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的女性也会与疾病扯上关系。
但是,即使患病,
也要尽量地行走、登山、歌唱、微笑。”
“因为山就在那里。”
这是英国登山家乔治·马洛里(1886-1924),在被问及为何想要攀登珠穆朗玛峰时说的一句话,后被引用成为名言。
1924年,他在攀登珠穆朗玛峰途中丧生。
珠峰上,到处都是遇难者的尸体
乔治去世的15年后,日本福岛一个小村庄里,一个女孩出生了。
成年后,她身高只有1.5米,然而她却是世界上第一位成功登顶珠峰的女性,也是世界上第一位成功登顶七大陆最高峰的女性。
她一生之中还攀登了70多个国家的最高峰,她就是日本女登山家田部井淳子。
摘下头顶的光环,卸下身上的登山装备,咋一看,她跟我们身边那些跳广场舞的大妈看起来还很像。
但出身普通,个头中庸,长相大众的她,不仅向我们证明了一个身体条件一般的女子,在挑战极限方面所可能达到的高度,而且她所生活的时代和社会环境,普遍认为女人应该呆在家里“相夫教子”。
如何冲破传统观念,并不比攀登珠峰容易,而她,勇敢做自己,并开创了自己灿烂的人生。
1939年,田部井淳子出生在日本福岛县一个叫三春町的小村庄,父亲是一个普通的印刷工人,家里七个兄弟姐妹,她排第五。她从小就不高,成年了也不长个,也就1.5米,还身体虚弱,谁会想到日后她跟“登山家”扯上关系。
直到十岁那年,她才有机会第一次参加学校组织的登山活动。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她和同学们登上了2658米的那须山,夏天的火山风景跟她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是她以前从未见过的,是学校的课堂和教科书无法给她的体验,她被山顶的“未知世界”深深吸引了。
这次登山活动影响了她一生,也改变了她一生。
第一次登山,在那须山的山脚下。(前排最右为田部井淳子,身后是班主任渡边俊太郎老师。)
初次登山成功让她尝到了不一样的滋味,小小年纪的她认识到,个子并不能阻挡一个人对山峰、对“未知世界”探索的脚步,登山不仅需要体力,也需要毅力,也是对一个人精神的考验。
多年登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后,她更认识到,在大自然的权威面前,人类是非常渺小的存在。所以在天气状况恶劣时,停下脚步,等待天晴是最重要的。不慌乱、不逞强,从容地制订好缜密的登山计划,享受登山的过程,而不执着于登山。
然而,她成长的时期正值日本战后的经济萧条期,尽管被山上的“未知世界”深深吸引,但登山需要时间和经济的投入,少女时代的她只能在课余和同好的同学爬爬周边的山。
1962年,她从东京昭和女子大学英语专业毕业后,为了生计考虑,她去了日本物理学会担任学术期刊的编辑,平时还做点兼职,教教钢琴和英语,赚点小外快支撑自己的登山爱好,毕竟,登山需要投入的金钱也不少。
工作之余,她加入了登山运动协会,跟着协会里的队员们攀登日本境内的一些山峰,比如日本富士山。
就这样,她一边谋生,一边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在业余登山队里积累了不少登山经验,也在登山活动中认识了一个理解她、支持她的人,那个人后来成了她的丈夫。
田部井淳子拍摄的富士山
然而加入登山协会,并不等于得到平等的登山机会。这项以男性为主导的运动,对女性登山者充满不屑甚至歧视。1969年,她为争取女性登山者的平等权利,在日本成立了以“只有女性的海外远征”为口号的女子登山俱乐部。
第二年,她即带领女子登山俱乐部的队员们出征尼泊尔的安纳普尔那III峰(海拔7,555米),这是她最初进行的海外大型攀登活动之一,并成为世界上首位登顶该峰的女性,也是首位登顶该峰的日本人。
也是这项成就引发了她对尝试攀登海拔8848米的珠穆朗玛峰的想法。
于是,1971年,她们向尼泊尔政府申请,不巧的是,那几年珠峰的攀登排期都满了,直到1975年才轮到她们。
中间间隔的几年,也正好给了她和她的队友们充足的准备时间。她为了给女子登山俱乐部寻求一笔资金,求助于日本社团基金会。
