这时候的标准就是保证三个月之后你自己还可以读懂是怎么回事。
比如买了什么东西、给谁发了邮件、谈了什么事情。举个例子:
● 我买了一部相机(×)
● 我去家对面的商场买了一部相机,准备下个月去东京玩拍照(√)
也就是要重视记录why(为什么做)和how(怎么做的,做到什么程度),这能让你在重读的时候意识到“哦~~原来我当时是这样想的!”。
02 粘贴:制作一本比“资料收集本”更丰富的笔记本
等你习惯了在笔记本上记录行动之后,就要学会粘贴资料了,以便让笔记本上留下更多的生活气息。
因为如果将你体验过的事情全部用文字记录下来非常困难,所以只要有意识地收集“能粘贴的东西”,能让记录人生笔记变得简单且有趣。
例如:
● 把美术馆的入场券作为“当天体验“的证据贴在本子上
● 在旅行的时候盖一个纪念印章
● 把新书的腰封粘贴到笔记本,这些将成为自己的“读书笔记”
● 酒标是自己喝过好酒的标志
比起密密麻麻的文字,这样的笔记是不是更有可看性,更容易让你产生想要重读的愿望?
03 阅读:通过重读改变自己
如果你觉得重读人生笔记,只是在回忆、怀念过往,那就大错特错了。重读实际上是一个定期自我反省的自我过程。
通过重读,你可以借鉴过往的经历并运用到现在的生活中,还能借着记录更好地了解自己,不断促进自我发展。
三、在笔记本上记录什么
01 睡眠和饮食:从基本情况认识自我
记录睡眠和饮食是写lifelog的第一步,乍一看好像觉得记录这样的小事毫无意义。
但是你细细想一下,当你看到上个月每天熬夜到凌晨两点,你会不会督促自己早睡?当你看到连续吃了那么多炸鸡啤酒,会不会督促自己出去跑跑步减肥?
02 记录自己的行动和状况:发现意想不到的精彩生活
所谓行动,是指自己所做的工作,如:事务、旅行、娱乐、生活等;而状况是指自己所处的地点以及参加的活动。
等到重读人生日记的时候,你一定会不禁感叹,原来我处理过这么多的工作,真的太了不起了,或者是原来我的生活一直都这么丰富多彩。
03 心中所想的事情:拥有自己的思想
这个不必强制自己一定要写感想,但是当你看完一本书、一部电影、看到热点新闻、参加了活动之后,心里真的想写点什么,那就写下来。
不需要去想是否有条理有深度,因为那就是“你的思想”。
01 尺寸是否适合随身携带
Lifelog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随时随地记录。所以一个笔记本,不论你多么喜欢它的格子、纸质,如果不能随时使用的话,也就失去了价值。
02 横向打开还是纵向打开
我们不仅会在家中写人生笔记,还经常在公司的办公室、咖啡厅的桌子或者车上使用。
所以要考虑笔记本是否方便在坐着时将其放在膝盖上打开,所以横向的笔记本比较方便使用。
03 页数是否充足
既然是用来写人生笔记的笔记本,肯定还是页数多一点比较好。虽然这样会让包变沉,但一本本子至少可以使用一两个月。
如果页数太少,可能会出现在外面或旅行时把笔记本用完的情况,或者所剩页数寥寥无几。
试着想一下,你在半年后一年后翻开自己写的人生笔记,那会是怎样一种奇妙的经历。
从现在开始,让我们一起进入记录人生自己的生活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