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 | 如何快速突破陌生领域,拥有无限可能的第二人生




上周三行动派太空仓

美食摄影师、插画设计师

《梅森瓶里的轻食光》作者

@企鹅妈妈Alice

为我们分享如何快速突破陌生领域

拥有无限可能的第二人生


PS:为了让无暇观看直播的小伙伴也能了解这次分享会的详情~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次文字的盛宴,虽然看不到企鹅妈妈Alice最后的厨艺展示。但是内容绝对也能让你饕餮一餐。




大家晚上好。


我是企鹅妈妈Alice,很高兴今晚能跟大家做一个小小的分享。




其实这是我第二次在行动派做的分享了。第一次的时候是在上一年行动派的梦想盛典上,当时还是一个新手妈妈,手忙脚乱地面对新生的宝宝,当时也是刚开始学习插画。


到现在一年过去了,我梦想清单上的梦想也一个个实现了,包括:


●成为作者出书;

●开创自己的工作室(目前合作的机构也达到几十家);

●出一款2017年的倒计时日历;

●成为行动派的插画师等等...


很幸运,在过去的一年,有这么多梦想能都得以实现。所以也在这里,跟大家分享这一年的心路历程 —— 我是怎么实现我的梦想清单的。


家务的“秩序感”让我找回自己


首先,我喜欢做家务,每当我低迷状态的时候,对于我而言,最好的调整方法就是做家务。无论是买菜、做饭、清洁......每当擦地的时候,因为需要跪下双膝,你会有一种谦卑的感觉;当你把零乱的衣服、家具整理整齐的时候,你会感到生活的一种秩序感。


当你对生活中的柴米油盐保持尊敬的时候,你会自然而然地与自然产生连接,我也从这种生活秩序感中找到了走出抑郁的方法。


带着宝宝去做想做的事


我是一个南方女孩,大学在北京读书。毕业后去了新东方,第一年的时候从实习生开始。当时新东方的实习是挺辛苦的,实行轮岗制度。从市场、教学到销售,从上街发传单开始,从教第一堂课开始。


第一年我就从实习生做到了大客户经理,后来新东方里的企业项目也了我独立带团的机会。从谈判、招聘、管理等各个环节给我塑造了一个非常职业的女性形象。


后来结婚之后,我就放下这一切了 。


一阵闪婚之后,我很快有了自己的孩子。我也是瞬间从少女变成了孩子妈妈,这种角色转换让我很慌张,同时也让我原来的生活和价值观产生很大的转变。而这一切的转变都让我无所适从。


这让我经历了一段严重不适应的时期。为了让自己恢复一个不错的状态,我尝试着做一些比较接地气的事情:


●到菜市场买菜 —— 在买菜的时候讨价还价,这件事让我觉得还像个正常人。


●除此之外,我开始尝试去做一些插画 —— 画美食,然后分享到朋友圈。


朋友圈的好友看到我的插画后,会问我怎么做到这些插画的?插画中美食的配方能不能分享怎么做?......就是在这种与好友的互动中,我对插画这件事更加上心了。


于是,在这种意识驱动之下,我萌生了一个念头 —— 把插画中的食谱画出来。但当时遇到了一个现实的问题:我不会画画。


那我是怎么学会画画呢?


当时就用了一个最笨的方法 —— 模仿。



我一直认为:别人的大脑是可以下载的,而模仿就是下载别人大脑程序的好方法。


所以当初学画画的时候,我也经历了一段模仿别人的过程:


●开始的时候也是感觉自己手脚笨拙,把画画得乱七八糟的。


●后来,我找到自己喜欢的插画师,我把所有他画过的画都下载下来,在每天的睡觉之前,就用铅笔打下草稿。


●到了第二天,我就会带上非常多的彩铅,在任何空闲的时间:开会之前、午休时间、上课学生到来之前、备课的时候等等,把画拿出来,有空就把这些准备好的草稿上色。


●持续一段时间下来,我每天坚持用来学习的时间,拼凑起来也达到四个小时。我也利用这些零碎的时间,把我的画画坚持了下来,最终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我认为我能做到这样的坚持,而这一切的前提在于你要单纯地热爱你在做的事情,也因为单纯的热爱,你也就有了不断的专注。就像刚刚说到的,在这个专注的过程中,我的画画功力突飞猛进,同时我得到了更多朋友的鼓励,慢慢地也就大胆起来,我会把我的作品放在各个平台上面展示:微博上、lofter上等等。个人品牌从那时候开始,慢慢地建立起来。


接下来的半年里,我遇到了另外两个问题:


  半年的专注下来,插画、设计,占据了我越来越长的时间,在时间和精力方面与我在新东方的工作发上了冲突。在慎重考虑之后,我把新东方的工作辞去了,开始我的插画之旅。



  但另外一个难题也就接踵而来:


我后来有了宝宝,我不得不把更多时间放在孩子身上,专注插画的时间也就变少了。我想这也是很多妈妈们的痛点,在孩子与自己喜欢的兴趣间面临选择和放弃。


怎么解决呢?