但是那儿的人却对她说:“你们应该呆在家里,照顾好自己的丈夫和孩子。”她告诉那些人:“呆在家里对于一个想要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女性来说是无法忍受的。”她的丈夫理解她、支持她,但是,向旧的传统观念挑战并不比攀登珠峰容易。
然而,她和她的女子俱乐部成员们并没有放弃。没钱,她们就多打几份工;没力,她们就多锻炼身体。为了增强体质,她每天早上四点半起床做操、跑马拉松、打篮球,随后制定登山计划。
有句话说得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最终,她们得到了日本第一大报读卖新闻(Yomiuri Shimbun)和日本电视台(Nihon Television)的资金支持。她也把自己一年的收入,都投到了这次登山中。终于让她等到了出发的时刻。
在玻利瓦尔峰与救援队的学生们
1974年中旬,她离开东京前往加德满都,出发前把女儿和丈夫交给姐姐照顾。作为这次探险队的负责人,她花了两个月的时间,监督运输15吨重的食物和器材。
从加德满都到鲁卡要用牛车来进行长途跋涉。在那里,她雇佣了600个搬运工搬运这些物品穿越森林到达珠穆朗玛的大本营。
第二年的三月中旬,作为领队的她,带着15名队员准备从南峰登顶,沿传统的东南山脊,也就是首登珠峰的登山家德蒙·希拉里的南坳线路前进。
首位登顶珠峰的登山家埃德蒙·希拉里(左)和夏尔巴向导丹增·诺盖
5月5日,队伍到达海拔6,300米的高度,她们停在那里建立大本营,准备休息好了继续前进。
没想到,当天上午十二点半,一阵巨响把她们从梦中惊醒。在积雪的高山上,这种巨响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雪崩。
对于攀登者来说,雪崩简直就是一场噩梦。她和她的队友们被狂奔而下的大雪抛了出去,帐篷也被砸得东倒西歪,登山装备撞在她们身上。还没等她们反应过来,就被大雪压得死死的。
“在雪里我一点也不敢动。三岁女儿的形象浮现在我的眼前,那一刻我想,如果我死了,她怎么办?必须活着,为了女儿,为了我自己,为了所有人。”
她被埋在雪层里六分钟,已经失去意识。生死一线间,她被为团队提供协助的夏尔巴向导救出,她的队友们也相继获救,大家大难不死,逃过一劫。
尽管遇到这么大的危难,每个人身上有不同程度的瘀伤,但是她们没有放弃,而是继续前进。
扭伤了脚的她依然担任领队,走在队伍的最前面,脚实在痛得不行的时候,她就趴下来慢慢爬,继续前进。
5月16日,胜利在望,珠穆朗玛峰南峰最高点就在眼前。
但是,在“希拉里台阶”通过Cornice-Traverse横跨区域时,她们又遇到了意外情况:这里横跨着一条约15米宽的冰山脊,是东南山脊路线最为暴露的区域。一不小心就会掉进万丈深渊,粉身碎骨。
尽管准备阶段她已经看过很多相关的探险报告和探索指南,但是向导们都没有提到要横跨这刀刃般的山脊。
她当时很生气,但很快让自己了恢复理智,因为她是领队,因为后面已经没有了退路。
为了顺利横跨这个“希拉里台阶”,她的双眼锁定在山脊的结束部分,背着20公斤东西的她——氧气、照相机、水和食物,用双手匍匐缓慢爬行,身体上肢部分位于中国一侧,而下半身则处在尼泊尔一端,她尝试利用踢动冰爪向前移动。
“我整个人生之中从未感受过如此压力,连头发都在颤抖。”
为了登上这座世界最高峰,她和她的队友们经历了千辛万苦。最后用了6个小时,于1975年5月16日中午12点35分,她终于登上顶峰,成为世界上第一位登顶珠峰的女性。她的队友们也最终登顶。
“因为有坚定的动机,你能使自己比你想象的走得更远,只要你坚持,总能到达顶峰。”英国著名登山家埃德蒙德·希拉里,第一个登上珠峰的人说。
从10岁第一次登山,到登顶珠峰,她用了25年。她是世界上第四位尝试登顶珠峰的女性,却是首位成功登顶的女性。她的成功登顶,为世界各地的女性登山者打开了大门。
在她登顶珠峰后的40年内,许多女性都追随着她的脚步。在她以后有400多位女性登顶珠峰,包括最年轻的MalavathPoorna,她在13岁时登顶珠峰;夏尔巴人Lapka登顶珠峰的次数位居女性第一;从北峰首登珠峰的中国女登山家潘多。
