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随便的人,就别总说“随便”

声音资源加载中...
var mv0 = new APlayer({element: document.getElementById('mvplayer0'),narrow: false,autoplay: false,music: {title:decodeURIComponent('%E4%B8%8D%E6%98%AF%E9%9A%8F%E4%BE%BF%E7%9A%84%E4%BA%BA%EF%BC%8C%E5%B0%B1%E5%88%AB%E6%80%BB%E8%AF%B4%E9%9A%8F%E4%BE%BF'),author: '来自行动派DreamList',url:'http://res.wx.qq.com/voice/getvoice?mediaid=MzA4NzgxMzQzMF8yNjU0MTY0MTkw',pic:'http://h.chuansong.me/xingdongpai77.jpg'}}); mv0.init();

主播 | 文倩

配乐 | 一个清晨,张碧晨



01


在北京城约顿饭真是太难了,更难的是终于凑齐了时间,却定不下地点和吃啥。大家拉个微信群讨论,好多人的答案都差不多。


“我都行啊”、“随便,吃啥都行”、“我没意见,你们定”。


最终,一定有人耗不下去提个议,“要不我们吃火锅吧?”这往往才是真正讨论的开始。


有人会说“好“,有人会说“哎呀,我昨晚刚吃过火锅,换个吧”,还有人会说,“别吃火锅了,吃粤菜吧”。


刚才还毫不在乎说着随便的人,立刻表现的不再随便。他们会否定,会婉拒,会挑剔,如果能提出想法倒好,最怕之后反问他想吃啥,答案还是“都行,随便”。


真是让人头疼。


的确有人是不太有所谓的,说随便,说都行,最后也能欣然接受别人的安排,不算难相处。但是那些说了随便又挑剔的人,经常在社交中给人很大压力,因为他们越是说随便,就意味着你越不能随便。


说随便的背后,不代表这个人没有需求,只是他不表达,却把问题抛给了对方,想让对方来满足自己的需求。他们内心是暗含着一种期待的,即“你应该知道我要什么,并能够给我想要的”。


谁都有这种期待,但是却并不是谁都能满足这种期待,只有你明确自己的要求,对方才更有可能满足你,但是讲出自己的需求,对很多人来说太难。



02


我们的文化要求我们含蓄和委婉。小时候,如果你去亲戚家做客,是不能直接表达“我想吃糖”、“我想喝可乐”的,这样会被家长训斥说不礼貌。


哪怕人家明确地问你要不要玩这个玩具,你可能也得先看看父母的眼色,再腼腆的摇摇头。即便你很想玩,也只能等待别人塞到你手里。


直接表达需求会被认为是不客气的、缺乏教养的。即便你的要求是合理的,也常常会被父母和长辈否定,他们习惯了给你灌输,不论那个东西你想不想要。



我上小学的时候,有一个男同学在课堂上尿裤子,被全班同学笑。老师问,你为什么不举手示意要去厕所,他摇摇头说,我不敢,怕被老师说。


当时是小学四年级,年幼的我们只觉得这个男孩胆小。现在想来,学校制定了各种规则告诉我们“不要怎样”,却没有教会一个孩子怎样合理正当的表达需求。


长大后我们也羞于表达需求,尤其是面对并不是很亲密的人,我们更加担心直接表达需求会让我们看上去不那么随和。


于是,“随便”就成了“随和”的代名词,为了能让我们看上去容易与人相处。说白了,就是不显得“多事”、“挑剔”。


但实际上,除非你真的可以压抑自己的所有需求,在人际交往中万事皆忍,否则,不要轻易说随便,它并不能成为人际交往的润滑剂,反而增加了烦恼。


● 先说“随便”,这等于标明自己是可以接受别人的安排的,这句话可能会拉升你的社交形象,让别人对你形成“随和”的印象,给了对方一个良好的预期;


● 但之后又挑剔,这相当于破坏了你之前建立的形象,打破了对方的预期,让他失望。


这一来一回造成的落差,反而强化了你并不随和的社交形象,倒不如一开始就明确说出自己的需求,在对方没有预期的时候,他更容易接受。



03


人际交往并不轻松,很多人是非常敏感的,常常会因为一点点小事就跟对方大动干戈,好友之间也可能因为一个争议就变得形同陌路。于是每个人都会小心翼翼,怕本就脆弱的关系雪上加霜。


一句“随便”听起来简单,实际上却是在给对方出难题:一个什么样的答案才能让对方满意?


就吃什么这件事来说,都很难办。要考虑对方的生活习惯、平时的饮食偏好、季节性等因素,很可能全面思考精心选择之后,却仍然不能让对方满意,就更别提其他大事了。


春节期间,我照例带父母出去旅游,我爸妈的确是随和的人,但他们对我说的“随便”却还是会让我焦虑,去哪的问题选择不好,会给出行带来一堆麻烦。


如果仅考虑热门旅游地点,又未必适合父母的年龄和喜好,这比他们明确指示去哪让我来安排要难多了。


除了给别人造成压力和选择难题,说“随便”其实也并不一定会留下随和的好印象。因为你不愿意花时间去讲需求,不愿意跟对方讨论交流,这是一种应付的态度而已。


说一句随便是简单的,但承接这句随便的人要做的事却是非常复杂的。换位思考,你会发现:不让对方为难的最好办法不是说随便,而是尽可能真实的表达自己的需求。

其实,除了给别人出难题,经常说“随便”也是在为难自己。


说随便意味着压抑自己的需求,无法正视真正的自己。如果对方不知道你的真实想法,又没满足你的需求,失望的是你自己。


而这种失望就来源于你最初的“随便”,是你放弃了选择的权利,是你放弃了满足自己的机会,当你说“随便”的时候,就要做好别人会随便对待你的准备啊!


比起那些弯弯绕绕、来来回回否定和挑剔的过程,我更喜欢直截了当地告诉别人我的需求,给别人减轻猜测的负担,也给自己正视内心的机会。


讲出自己想要什么并不可耻,也不需要粉饰,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别人负责。


既然你不是一个随便的人,就别总是说随便!认真投入对待每一个选择,才不会过顺流而下的随便人生。



 -END- 

编辑 | 荧荧


 -本期主播- 

文倩 : 大学播音主持专业老师,普通话测试员。喜马拉雅电台:文倩_jt,微信公众号:今晚九点半FM(jinwanjiudianban)。


虽然成不了大厨师,但你也可以好好吃饭

快扫码加入吧!


■   ■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