管理你的家庭时间


在生下小孩之后的一段日子里,记得当时有一天回来,我抱着宝宝,好不容易把孩子哄睡了,然而过不久小企鹅又醒来嗷嗷大哭,如此反复多次。当时由于多天积累下来的负能量状态,加上当时这样一个烦躁的情绪。我感觉我快要崩溃了,于是在我丈夫回来之后,我独自一人奔去北京大三环的天桥下,一路奔出去边跑边哭。当时我想,我不能再这么继续下去了。


我在天桥上带着耳机听着音乐,慢慢地,我也在音乐中找到了恢复正常情绪的频率。脑海里浮现出的画面是 —— 我以后的样子不应该是这样的,我应该会有更好的活法。


我能看到自己拿起画笔绘画时很开心的样子,我能看到我在舞台上分享时自信的样子 ...... 于是我就下了一个决定 —— 我要请照顾宝宝的阿姨。


因为那时候刚开始学插画,所以用赚来的钱也并不多 ,刚刚够请阿姨的工资——有时候甚至付不起这样的工资,当时我也是挺害怕的。


但一个信念一直在提醒着我:如果我不这么做的话,当时在天桥上看到的画面都会变成过雨云烟,就像天桥底下的车辆离我而去一样。


每当想到这里,我就更加坚定我当时做的决定。哪怕我再困难,我也要这么做,我要为自己学习插画腾出一半的时间。


现在回顾起来,当时的决定还是正确的。学会找人帮忙让我重新拥有了自己的时间可以让我学习插画、设计、摄影。与此同时我依旧还能时刻在宝宝身边,陪伴他每天重要的时刻,比如吃饭、读书、玩耍、睡前讲故事等等。


另外我想说的是,如果可以,尽量让宝宝学会独处。现在宝宝都是家里的中心,全家人围着他团团转。但是其实宝宝也需要独自玩耍和思考的时间。作为家长,我们需要在大环境上保证家里没有危险的物品能伤害宝宝,其余时间其实可以放心让宝宝自己玩耍。


我家的小企鹅平时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就会打开书看,看到乐高玩具,就会自己学去拼,我只需要在学习的时候偶尔看一眼就行了。


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宝宝的专注力会提高,思维也会更专注。所以这个是双赢的过程。当你放弃自己的生活,有时候你会得不偿失。你得先把自己的人生过得灿烂精彩,如果连你不能活出自己梦想中的样子,你又怎么给自己的孩子做榜样呢?


这也是我毅然决定创业的原因之一 。


专注和热爱,让我快速进入陌生领域


当时,出新书、绘画、摄影这些方方面面,在之前我是从来没有接触过的。


但是这些领域对我来说都有一个发源点,那就是我对美食毫无保留的热爱。比如梅森瓶,它古典的造型和透明的质感,能让我看到里面食物的色彩,让我发自内心地觉得它非常美。所以我才会不断做梅森瓶食谱,学习摄影拍美食,学习绘画把它画下来。


如果你真的热爱一样东西,你就会用你所知道的任何方式,去尝试表达它。


如果你在做这件事的时候,单纯地感觉到天性的释放,不为任何的名利,做这件事情本身就让你觉得很值,那么这就是你的热爱所在,这件事情也会把你带到你天命所属的地方。所以我说,最好的教育,都是在顺应天性的基础上的。


● 我分享一个在大学的时候,因为热爱,学习比较快的例子:


当时我英语其实不是很好,做新东方老师这也是我不敢想的工作。当时一个爱好彻底拯救了我的英语。也正因为这个爱好,我高中的英语,从原来70分左右的成绩,到高考考了135分。


这个爱好就是我喜欢看美剧,每天都会疯狂地去看。比如从最开始的《越狱》到后来的《24小时》,我最疯狂的时候半夜看到两三点,早晨六点又喝几口咖啡继续看。每天能看掉十多集。


而大学的时候,我开始看《哈里波特》的英文原文,七本书,我都下载了英文的原音,无论走路、吃饭我都在哈里波特的剧情里度过。电影也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


后来也用同样的方法看完并听完四本《暮光之城》、指环王三部曲等。这些累积让我后期能裸考高分通过四六级,以及后来的托福GRE。所以说,当你真正热爱一件事情的时候,你完成起来是毫无费力的。


所以这也是我强烈建议大家,要更多专注于目的地,而非到达的途径和过程。


比如我在新东方当老师的时候,发现很多学生都把学好英语列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但是当问及为什么要学好英语的时候,大家会回答可能是想出国留学,可能是想找到更好的工作。


