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斑马是一个神奇的人,写作文拿过新概念一等奖,写小说拿了上海文学短篇大赛一等奖,写心理是壹心理年度最佳专栏作者,写情感看哭一群都市男女。
如今她是鸡汤圈泥石流和最后的理(yan)性(zhi)担当,人艰暴力拆,最没故事的女同学。
她自己开了一个公众号,名字也很神奇,叫做“油炸绿番茄(ID:tomato2050)”。讲真,不知道为什么,她的名字跟公众号名字我就是很喜欢。
长按二维码关注斑马的故事
油炸绿番茄(ID:tomato2050)
有个朋友在大理出差,对一条围巾一见钟情,刺绣的,做工真心好,更重要的是上面绣的女娃栩栩如生,分明就像漫画版的她。标价2500,朋友觉得贵,徘徊了一阵,咽了咽口水,最终还是不舍得。
她叹口气,我是真的喜欢。
我说,喜欢就忍忍,爱就下单。人生不是永远都有怦然心动的时刻,无论是对人,还是对物。
爱是什么状态呢?我刚刚看了一个不认识的女生写她花了一个月工资买了一条Chanel围巾:
当我将它披上身那一刻,就像谈完了一场跋山涉水的恋爱,终守得云开见月明,天地间刹那雪霁风清,花舞飞扬。值,太值了!
是的,银行卡里几千块的数字静在那里不能勾起你内心一丝一毫波澜,但一条精致、柔软的围巾可以。
即便后来你有钱了,有了很多大牌围巾,这条围巾被搁置在了某一个角落,曾经一咬牙,一跺脚的瞬间,也足以铭刻一辈子。
当然,一个月工资去买一条围巾,这件事是有争议的,在大部分人眼中,叫败家,是一件政治不正确的事情。与之相反的做法,是买一条几十块的、同样具有保暖功效的围巾。
可是当你明明心心念念的是一条美貌的羊绒围巾,最终套在脖子上的却是一条扎手的聚酯纤维时,你的心中是对自己有亏欠的。这份亏欠,让你觉得自己承载不了更好的人生。
我想起某个热门的微博问答:
●问:有什么东西是很贵但是你买了从未后悔的?
●答:买贵的东西从未后悔过,倒是买便宜的东西经常后悔。
我的一个朋友,看上去就特别“勤俭持家”。她收入其实还挺不错,热衷于各种淘宝爆款,每一件都不超过几百块。在她看来,买几千块的鞋子或者上万一件的大衣,是一种奢侈。可是奈何廉价货便宜,一买就刹不住车,其实每一件都买不到她的心里去。算下来,她一个月的置装费也多达四五千。
关键是,这些衣服鞋子毫无品质感可言,有一次她找我吃饭,我眼看着她走得一瘸一拐,高跟鞋一歪一歪,根往两边撇,几乎要断掉。
不是说人一定要买贵的东西,而是说,你没必要这么委屈自己。青春很短,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自己最好的东西。
比如月入几千,你不可能月月都买大牌,但是省一省,偶尔买一条好的围巾或者包包,能让自己开心上一整年,用上一辈子。和买上一柜子并不中意、几个月就淘汰的淘宝爆款比,真论性价比,前者绝对高于后者。
当然,一定要是力所能及。月月透支积蓄吃糠咽菜,就会陷入另一种层面的亏待自己。
会花钱有时是比会挣钱更重要的一项技能。无论你是有钱还是没钱,都要学会理性地支配收入。
网上曾有一句流行语叫“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现实世界中也偏偏有一部分人比你有钱还比你会花钱。
我们在金钱观上一直有个误区,没钱=抠着过,有钱=要挥霍。我之以前讲我在二手网站买卖二手货的故事,就有人连讽带刺地说,你这么有钱还去什么二手网站。
首先,我从没传达出我多么有钱;其次,有钱为什么就不能上二手网站?我认识个女生非常有钱,起码比我有钱多了。
有钱到什么地步呢?一水儿的爱马仕,一柜子一柜子的腊梅,连地毯都是Fendi的。结果她在二手网站卖一双一百多块的耐克,就有评论说,我要是你这么有钱我就免费送。
女生说,我买爱马仕是因为喜欢,不代表我就不把钱当钱啊,每一分每一毛都是我自己赚的,我为什么不能上二手网站。
你会发现,越是有钱的人,越懂得怎样在不降低生活质量的情况下,真正去省钱。我的朋友、前时尚芭莎的主编于小戈就经常分享各大网站的打折code,对比黑五哪个网站折扣更狠,面霜哪个国家更便宜。
我还有个富二代朋友,买手机都要分期。有次饭局上一个人表示不解:别逗了,你家大宝马一个月的保养费都快比我生活费还高了。
“宝马也是分期的啊,我把钱买了理财,分期的利息加上手续费都没理财收益高,当然慢慢还比较划算。”
克扣自己并不是会过日子,能够用最少的钱去创造最大的幸福值,这才是会持家。
把平淡生活过成偶像剧是一种最难得的生活智慧,任何人都有追求品质生活的权利,同时也有拥抱时尚生活的更好方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