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我是5000万单身空巢青年之一,那2018呢?


声音资源加载中...
var mv0 = new APlayer({element: document.getElementById('mvplayer0'),narrow: false,autoplay: false,music: {title:decodeURIComponent('我是5000万单身空巢青年之一'),author: '来自行动派DreamList',url:'http://res.wx.qq.com/voice/getvoice?mediaid=MzA4NzgxMzQzMF8yNjU0MTY5NjYw',pic:'http://h.chuansong.me/xingdongpai77.jpg'}}); mv0.init();

媞声:嗜辣的巨蟹座,喜欢一切好看又有趣的东西。

喜马拉雅电台:媞声 | 微信公众号:一个人的地铁时光

 ☝  配乐:毛不易 - 像我这样的人





2017年眼看就过去了,你过得好吗?年初的愿望实现了吗?偶尔还是会孤单吗?痛苦的时候有人陪伴吗?努力的成果有人看到吗?


这些问题的答案,也许在心里,也许在风中。


12月有一则新闻,中国的空巢青年人口达到5000万。每个“空巢青年”,应该都有特定的时刻,会受困于上面的问题吧。所以踢踢给空巢青年们准备了好朋友七天路过的好文。


因为你是5000万人的一员,更因为你是你自己,好好珍重,好好加油。2018,但愿你的道路漫长,充满奇迹,充满发现。


今天在新浪微博看到了一个热搜“空巢青年人口达5000万”,我恍惚了一下,想了想,自己也算是一个资深的空巢青年了。


中国20-39岁未婚的“一人家庭”,即所谓的“空巢青年”。这是新闻里的定义。


用更直观的话来表达,所谓的空巢青年,不过是“无人与你立黄昏,无人与你粥可温。”


我写过北京的地铁,写过北京的早餐,写过北京的各种livehouse和演唱会,我享受过这个城市的红利,也承受着这个城市的压力。


北京的地铁是你难以忍受,却是早晚高峰时必须选择的“捷径”。


“在北京地铁里,缺失的是尊严感。你要像一个原始人一样冲进去挤进去,像一场战斗,像占领高地,生存的高低。但是地铁上的女人们,无论被挤成什么形状,都描着眉,涂着颜色各异的口红,前一秒可能被挤到想爆炸,下一秒又会满腔热情地投入战斗。


我不爱北京地铁,可是它已经成为我很难剔除的一部分了。我必须时刻保持着战斗状态,冲上去。”


北京的早餐几乎很难与体面挂钩,烧饼夹一切是标配,那粗糙的带着喜气洋洋的红色的纸杯扣一个杯盖,可以装下一杯暖胃的粥,健不健康不知道。难得的是,只要你还有时间吃早餐,你就已经打败了50%的北漂。


这里的一切都并不简单,但是咬咬牙坚持下去,好像也可以活得风生水起。


你在这里得到了别处很难享有的自由感,丰富的文娱生活,好像一伸手就能握住的大把机会。


可是奋斗一年的存款,在网上看了下,连一个厕所都买不起。


接到家里打来的电话,从不说自己过得有多辛苦,压力有多大,强颜欢笑,告诉他们涨薪了,可以给他们买衣服,可以带姥姥来北京玩。


偶尔也会奢侈一下,去吃一顿人均150左右的晚餐。


但是更多时候,是趁着超市打折的时候买很多的生活用品,是去上品折扣淘一些三四折的衣服。


然后把必要的钱攒下来,换算成自己生活的安全感。


最近几年房价飙升的速度远远超过薪资增长的速度,无论是回家还是打电话,亲人朋友总会不时问上一句,“你又买不起北京的房子,留在北京有什么用呢?”


每个大城市的年轻人都曾经空巢过,每个空巢青年都有过一个希望:在这个城市有一个家。


可是我们为什么又离开家乡不远万里来到这个灯红酒绿的大都市呢?


因为你青春正盛,你觉得你很大,家乡已经容不下你,必须到一个大的世界硬碰硬。


因为你不要安稳,要兴奋。因为你不要舒服,要剧烈。


因为你要一个万花筒一样,永远神奇莫测,每一次都不一样的世界。


走得太辛苦,你会差点忘记了,你为什么会选择跋山涉水走到这里,成为新闻上报道的“空巢青年”。


其实自己想要的,只是很简单的两个字,梦想。






我今天重温了周嘉宁的文章《一个人住第三年》,她写到一个人包完饺子后冷冻在冰箱里,每次吃的时候拿出来一小格。


我也曾经做好2天的午餐,一份冷冻在冰箱里,一份第二天中午带到公司。


也会自豪地想着:无论世界变得多么陌生,我们都有能力喂饱自己。



习惯了一个人吃饭以后,就仿佛再也没有什么事情变得不能习惯了。


比如一个人去医院,一个人吃火锅,一个人去逛街。第一次是茫然,再一次是驾轻就熟。


最近3个月往医院跑了10多次,每次跟领导请假的时候都不好意思张口,然后事后默默地补请假单。


第一次做胃镜,心里吓得要死,发了一个朋友圈问:“做胃镜是什么样的体验?”有很多朋友给了贴心的回复,但直面的现实还是告诉我,会很难受,会有异物感,会想呕吐,但是大家纷纷为我打气,“没关系,虽然难受,但在成年人能够承受的范围。”


