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元的世界里,从未失去过对长久目标的信心和勇气的人,最终会得到彻底和完整的人生。当你拼尽全力,理想也会更快地来迎接你。
经典的心灵鸡汤里通常都有这么一句话:钱买不了幸福,幸福与金钱无关,与内心相连。
幸福是否和金钱相关是一个问题,即使有了钱,如何花才能得到快乐,又是另一回事。
白岩松那本畅销书《幸福了吗》引领了好几年全面谈幸福的话题。你感到幸福吗?上次觉得幸福是什么时候?
幸福源于目标感。让每个人感知到幸福的东西不同,也许是一所大房子,也许是一个亲密爱人,也许是扬名立万……要在对生活的探索中,知道自己不要什么,更要知道自己要什么。确立目标,执行实现,在这个为目标奋斗的过程中,你的精神、身体都会有所响应。人生有目标才有幸福,并不是一句空谈。
▼
前同事M的原生家庭没有太大压力,他也有个不错的女友。可他总是找我借钱,开始时表现得羞涩和不好意思,我也没问缘由就借了。很多次之后,我好奇薪水尚可的他为什么那么缺钱。
理由有好几个,先是表姐的三叔的七舅姥爷说买股票能挣钱,他借钱买了之后赚了一点,没多久股市跌得一塌糊涂,投进去的钱打了水漂。
股市这条路没走通,M君把目光投向了房地产。
有人告诉他天津有套房子,每平方米4500元,很快通地铁后就会涨价。他搭客户的大巴车去实地考察,在那个没有业主入住,连超市都没有的小区,他心里一万个不踏实,但还是没经得住诱惑,当场下了单。回来上网查资料,发现那套房有价无市,无人接盘。
最后一次借钱时,我问他:“哥们,你有没有想过3年后会怎样?哪怕你把哪一次借的钱用在学习和进修上,生活也会有好的改变。”他摇了摇头说:“3年之后的事谁知道呢,我的直属领导那么年轻,短时间内不会升职,自己顶替他很难。要是跳槽去别的公司呢,别的工作又不会。”
3年时间,最悲惨的不是欠了债,而是时刻觉得没有奔头,幸福感为零。
小到去喜欢的餐厅吃一顿饭,大到环游世界的目标,都指向了一个词——幸福。宏大的计划和长期的规划,得到的不仅仅是小确幸,而是大幸福。
不妨把3年作为一个周期来规划全新的人生。
接下来的3年如何度过?3年后的你要在哪里?过上什么样的生活?
2013年的我是一个只会教英语的老师,一个本科毕业两年的新鲜北漂,没怎么出过国,只在北大读书时交流去过日本。那一年,我给自己的目标是:走出去。事业上,要走出去,不仅仅在几十人几百人的课堂上教英语,还要影响更多的人,通过英语和时间管理两项技能让他人的人生更美好。生活上,要出去看看世界上最美丽的风景,认识更多优秀的人。
6月,受到俞敏洪老师的鼓励,将“成为新东方最好的英语老师之一”作为职业上的主要目标。
7月,恢复健身计划,并定期晒图公布体重,请网友们监督执行。
8月,我第一次建立早起团,只要连续21天在微博上打卡早起的人,我自掏腰包,包邮给完成者送礼物。
9月,我有了想通过互联网影响更多人的计划,开始策划、录制《酷艾英语》免费网课。
用3年的时间,检视当下,复盘时间。
我成为新东方近两万名老师中的12位集团演讲师之一,也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集团演讲师。
体重常年保持在65公斤,有6块腹肌。定期发微博晒图请网友监督执行,一旦发现暴饮暴食疏于锻炼导致体重反弹,就要给大家送话费。
每天,全国有几千人和我一同在7点前早起,开始读英语、健身、认真工作和学习。单是寄出的奖励礼物,我的花费已经超过30万元。
《酷艾英语》系列视频点击量从五千次到五千万人次,也因为它的风行,我受邀录制了《超级演说家》《奇葩说》《老外看东西》等节目及CCTV的纪录片,被更多的人认识、了解。
完成了第一本中文书《你一年的8760小时》,获得各大网站的年度励志作者、新锐作者奖项……
回望过去的一千多个日夜,制订目标规划时,我没有过多假设要取得哪些具体成就,规划基于两个核心点:
1、更大的平台和发展;
2、帮助更多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更好的生活。
有了这些想法,具体的实施中会因为各种机遇、幸运去实现更多未曾设想的美好。
迷茫的你如何找到那个能为之奋斗3年甚至一生的长远目标?
