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杂志是一扇窗,让我们看到一种特别的生活方式。而同时也是一面镜子,是一种提醒,提醒着我们,这个星球真的有人做到了荷尔德林所说的“诗意的栖居”。
就如“单读”所说:在这个碎片化阅读的时代,独立出版是一件少有人做的事情;独立杂志,更是远离日常视野的小众读物。
可还是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关注主流媒体所忽视的角落,以纸张为载体,连续而有力地发声,书写自己的独立精神和生活态度,奉上一次次纯粹的阅读体验。
所以特意挑选了几本较为小众的中文杂志,与各位分享......
▼
《够用就好》
简单生活指南
从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入手,《够用就好》每期采访不同领域的生活达人,踏踏实实播撒简单生活的种子。杂志成立于2014年, 至今已出版四期。每期附送的小别册《改变生活的十五个基本》,更像是一本备忘录,提醒着读者:美好生活其实就在转念之间。
《Slowdown Town》
独立生活志的慢哲学
很难想象在香港这块追求效益的土地上,会有人背道而驰,默默出版一份倡导无所事事慢生活的小杂志。几张A4纸组成的独立杂志,记载着香港二楼书店的故事,社区的往事,还有作者周家盈践行慢生活的体会。
从2013年11月创办至今,Slowdown Town呈现了一个温暖、有人情味的香港。 她记录的城市,与“国际大都市”,“世界金融中心“无关,与土地的山水、人民和文化有关。
《可以》
成都的生活独立杂志
可以,是随遇而安的心境,是舒适而悠闲的生活, 是简单又平常的快乐。 我们讲那些最平凡的人、最平常的生活,偏偏让你嗅到可以的味道。凡事无非就是可以去感受,可以去理解。
“可以 KUOYI”由两个成都女生独立出版,专门关注国内各城市日常生活美学内容的品牌。目前定位于成都,特讲成都的日常生活“生活化”和“发现美”是选题的关键,“I DO IT MY WAY”,这就是“可以 KUOYI。
《小日子》
共享台湾美好生活况味的随身杂志
在商业、八卦杂志横行的华文杂志圈,《小日子》以标榜“在我们的城市展开小日子”成为台湾生活家的书架必备杂志。创刊号《我们喜欢吃早餐》一经发行便引发抢购狂潮。
每期精选一件让生活美好的事物,邀请热爱这件事物的“资深生活家”担任客座编辑,如此烹调出来的“小日子”,份足、味美,地道的生活之味。
“《小日子》堪称台湾现在的文青杂志经典。想当文艺青年必定得拜读,还得拿起 iphone 照一张在咖啡店在看《小日子》的合照。” 这是台湾友人对《小日子》最大的调侃,也是最好的恭维。
《家园》
福州本土杂志
为了寻求一个问题的答案而创办了一本杂志,为了了解一座城,而有了这样的一个团队,带着大家去走东逛西,看遍这座城的每个角落,认识那些知名或深藏的人们。
却又不局限于我城,该与实际生活挂钩的时尚、饮食、居住、设计、文化、艺术、阅读、旅行,以及自我教育、修身、八卦等每一件,他们都想为大家挖掘出。
因为这是构建我们日常生活的颜色,那个称之为“家园”的地方,就应该是多彩而绚烂的。
《Waterfall瀑布》
台湾本土艺文志
大概“去动物园散步才是正经事”这句话已被很多人挂在嘴边成为向往laid-back(慵懒悠闲)生活的一种期待了。而这也是waterfall magazine的宣言:go to the zoo。
网站介绍中说道Waterfall Magazine是一个来自于杂志的概念但却又像是展览的综合体,以纸本阅读为出发点,用策展的概念去规划每一本刊物。目前的它不是一本具有时效性的刊物,内容不会因为时间流逝而失去意义。
每期不同的主题,简单清爽的线条设计,静止自我的生活态度,这就是瀑布杂志的立足姿态吧。
《番茄青年实验室》
优质的青年创作与分享平台
番茄青年实验室Tomato Paper是一个优质的青年创作与分享平台,关注设计、绘画、音乐、独立音乐等,用真诚、简洁的形态还原创作本质,让每一位才华横溢的番茄青年都能拥有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
其中,1001个好玩的人采访计划我尤为喜欢,但好可惜更新到第32期就停更了。
《salt盐巴》
实用生活小杂志
独立创办出版的盐巴salt实用生活小杂志,给你的生活加点味道。
从笔记本、相框、收纳盒开始,不断尝试去发现生活中的小惊喜和小感动,用亲切自然的方式表达出来,和产品使用者共同分享生活的体验和感悟,并能够拉近彼此的距离,成为朋友,而不再只是“设计师和客人”的关系。
如果你是一个手工印染爱好者,在这本杂志里,一定可以找得到答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