这句话犀利又精辟,甚至等我做完了,好友发过来消息问感觉如何,我想了一下回复说:“很难受,但是是成年人可以承受的。”


“成年人”三个字,原本很向往,觉得有很多钱,也有很多自由,直到长大成人后真正加冕了这一头衔,才觉得意义深重。


或许每个人都要经历一段一个人的生活,自己一个人与生存作斗争,与整个世界战斗,每天累得精疲力竭,回到家后蒙着被子大哭一场,醒来后又继续神采奕奕,充满着对于新生活的渴望,憧憬,以及盲目乐观。






之前写过一篇文章叫做《一个人的生活可以有多酷》,后来被人民日报转载了。很多人私信告诉我,“真的希望成为像你一样坚强勇敢,一个人也很酷的人!”我一封封私信回了过去,写了自己的心境与独白,我也并非坚强到无坚不摧的人。可是念念不忘的还是那句话,“你若不勇敢,谁替你坚强。”


我也会怀抱着小确丧的心情在微博里写下:“我24岁那一年在北京,爬过最高的山峰是早晚高峰。”


在肖骁夺得《奇葩说》第四季冠军的时候,想起来马东老师说过他来参加奇葩说的时候已经买好了回成都的车票,因为他觉得在北京混不下去了。


我一遍一遍地用笔写下:“我喜欢北京,这里有失意的灵魂,也有倔强的人生。”



甚至于很多时候熬不下去的时候,我会像《寻梦环游记》里的小男孩在登台前大嚎一声般,发自内心地对自己说好几遍,“加油加油!”


我曾经写过自己对于大城市漂泊的那种心路历程:


“一开始,我是用生存的本能来适应这个城市;再后来,我是用努力和焦虑来对抗这个城市,到现在,我终于可以用快乐和自由,来感知这个城市。


我啊!我不要成为随随便便就放弃的人啊。这一点光明的爱意,是我对这个城市的献礼。”


没有人真的总是那么酷,只是我知道我还有很多想做的事,还有很长的路要去走。哪怕在夜里觉得艰难,睡一觉起来,穿上衣服戴上口罩,就是一身战袍,要走出去战斗,要得到更多自己想要的生活。


微博上看到过一段话:“我觉得过去二十年,我见过的最美好的事情,就是小地方的年轻人,不受父母支配,不看领导脸色,找到了自己的事业,自己的爱情,最后能在这座城市里有个容身之处。”







那么,爱情呢?


爱,涌到心口,堵在嗓子眼,咽不下,也吐不出来。


谈恋爱并不是不可能,只是很艰难。工作的压力,升职的压力,租房的压力,各种压力都让人喘不过气来。打开银行卡余额,那一点小情小爱的心思就会熄灭一点点。


真心比没有雾霾的好天气都稀薄,大家那么相亲第一面就想要把婚期确定下来,要么把看电影吃饭循环几十遍,还是不肯轻易说出那一声“爱。”


我们一遍遍的温习日剧,记录下那些关于爱和等待的金句,相信了“哭着吃饭的人是能够走下去的。”也相信了“恋爱总有一天会变成生活,生活会变成喜悦”,“我想人之所以会孤独,一定是为了和某个人相遇吧。”




不谈恋爱就养只猫吧!不知道从哪里听到了这句话。


于是我真的从朋友家领养了一只猫,从2个月养到7个月,只是过程并不简单。


也曾深夜打车带猫去宠物医院挂急诊,生病之后心疼地花近2000块钱为他看病,即便是自己心情低落,也要花气力陪他玩耍。


无论是爱一个人还是爱一只猫,都意味着全心地付出,意味着把自己的一部分自由让渡给另一个人或猫的陪伴。渴望结束流浪,渴望有一个充满温暖的家,那不是指一间随时担心被拆除的隔断房间,而是不离不弃的守护与依靠。


哪怕很难,哪怕还要很遥远的等待,我都希望就这样倔强又柔软地期待下去。






人人都有恒常如新的孤独和片刻的温存,我们要做的,不过是在平凡生活中抽丝剥茧,找到所谓爱和梦想的幽微光芒。



高木直子在《一个人上东京》的绘本里写道:“因为觉得东京有更多成为插画家的机会,而且如果一直待在老家,或许有一天会后悔。如果当时狠下心上东京,说不定自己的人生就会不一样了。所以,也是抱着失败的话也可以彻底死心的心情,一个人到了东京来。”


90后,单身,空巢青年,买不起房,租房越来越贵,交通困难,人越来越多,细数下去,有很多很多的理由离开这个城市。


可是我还是因为一个理由留了下来,“我不想输。”


在之后的漫长时间里,我一定会努力,勇敢,坚强,往柳暗花明山穷水尽走去。


那么,你呢?



今日值班编辑:不大肉



这条路还很长。再喝点。


无论是选择离开还是选择留下,都有各自的理由和倔强,遵从自己的本心做出选择,大不了再来一次。


今日话题,“你选择的是离开还是留下,又是为什么?” 快来留言区一吐为快!照例点赞数第一的小伙伴会获得50:伟大的短篇小说们一本,是时候给自己的12月添加一本好书啦,次日10点开奖。






■   ■   ■


▼点击阅读原文,逆袭你的职场人生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