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辰青年
ID:BeichenNGO
前阵子我看了一个95后创意团队的采访。
他们做“云猫造云机”、“愿望许愿灯”,用一种很新鲜的方式,来做广告创意。但令我最印象深刻的,是其中一个创始人说:
“我们每天做的事情都一样,”
“如果有个人对我说,可以每天或每个星期换一份工作,那我绝对干”
“星期一去扫地,星期二去开那种清扫马路的车。”
对啊。如果有机会,我真的想把每种行业都试一遍。
人对未知领域总是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既然不能任性地一天换一份工作,那能不能每天认识一个不同行业的人?去了解他们的一天?
用他们的眼睛,带我们去看到更多元的世界。比如说有这些——
有上辈子被放飞机的天使的人资部
▽
有现代版丘比特之称的婚恋网站红娘
▽
有天天数钱的银行柜员
▽
有大家最怕的债务催收人
▽
还有看似最逗比搞笑的综艺导演
▽
怼天怼地怼空气的产品经理
▽
▽
这几天,我还尝试着抓了3个不同行业的人聊天,发现真的特别有意思。
姓名:Neo
职业:职业规划师
从业年龄:2-3年
工作日常:看书,答疑解惑,号称自己19岁
我第一个最想采访的人就是Neo。
但 Neo 很快就打破了我的期待:“你其实并不是我的目标用户。”
可是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正应该找职业规划师不是么?
“而且,大部分时候,我只提供方法论,不提供结果选择。”
我带着黑人问号脸看着 Neo 打开了电脑里的文档,有点担心他会问我拿咨询费。
“大学生和1-3年的白领,都属于生存期。你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不是适合,而是适应。”
在 Neo 眼里,大学生是很麻烦的。人生阅历和经验的不足,导致他最常听到大学生说的是“不知道”、“没感觉”。在感觉模糊的状态下,多尝试比多问更重要。
在一次次的试错过程中,验证自己的情绪波动。
“我更多的是帮助那些处于发展期和事业期的人,他们工作多年,却很容易遭遇瓶颈期,不知道怎么平衡工作和生活。”
Neo 讲了一个数学老师的故事。
这位老师收入可观,但却对教育不再有兴趣。Neo 跟她聊起了大学里发生的事情,第一份工作是怎么找的,业余爱好是什么。
然后在每一个重要的人生节点,谈论她的心理变化。
他们整整聊了三四个小时。这位数学老师惊讶地发现,原来比起「教育别人」,她更热衷的是,分享和交流。
最后,这位数学老师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位红酒品鉴师。
“表面上是在帮助别人,同时也在帮助我自己。看清世界,看清自我。” 这是Neo对职业规划师的解答。
姓名:Sunny
职业:化妆师
从业年龄:2年
日常:早起,化妆补妆,新娘的小跟班
Sunny 在大三就考到了化妆师资格证。
她妈妈知道后的第一句话是:“你一个中大毕业的,以后出来做化妆师?”
但一个美妆视频十分钟,Sunny 可以抱着电脑看一百多个十分钟。
每逢接到新娘跟妆的单,Sunny 就要把闹钟调到凌晨三点。有一次睡过头,还是被新娘的连环call惊醒的。
梳头快的话一个半小时,慢的话则要三四个小时。再加上化妆,穿婚纱,一坐就是五六个小时。
新娘累,跟在新娘后面的 Sunny 更是一路小跑。
“她一吃东西,我就要马上上去给她补口红。”
“她高兴地活蹦乱跳,我就要时刻整理她的发型。”
“每一个细节都不能出错。”
只要人们依旧相信婚礼的“一生一次”,婚礼化妆师们便恪守着这一刻最美。
聊天快结束的时候,Sunny 还给我透露了一个不成文的“行规”:
化妆师们工作的装束很多都是一身黑,因为“要把色彩带给别人”。
姓名:力气
职业:房地产行业战略分析员
从业年龄:一个半月
工作日常:畅想未来,写调研报告
力气所在的 team,有一个很酷的名字,叫“未来实验室”。
我约他做采访,他还在杭州出差,气温只有三四度。
力气说,在过去,房地产就是盖房子。而在未来,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会变成股东。
有一个概念叫空间即服务,所做的事情,就是以空间为单位,为人们提供服务。
把房地产从制造业转变到服务业。
我问他,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一开始我觉得房地产就是土豪行业,一建一卖,利润很高。接触这份工作之后,有点颠覆我原来的认知。”
“未来的房地产行业可能会去建学校或者酒店,去服务大众和社会。会开始变得有人情味起来。”
说到这里,力气突然停了下来,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我走在了别人面前,孵化着一种最新的未来。在这个行业的转型过程中,我是推手之一。”
虽然我还是不知道力气的具体工作是什么样的,但我的心里也有一种被燃起来的感觉。
既然如此,就让我们保持对未来的期待吧。
采访完这些人之后,我发现我最开始那种跃跃欲试、什么都想试一下的感受消失了。
因为要处于一个行业领先的地位,真的不像想一下那么简单。
对我来说,无论做哪一行,新鲜感其实是一时的。我可能会被任何一个背后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打倒。
但真正专业的人会把到手的每一件事都做得很好,这是能力的体现。
我也很庆幸是由我来做了这次采访,因为他们每一个人身上的的专业和热情都强烈地感染了我。
可能阅人的魅力就在于此,不需要去成为别人,不需要去过另一种人生,但是读完了这个人之后,反而我们会对自己有更清醒的认识。
每个人都会有扛不住不想干了的时候,但没关系,去看看别人的生活和在做的事情,仿佛就可以找到继续下去的理由。
也许人类就是需要这样互相打气,然后再重新带上勇气和信心出发吧。
*来源:北辰青年,ID:BeichenNGO,图片设计:达达,插图来源:电影《杀人是我的职业,亲爱的》,文字 :老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