登顶珠峰后,她名声大躁,各路电视台、报纸的采访蜂拥而至,连政府都要给她颁奖。但是面对突如其来的名声,她显得很淡定:“登山不是我的职业,而是我的爱好,没什么值得炫耀的。如果认为登上珠峰的女性像钢铁一样坚强健壮,那就大错特错了。曾有三次我觉得自己‘不行了’,都是在登山的过程中遇到雪崩时。”
她全然不为名声所累。
登顶珠峰只是一个开始,她的梦想和目标是登遍世界所有国家的最高峰。从珠峰下来,她的脚步从未停止,一直在践行自己的梦想:
1979年登顶4807m的法国最高峰布朗峰;
1981年登顶5895m的非洲大陆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峰:
1983年登顶5200m不丹的高峰,实现外国人首登;
1987年登顶6960m阿根廷最高峰阿空加瓜峰;
1988年登顶6194m美国最高峰、北美大陆最高峰金麦利山;
1989年 登顶6310m厄瓜多尔最高峰厄尔布鲁士;
1991年登顶4897m南极大陆最高峰文森峰;
1992年 登顶4884m印度尼西亚最高峰、大洋洲大陆最高峰查亚峰;
……
她的登山履历远远高于她1.5米的个头。
田部井淳子在秘境不丹拍摄的蓝罂粟。
1992年,她又刷新了历史记录,成为世界上首位登顶七大洲最高峰的女登山家。荣誉又随之而至,1995年她被授予内阁总理大臣奖。
工作登山照顾家庭之余,她还在九州大学攻读研究生。看到登山运动的增长如此迅猛,她开始担心这对于环境产生的影响,尤其是在珠穆朗玛峰,她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2000年,她以《珠穆朗玛峰的垃圾问题》为题完成了自己的硕士毕业论文。
2003年5月27日,纪念人类首次登顶世界最高峰50周年游行庆祝活动,在尼泊尔加德满都举行,她作为荣誉嘉宾出席了这次活动,并在活动中发言,“珠穆朗玛峰变得太过拥堵。现在,这里需要休息。”
她还担任了日本喜马拉雅探险基金的负责人,致力于山峰环境的保护,其中包括建设一个燃烧登山者在珠穆朗玛峰遗留垃圾的焚烧炉。她还在日本和喜马拉雅山区发起了“清洁”攀爬的运动。
除了登山,她还很喜欢唱歌。举办音乐会是她年轻时的梦想,退休之后,她有更多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70岁那年把年轻时的歌唱梦变成了现实。
当然,她最爱的还是登山,即使年过七旬,她每年也还赴海外登山五到六次。2007年夏天,她被诊断出乳腺癌,随后立即进行手术,十天后,她又踏上了登山的征程。
2012年,她又被确诊出腹膜癌,晚期,因此不得不暂时停止自己热爱的登山运动,安心住院接受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药物不免会对身体产生副作用——肌肉无力,经常四肢麻木,即便这样,她仍然一有好转一有空就往山里跑,持续进行行走锻炼。
“登山的女性也会与疾病扯上关系。但是,即使患病,也要尽量地行走、登山、歌唱、微笑。”这是她展现给我们的人生态度。
为了激励东日本大地震灾民,在手术成功一周年当天——2013年7月23日,她作为队长带领160名高中生一起攀登富士山。这是她最后一次登山。
2013年田部井淳子与丈夫和儿子在富士山山顶
2016年10月20日,她在丈夫和一对儿女的守护下,在琦玉县一家医院平静离世,结束了与癌魔的斗争。她一生攀爬了不包括日本在内的世界级山峰141座,已圆梦七十多个国家的最高峰。
2012年她被医生判决“死刑”,说最多能活三个月的时候,她没有惊慌和恐惧,登山几十年让她学会了对“活着”心怀感激,即便马上死去,她都了无遗憾,她觉得自己已经活过了70岁,已经尽力过好了这一生,想做的事都做过了。
她用精彩的一生,给了当时那些看不起她看不起女性登山者的人们一个响亮的耳光,她用行动向世界证明:身高、性别从来不是判断一个人价值的标准。
美国登山者,唯一一位从两侧登顶珠穆朗玛峰的美国女性,并成功攀登洛子峰及努子峰的Ellen Miller闻讯后表示:
“这令我感到极度悲伤。我在加德满都和她一同饮茶,进行过数次愉快的交谈。她非常谦逊,非常优雅,非常出色,是一个毫无突出自我意识的人。安息,田部井。”
“我从来都不觉得自己会停止攀登——我也绝不会停止。”愿她在世界的另一端继续享受登山的快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