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留学,主要在HM度过。”


来源:北辰青年

ID:BeichenNGO


音乐资源加载中...
var qm0 = new APlayer({element: document.getElementById('player0'),narrow: false,autoplay: false,music: {title:'3 Things',author: 'Jason Mraz - 3 Things',url:'http://ws.stream.qqmusic.qq.com/C100003AkGv72XvuLw.m4a?fromtag=46',pic:'https://imgcache.qq.com/music/photo/mid_album_68https://y.gtimg.cn/music/photo_new/T002R68x68M000000FsybR3D5UL6.jpg'}}); qm0.init();

前段时间,看到留学日本的朋友发了条朋友圈:


“如果我把闹钟时间调到4:30,那我就有半个小时可以赖床了,我真聪明。”


我评论问他这么早起来干嘛,他快速地回了我:


“去打工。”


我在被窝里打了个哆嗦,看了下日本的气温,差不多在-3°左右。


这位朋友是半年前去日本留学的。每次刷朋友圈,都会看到他晒出穿着好看的衣服,行走在日本街头的样子。


毫无疑问,他的朋友圈下面都是一片艳羡的声音。



我和很多人一样,把看到的都当成是真实的,以为留学生的生活就是这样每天逛逛吃吃:


他们看起来都是生活在那些漂亮舒适的小镇上,一周可能只有几个小时的课,空闲时就结伴四处玩吃美食,到处旅游拍照发朋友圈、Instagram。


直到我看到了文章开头讲的这条朋友圈。


还以为生活会对这些幸运的人们格外开恩,可是当不小心闯进了他们生活的侧面,才发现那只是一个个不屈服于生活的人,最大的反抗。


趁着这个契机,我去找到了几个留学的朋友,跟他们聊了聊他们的故事。如果你想听,我这就讲给你。


留学生Howard从日本的家门口向外看的景象


“我们几个中国留学生经常互相借钱”


Howard 是一个很好看的男生,经常有摄影师找他当模特,约他拍照。


因为他的长相和穿衣风格,我们都说他是“日系男孩”,他本身也十分喜欢日本的文化和氛围。


大三的时候,他凭借自己的努力,通过了学校留学交换项目的面试,公费去了日本交换一年。


“当时打算过去好好体验那边的大学生活,参加社团活动交很多朋友。“


“实际上去到,跟自己想象有点不一样。”他说。


Howard原本来国内学得还算不错的日语,去到日本才发现根本说不上几句话。


“日本学生都很nice,但就是融入不了他们,见到也只是简单地打声招呼。


因为自己的性格原因没交到什么朋友,我不是怕生的人,可是也不是会找话题的人,放假很多时候也都是跟中国留学生玩。”Howard深夜微信说。


和朋友们一起参加烟花大会


“有时候听日本人的对话会发现自己没听懂,也插不了话。然后就更加不敢说话,日语也没有进步,一直在恶性循环,这个困难还没克服。


说实话因为这个自己也很苦恼,觉得一直这样下去不会有进步,觉得很无力。”


Howard说自己每天的生活,除了上课就是打工。休息的时候,就在家里做作业准备论文,偶尔会自己出去走走。


Howard为了挤出时间打工,会把选课集中在两三天内上完。


“我打过三份工,一方面想要挣生活费,另一方面也想锻炼自己的日语。”他告诉我,


“前两份工作属于酒店或宴会服务生的那种,基本你去就会被录用。


第三份工作,我选择了服装店。它们的兼职时薪不低,人气很高,所以面试也有难度,会问很多问题。


偶尔上街走走


刚开始我去了间类似优衣库的服装店,面试没过。我又去了H&M;,很艰难也很幸运地通过了面试。”


打了工之后,Howard说自己感到更不安了。


“再一次认识到自己的日语非常非常不足,有时候会听不懂安排,然后每一次去打工都要做很多心理建设。


而且我又是容易紧张的人,一紧张就会结巴说不好话,每一次打完工都有种挫败感,觉得自己非常不济。”


即使这样,Howard说他也不打算放弃,想要突破自己。


家门口的樱花


其实很多的中国留学生,都在日本边上学边打工。


有的人真的没有问家里要一分,全靠自己赚,所以他们留学生之间经常互相借钱,彼此扶持。


我和很多人一样,以为Howard去日本,是游玩为主,上学为辅。


我们都羡慕他留学生活里好的那一面,自动屏蔽那些辛苦付出的时刻。


能见识一些,我们没机会接触的东西多好啊。


但那些上课打工无缝衔接,一个月才买得起想吃的水果的生活,我们也未必受得了吧。


“他们都说我是来混日子的”


我印象中的Fanxy,还是那个上课犯困,下课精神的大男孩。


现在的他变成了一个经常全天满课,埋头图书馆赶作业,自己做饭,在国外能自己照顾好自己的男生了。


约他的时候,他说只能当晚北京时间9点聊,因为第二天满课没空,还很贴心的考虑了时差问题,怕我太晚不方便。


下面是关于他的留学故事:


我是Fanxy,在伦敦念工业设计,要留学3年,现在是第1年。


我以前是那种大家口中的“差生”,不喜欢学习,一到上课就打瞌睡,成绩也不好。


到我真的要面对社会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没什么竞争力。


所以决定出国学一个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专业,离开家看看自己的能力可以到哪里。


但身边的人都以为,“你家里这么有钱,去英国念个几年书多容易,开开心心玩几年就好了。”


但我的生活一点都不容易。


我在英国大部分时间都在上课,有lecture,tutorial(仔细讲前面lecture的内容),Lab(自己动手做东西),workshop(两天或四天内完成一个项目,类似木工,模具,塑料加工,金属加工)。


上课日常


没课的时候,就在宿舍看电影、玩游戏,自己去超市买菜做饭,偶尔会去伦敦市中心逛逛。


很多作业,所以偶尔会跑去图书馆呆一晚上。


英国和中国很不一样, 特别是很多英语听不懂。


周末会和室友出去走走


学习时遇到不懂的英语就很迷茫,上课老师讲也听不懂,需要自己课后花大量的时间补回来,有时候吃饭都没时间。


也会担心英国学到的东西,在中国不适用。


但每次完成作业之后都很有成就感,开始会主动问老师,同学,参加小组讨论。


自己最大的改变就是更努力学习了,会提前做学习计划,也开始思考未来的规划。


厨艺也进步了不少,经常自己动手买菜做饭。


周末自己会在伦敦走走看看,可以看到喜欢的设计展览,拍照记录自己喜欢的东西,晚上就和室友喝喝酒聊聊天。


最近都在下雪


很多人说留学就是给文凭镀金,我来了之后觉得更像是炼金,锻炼自己让自己成长。


留学所经历的收获和不易,都只能自己消化。


回国说给别人听,他们并不理解,只是觉得“你很厉害啊”“你就好啦”。


不过他们不理解也正常,不用所有事情都要强迫别人懂你,成长是自己的。


比起以前,我更喜欢现在自己的状态吧。


“广东人在香港念书一定很轻松吧”


每次去香港,我不得不说我都会很小心翼翼,注意自己说粤语、英语的口音,注意自己谨慎而稳重,生怕给别人添一点点麻烦。


心里倒是很理所当然的想:广东人一定就没我这些烦恼,至少语言没什么壁垒。


听完阿杰说完才知道,一个深度在香港生活的广东人,其实也没我想得这么轻松。



我是阿杰,一个广东人,现在在香港念书。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留学感受。


“广东人在香港有什么不简单的?“,这是很多人的第一反应。


但是,很多时候这个城市让我感受到的,是痛苦大于熟络。


可能所有人都觉得,会说粤语,在香港就会舒服些。


我不否认这一点,但同时,我对这个城市就失去了新鲜感。


很多人第一次去到一个地方开启全新的学习和生活,虽然会带着恐惧,但因为拥有新鲜感和好奇心,他们可以全情投入去适应,但我不行。


香港让我有挤迫感。


因为挤,香港人就必须走得快,快就会热,必须开16度以下的空调。



在这里,浪费别人时间就像让别人吃屎。一个人在茶餐厅吃饭,感觉全餐厅的伙计都在看着你,让你明白:吃完赶紧走人,米阻住个地球转。


在这里租一个房子,4、5千一个月是常事。


你没有时刻歇息,你的时间很宝贵,每个人的时间都很宝贵,每个人都在跑。


没有人在笑,大家的很擅长展露社交笑容,但是私下却很冷漠。


挤久了,人会觉得没有希望。


很多留学生在这,因为离家太远他们回不去,干脆就把自己放开来玩。


去酒吧,去旅游,把自己的生活弄的绚烂一点,让大家觉得羡慕。


像我这种不喜欢玩的,就很难受。又因为离家近,我一直想着可以逃离,反而没有勇气和欲望去融入这里。


我也感到很苦闷,问自己“别人去留学都开心,你怎么能不开心呢?”


我试着开心起来,让自己多去玩,但真的做不到,不过慢慢接受了这种状态。


不要觉得留学生活有多光鲜,但它确实非常有用。


它可以让你以前的优缺点暴露无遗,然后重新反思:


你是谁?你要干什么?你要成为怎么样的人?



“最后”


有一句话说:生活对于成年人来说没有容易二字。


不是因为留学这件事情而让人变得高级,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往往需要强大的内心去抵御一切独在异乡的困难,让自己成长起来。


留学、海外这种金光闪闪的字眼,给生活里想要藏起来的部分多加了一层保护,更让人不容易看到背后的东西。


但我想,始终用美好的面貌去对待世界的人,世界也不会在低落的时候把他们打击到谷底吧。


这个世界分为24个时区,我们和留学生们,在不同的时区过不同的生活。


但一样的是,我们都在努力活出自己的样子。


成长不分时区,也没有捷径。


*本文转自北辰青年(ID:BeichenNGO)本文图片设计:L哥,文字:takumi、西崽

——————

今日话题

你是怎么熬过那些艰难的时刻的?


限时优惠,享尽折扣惊喜~


■   ■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