但是这里面的大多数人,甚至没有具体的留学计划,不知道自己想要考什么专业,也不知道自己想去哪所学校。所以当他们学习英语的时候,都是从背单词开始,往往刚开始没多久又因为枯燥无味而放弃了。这就是因为他们的注意力都在途径,而不是目标。


所以,第一步应该是问自己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这个目的一定要明确。


我当时学好英语也是出于对美剧情节的热爱,也有部分学生学好了英语是因为他喜欢汽车,单纯地喜欢汽车,所以他会不断找这样的资源和外国杂志去看。


在这个过程中,英语也就成为了一个工具。像我的摄影,绘画也是这样子的,也是源于我对食物的热爱,摄影和绘画只是我对食物热爱的表达方式。


当你专注于目的地的时候,你会比想象中更快地达到你自己想要去达到的地方。


只要专注于目标,你就会快很多。


从模仿到创作


从模仿到创作是一个顺其自然的过程。


比如创作的过程就是在慢慢模仿的过程中脱离出来的:


●模仿这一过程一开始是怎么做到跟别人像。这个过程需要非常多的实验;


●然后从完全的模仿,变成创造性的模仿。比如原来别人是用彩铅画的,你可以尝试用自己熟悉的水彩风格画下来;又或从模仿一幅画的全部,变成只模仿配色,只模仿部分,其余部分则加入自己的理解和创造,慢慢脱离全盘模仿;


●最后变成只是借鉴,自己开始能有擅长的方式和风格,用来表现作品。这是一个自然而然慢慢蜕变的过程。


用输入倒逼输出


  一段学习PS的经历


有段时间我的PS一直学不会。大家都是到PS的功能非常多,如果你选择买一本厚厚的书从零开始到精通,那么你会花很长的一段时间,而且过程当中你也很容易经历从入门到放弃。


那么我是怎么学会PS的呢?


当时,我是在接了商业插画这样的一种情况下给逼出来的,因为是商业工作,自然有了 deadline,你不得不去专注你最需要的那些技能上。


比如:PS的画笔、基本的图层之类的知识,这是我在做商业插画的时候需要用到的功能,我就会从这些点切入学习,而不是从第一页开始先了解概念一步一步顺着教材去走 ....  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学得更快,虽然不是系统性的,但是后来你会得到更多的机会,在后期的学习的过程当中你就可以把你自己欠缺的知识给补全了。


总结一句:用输入倒逼输出,之所以专注于输出能让你快速掌握技能,是因为你必须用最少的时间抓住20%的精髓,这是你对这门技能的入场券入门之后,剩下的80%慢慢积累就好了。



  我跟行动派的缘分


在五月份的时候,行动派有改变推文插画风格的计划。婉萍当时想出一种立体图形的插画,她也想通过我作为中间人,找到合适的插画师,然而找了很久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


于是我主动问了一句,说:能不能给我十天时间,我试一试,如果我OK,我去接这个插画的工作。后来婉萍姐也答应了。


在这十天的时间里,第一天恰巧碰到出差。我带着电脑连续大半天在电脑里面去钻研着AI怎么使用钢笔工具(那时候是一个AI小白,不知道这个软件怎么使用)当时整个插画都是画得歪歪扭扭的,我想我要达到那种状态,可能需要每天八小时,于是每天都累到趴着的状态。


在这样的状态坚持了五到十天之后我,我意外发现了我得到了很好的进步,为了完成这个任务你会每天疯狂地学习、精进这一件事情,你的技能也会从中得到质的飞跃。



 出版《梅森瓶里的轻食光》


另外,在我出版《梅森瓶里的轻食光》这本书的时候,同样也是一个输出倒逼输入的过程。当时我对食物照片的摄影质量、包括我的摄影技术都是处于0基础的状态。后来我也是跟出版社的编辑做好了沟通——给十天的时间我去尝试一下。


在这十天的时间里我找到了各种我能找到的视频资料,没日没夜地去看、去学习,自己也尝试着去拍摄大量的照片,就是在这样的过程当中,我掌握了摄影的相关技巧,最终也在今年的11月份出版自己的新书籍。


通过上面的几个例子,你能看到在这个过程中,用输入倒逼输出的这样一种状态,你只会关注对你的目的有帮助的技能,过滤掉无用的知识,成长的门槛也就低了,你会变得更加的专注


谢谢大家,今天分享就到这里啦。(做菜ING~~)



谢谢 @企鹅妈妈Alice 这么棒的分享 还有诱人的厨艺

也谢谢各位小伙伴的支持

接下来每一期的

行动派太空仓分享会

都要来和我们一起度过哦~

啦啦啦


■   ■   ■


▼点击“阅读原文”,收听本期太空仓回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