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年薪20万的设计师,偏要当木工?这个85后帅哥,帮成年人找回了缺失的童真




改变你一生的

也许只是心中的那丝

不愿意憋屈。



孤单的木马。



飘零的落叶与打伞的小女孩。



木马在等小女孩回家,抑或小女孩也在想念木马?



周珉毅的每一件木器,似乎都有故事



今年31岁的他,出生于昆明,曾在当地一家地产公司,做了5年的设计师工作。



那段时间很忙,忙到开始怀疑人生。为了寻求突破,他作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辞掉了收入不菲的工作,开始了北漂生活。


在去北京之前,周珉毅获得了,北京中视云投集团的,商业策划负责人一职。



国企的办公室,气氛很压抑很冰冷。每天对他而言,最期待的就是能早点下班。


为了能释放心中的压抑和孤独,每天下班后,他都会穿梭几十公里,从北太平庄到五道口。


坐2个小时的地铁,到达木工坊做义工。



穿上工作服后,便开始打扫木工坊。


然后和工坊的兄弟们,计划第二天的课。偶尔有一点空闲时间,他就借机学一点东西。



后来大家慢慢熟悉了,工坊的兄弟们,每天都会等他到了之后,一起吃饭。



大家一起挤在小饭桌上,夏天喝啤酒,冬天涮火锅,各自说着家乡的人和事,憧憬着能在北京干出一番事业。




那些日子虽然平淡,但那种真实的温暖,却成为周珉毅一生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而这一切,都是因木工结下的缘分。


在木工坊做义工的日子里,他真正体会到了,木头的温度,手工的乐趣。那是一种很美妙的感觉。


虽然木屑满天飞,但自己制作出来的,哪怕是一个木碗,或是一把勺子,都融入了自己的想法。


作品呈现变得真正有意义。尽管这些东西还并不完美,却也是冠己之名。



北漂2年的时间里,他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做一名木匠,用匠人的精神,拼出属于自己的真实世界。



2014年,他辞职回了昆明,开了家手作木工坊。


在一块租来的烂泥地里,他用不到3000块的工费,开始构筑起了梦想。这个简陋的铁皮屋,成了梦开始的地方。



每天都在棚里,做着木匠的活。


棚里没有空调,夏天热得汗水打湿了衣裳,冬天冷得冻僵了手指。可这并不影响,他对木头的热情。



时间久了,身边的朋友知道了,也有人请他为他们,定制几样东西。


最开始的时候,并不是为了挣钱,只是想满足自己和他人。



只要时间足够,设计、焊接、木工、送货……他样样亲力亲为。



那时候的他,像打了鸡血一样,怎么也感觉不到累。每一件作品的完成,都使他心中的成就感倍增。



2015年,窝棚土地被征用,周珉毅不得不搬出来。


但没过多久,他又开始了追梦的脚步。



这一次,他决定把自己早已注册的,“木巴克”品牌做起来。


“木巴克”来源于非洲一个,已经灭绝的古老种族。他们勇敢、又充满智慧,野性中有着自然美,这正是他一心追求的。



他找到了一个,位于昆明市中心的房子。这个房子本想用来自己住,房间里所有的东西,将全部由他自己来设计。



可市中心的房子,租金并不便宜。为了节省开支,他和房东商量,说租约一到期,便把自己设计的家具全部留下,于是,房东直接把房租减半。



这是一套老旧的条高公寓,尽管只有50平米,也足够一个人住了。他想把它改造成一套,简约式LOFT风格。


采用铁和木的家居设计,给人一种返璞归真的质感。




为了改造这套公寓,光是设计图纸,就用了4个月的时间。所谓慢工出细活,最后呈现出来的效果,令他十分满意。


公寓里和木头有关的东西,80%都是他和师傅亲手完成的。一共耗时6个月。




公寓里的木质选材,也格外有讲究。


一种是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进口木材。这种木头水分较少,不易开裂。


另一种是被风化了几年的老木材,几乎没有水分、不容易变形。老木头自带格调的同时,也保证了品质感。



施工的时候,周珉毅特别注重设计细节。他考虑到会有许多帽子围巾,专门在衣帽柜子里作出一个小格,装上了从北方采购的桦树枝,原始而又不失人性化。



阳台的榻榻米,既可以储物,又可以休息喝茶。茶几、边桌、置物架……都是铁和木的完美结合。



电视柜、储物架、装饰物……木头的纹路,仿佛置身于木的世界。



这个小木马,对周珉毅而言,意义非凡。


他说:


“小木马不是我们童年记忆,而是童年的缺失……对于我们80后这代人,大部分人和我一样,童年是没有骑过小木马的。”



制作这个小木马,用了5天的时间。它真正欢迎的不是小孩,而是很多想要找回那份缺失的童真的成年人。



抱有一种情怀,去做一件事,总能把事情做得很好因为热爱这种东西,充满了太多动力。



改造完后的公寓,得到了许多都市青年的青睐。他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体会这份宁静的美好。



周珉毅从没有想过,这间公寓会如此受欢迎。后来他意识到,自己所做的很民宿。


而这种状态似乎也不错,既可以坚持自己的爱好,又能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木巴克。



与此同时,他也开办起了,木巴克手作培训课。


从简单的木工课开始,带着一些想体验木工,或者想找个地方,静下心来做点东西的人,玩起了木头。



前来学习的人,能够从中体会到手作的乐趣。将一块普通的木头,做成自己喜欢的模样,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造物者把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融入到整个制作的过程中,赋予每一件作品新的故事。



在周边人眼里,他有太多的标签:景观设计师、木匠、民宿老板……


但是他认为,不管什么身份,都来自他对木工的热爱。



找到自己的爱好,并潜心做下去,只要做到这一点,每个人都可能是匠人。




“让你最着迷的兴趣是什么

评论告诉我们

小编苏晓会来翻你牌子哟~



 -END- 

编辑 | Mia

校稿 | 轩轩


-没看够?这里还有-




■   ■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