1. 走出去,才能发现更好的未来
如果只着眼于自己的小圈子和眼前的生活,参照身边同学、同事的轨迹,容易心满意足。
很多励志故事有着惊人的相似:去大城市或者出国一次,回家后毅然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我自己也是因为大二去日本交流产生了很多新的想法和规划,立志30岁前走遍世界,掌握5门外语。舒适区和生活圈之外的大世界给予年轻人的冲击力是巨大的,胜过书本上和电视里的感受千百倍。
怀着探险的心情去看世界,从未见过的美好画面,生活常规之外的新奇事物,先进的理念和高素质的人群……当我们走向远方,会更明了自己期待的生活方式。这种不一样的观察态度引发的不同想法,会让人重新定义很多事物的相对价值。奋斗的方向会更明确,会修订目标,找到一个更大的梦。
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也可以和不同领域的人聊天,接触不同行业的新动态。不去主动做这些改变,很容易就在自己的小世界里钻不出来,眼前的天地越来越窄。
过去一年的8760小时,我在大都会博物馆看那些课本里见过的名画,在圣马可广场吃墨鱼面,到普罗旺斯看薰衣草,去洛杉矶出席电影《魔兽》首映……走出去,才能发现更好的未来。
2. 侧重目标达成场景,不纠结于过程
从古至今,具体的场景可引发共鸣和行动。
马丁•路德•金那篇著名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中,用的都是场景描述——“有朝一日,那里的黑人男孩和女孩将能与白人男孩和女孩情同骨肉,携手并进。”
写作时,我也会用“场景”激励自己:试想书的封面是怎样的;散发着油墨香的书一本本送到读者手上;新书发布会上,和俞敏洪等尊敬的师长对谈;签售时跟读者分享自己的经历,彼此温暖……
这些梦想,在最艰难时会激励你。
如果你是偏重图片思维,善用思维导图的人,建议画下心中期待的场景;如果擅长文字,就写下来。当这些场景在你的脑海及书面上呈现出来,你就已经给自己找到了一个目标。
3. 定好大目标,不急于细化
不要急着去想失败的结果和那些成功需要付出的代价。
刚开始就把精力用在消极的一面,思考每一步的可能性以及将要面对的难题,很容易自我怀疑,告诉自己别做白日梦,凑合活着。
真正实现梦想的人,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方法。如同逆流游泳,全力拼搏时的斗志在别人看来不可思议,而身在其中的人顾不上自怜,努力中便发现了自己的洪荒之力。
对于大多数个体而言,工作的环境是固定的,很多人常年在同一个公司做着同一个职位的工作。日程是固定的,6点起床赶地铁,朝九晚五已是奢侈,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叫外卖或者吃完饭洗完碗已经是九十点钟,惰性让人不想学习和锻炼。朋友和同事是固定的,有些工作的封闭性让你见那几个同事的时间比见家人的还多。
在这些固定和程式化的生活之中,有什么能让我们与众不同,成为那个独一无二的自我?其实是为了梦想而制定的目标。
在多元的世界里,从未失去对长久目标的信心和勇气的人,最终会得到彻底和完整的人生。
当你拼尽全力,理想也会更快地来迎接你。
文章选自奇葩说辩手艾力新书
《人生的84000种可能》
3月8日艾力将登陆行动派太空仓
敬请期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