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看《金星秀》的时候,完完全全被那一期的女嘉宾谭元元所圈粉,乍一眼看过去,她不就是李敖所说的瘦、高、白、幼、秀吗?
不论站姿还是坐姿都优雅挺拔,就连台下坐着的小南也忍不住调侃说:金姐,我第一次觉得你这么虎背熊腰~
谭元元,著名芭蕾舞者。在国内,她的知名度可能不如明星那么高,但在芭蕾舞蹈界,她被称为“中国芭蕾舞皇后”,是享誉国内外的国际巨星。
2006年,她曾经在春晚上和杨丽萍、刘岩一起演绎《岁寒三友 松 竹 梅》。
今年上半年,也曾经在《天天向上》展示过舞姿,一出场就惊艳全场。
她是美国三大芭蕾舞团之一——旧金山芭蕾舞团首席的唯一亚洲人,是参加世界顶级规格的捷克拉格世界明星汇演的首位亚洲人。
日本权威《舞蹈》杂志评选20世纪101位舞蹈明星,她是唯一的华人;也是继刘翔之后首位登上时代周刊的华人,并被时代周刊称为“亚洲英雄”。
她身上这些闪亮的光环让我忍不住在想,究竟是怎样的原因让谭元元找到了自己热爱的事业,并为之奋斗一生?
小小一枚五分钱的硬币
决定了她三十年的舞蹈生涯
1977年,谭元元出身在一个普通的上海家庭,爸爸是工程师,妈妈是一名会计。从小,谭元元成绩就很好,爸爸一直希望她可以当一名医生或者从事理科方面的工作。
有一次上体育课的时候,舞蹈学校的老师来招生,谭元元正在爬杆子。招生老师就让她从杆上下来,看看她的脚、弄了几下她的胳膊,就给她一张通知书说你可以来报考上海舞蹈学校。
谭元元把通知书给家人看,没想到两个人却完全持相反的意见。
爸爸是个特别保守的人,觉得这是属于西方人的艺术,而且舞蹈女演员在舞台上穿得特别少,让男演员托上托下,相当不雅观。而妈妈则希望元元可以实现自己未完成的梦想。
两个人谁都不肯退步,就这样僵持了半年...
直到学校下了最后通知,谭元元爸妈才决定用抛硬币的方式决定她是否要去学舞。正面朝上听爸爸的,反面朝上听妈妈的。
可能也是命运的安排,因为那一枚小小的五分钱硬币,开启了谭元元三十年的舞蹈生涯。
得天独厚的先天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造就了独一无二的谭元元
对于舞蹈演员来说,外貌和体型需要具备一定的标准,而芭蕾舞演员要求就更高了,例如必须要巴掌脸、脖子长,下身至少比上身长11.5cm。
再看看谭元元的相貌身材,几乎就是为芭蕾而生的。
五官精致、身材纤细、身高166cm、体重47公斤,全身柔软、手臂修长、下身比上身长13cm(普通人一般是长7、8cm),所以有人说:只要谭元元一上台,就会吸引所有的视线。
谭元元11岁进入芭蕾舞学校之后,开始了几年艰苦的基本功训练。
由于比别人学得晚,就只能加强训练强度来保证质量,一个动作10遍不行,就20遍、30遍,直到练会为止。不论什么时候,每天都保证3小时以上的训练。
直到现在,学了30多年的舞蹈,不论去到哪个城市,下飞机第一件事就是找练功房。
到国外之后,芭蕾舞团的演出季从每年的12月开始一直持续到第二年的5月。半年期间几乎天天都有演出,每天要工作13个小时,一周练坏四五双舞鞋,拉伤、脱臼、受伤都是家常便饭。
因为双脚长期负重训练,导致脚趾变形、指甲脱落、长满老茧等等,所以,谭元元几乎都不敢穿凉鞋。
一个人远赴美国
一夜间闯出一片新天地
在美国的大型芭蕾舞团,分为学徒、群舞、独舞和首席舞者4个等级。当时旧金山的两名首席舞者花了16年从学徒升到首席,最年轻的23岁。
谭元元在18岁的时候被选入旧金山芭蕾舞团当学徒,21岁就连升两级成为最年轻的首席演员。
这一切,全靠一次机遇,而谭元元正好幸运地抓住了那次机会。
在98年的一次演出季,舞团的芭蕾舞者在演出过程中意外扭断手指,第二天的演出面临取消的危险。
谭元元临危受命,要在一晚时间内,学会一部巴兰钦舞剧《斯特拉文斯基协奏曲》。虽然这是个很艰巨的任务,元元还是接了下来。一整晚没有合过眼,硬是把舞蹈学了下来。
也是因为这次机会,芭蕾舞团团长对谭元元特别信任,21岁成为首席舞者后,每年演出上百场,几乎担任了舞团所有剧目的女主角,包括《天鹅湖》、《睡美人》、《吉赛尔》、《胡桃夹子》等。
印有她照片的大幅海报常年挂在旧金山芭蕾舞团剧院的门口;她成为前总统克林顿的座上客,朱镕基总理访美时,她坐在艾伦·格林斯潘和朱镕基的中间。
曾经有人这么说过,当一个人活得非常自我、非常陶醉,为精神世界或者理想去不断积累、打拼,去纯粹的热爱生活、体验生命的时候,她是非常迷人的。
也许,这说的就是谭元元,日复一日为了梦想而付出,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