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专访 | 你认识来自星星的孩子吗?


四月二日 世界自闭症 关注日


记得几年前看过一部电影叫《海洋天堂》, 里面讲述了身患癌症的父亲(李连杰饰演)在离开人世前的三个月内,倾尽所有为自闭症儿子大福(文章饰演)寻找未来可以接纳他的地方。




可能很多人也是通过这部电影才认识到自闭症。但是,电影毕竟是电影,充斥着太多戏剧色彩,多多少少带有虚构和夸张成分。


所以,前两天行动君们特意来到了厦门唯一一所公办的特殊教育学院看望这群“星星的孩子”。



/ 自闭症孩子对外部的一切都不感兴趣,好像与地球格格不入,被称为“星星的孩子“ /


自闭症也叫孤独症,平均每10000个小孩中就会有5个自闭症患儿。目前在医学上对于自闭症的病因暂时还没有明确的定论,有说是神经系统损伤,也有说是脑的特定部位功能低下,当然也还有其他的观点。

自闭症不是疾病只是一种功能性障碍


特殊学校的蔡老师跟我们说,自闭症确切来讲不是一种疾病,它只是一种功能性障碍。


一方面是社会交往障碍,他们会对周围的热闹充耳不闻,也会对身边的人视而不见,也很少开口说话。


在自闭症孩子当中,绝大部分都可以使用简单的语言,少部分无法说话的孩子也可以通过学习来获得语言能力。


另一方面是情绪上的障碍,他们没办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在旁人眼里会显得特别异常。


在学校里,我们看到一个小孩无缘无故大哭大闹,怎么都不肯吃午饭。后来才知道他是早上吃了点心肚子不饿,而且今天的饭菜不合胃口才不愿吃饭。只不过因为他没办法用言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只能像婴儿一样用哭闹来告诉别人。



/ 老师在安抚那个不肯吃饭的小朋友 /

他们不是不想融入社会而是无法融入


也许你会认为自闭症孩子太过于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愿意与外人沟通。


其实不是他们不愿意,而是他们没办法融入。虽然他们可以像普通人一样看到外面的世界听到外面的声音,但他们没办法将看到的和听到的东西结合起来理解,也就是他们看到的只是默片效果,中间夹杂着很多噪音。


他们的记忆也和我们不一样。我们常人有办法将看到的听到的学习过的东西串联成线,也能将过去现在未来连接在一起。而在他们的脑海里,所有的记忆都是一个一个散落的点。


所以他们的学习速度特别慢,有时候需要重复很多遍才能学会说一个词或者学会一个很简单的动作。


在行为方面也特别单一重复,有的喜欢转圈,有的会不停地蹦蹦跳跳,有的会一直来回踱步。这一些他们都无法进行自我控制。



/ 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像我们一样喜欢上学校操场的阳光 /

自闭症康复不了,只能不断改善


蔡老师说, 功能性障碍是终身的,不能康复,只能通过老师和家人的帮助不断改善。


很多孩子通过在特殊学校学习,最后也能像普通人一样与人交流,慢慢融入这个社会。只不过也有一部分的孩子可能终身都需要别人的照顾。


特殊教育学校跟我们上的学校差不多,也是九年义务教育。任教老师们之前学的专业就是特殊教育,他们很多都是因为对心理学感兴趣或者出于社会责任感才一直留在那里帮助自闭症孩子。



/ 每个班级都有个温暖的名字 /

自闭症孩子都有特殊天赋,这是误区


很多人都说上帝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一定会为别人打开一扇窗。所以大众都会认为虽然自闭症的孩子在某一方面有缺陷,但在另一方面一定也具有特殊的天赋。


蔡老师说:也许是有那么几个自闭症孩子在某个领域有特殊天赋,但经过媒体的夸张宣传,好像自闭症的孩子都一定会有特殊天赋似的。


但事实上,只有5%的自闭症孩子才会拥有特殊天赋,大部分孩子仍处于能力缺失或者潜能未被挖掘的状态。


比如有的人擅长弹钢琴,有的人可能记忆力超群,但是也有的人30岁还在学习穿衣吃饭。



/ 他们也可以像教室旁的绿植一样茁壮成长 /

接纳他们就是最大的帮助


自闭症一个很明显的症状就是他们比常人更容易恐惧和缺乏安全感,特别是在面对新事物和新环境的时候。


蔡老师说,之前班上有个刚上学的孩子因为不适应新环境,曾经拍碎过一块玻璃。半个月之后,当他适应了环境他也可以很好地融入学校的学习和生活当中。


假如有一天你在公众场合遇见哭闹甚至尖叫的自闭症孩子,不要去批判他们的家长,尝试着去体谅他们的心情,去接纳他们的孩子。


对于一对普通的父母来说,没法拥有一个正常的小孩,在经济和精神上已经常年备受压力。如果在孩子恐惧导致情绪失常的时候,你还要因为自己的不理解去责备他们,试想他们的心里会有多苦。


特殊学校里的老师们说: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大众可以正确认识自闭症,从而共同创造一个可以接纳他们的大环境。



/ 希望他们的世界永远都是晴天 /


他们就是这么一群来自“星星的孩子”,和我们共同生活在地球上。


他们,需要你的关爱,让我们共同来守护他们吧。


■   ■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