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不是唯一的自我提高方式。但是很多时候,我们没有用来读书的时间也并没有用来陪家人或者锻炼身体或者思考,而是浪费在各种琐碎无聊的事情中。与其如此,还不如抓紧时间读一会儿书。
■ ■ ■
很多朋友问我一年怎么读50本书。其实我原来也觉得一年读50本书不大可能,除非这人没事儿干。后来自己真正去做了,才发现其实也没有那么难。
做任何事,不外乎两个因素:意愿和技能。读书也一样。当你有足够的意愿,再配上足够的技能,就可以做到。下边我来分析一下自己的意愿和技能。
① 创业了,才发现自己啥也不会,无比恐慌。
人傻就要多读书,所以贼有意愿。
② 从小喜欢模仿牛逼的人做牛逼的事儿。
但是特别牛逼的事儿又做不来(比如弄个宇宙飞船电动汽车还顺便赚钱),于是只好从读书开始。
(听说这人最近又在搞什么“磁悬浮真空管道超级高铁”,实在太牛了)
③ 人生就是30x30。
如果下图每个格子代表一个月,人生就是下边的表格。事实上看到这篇文章的多数人的人生已经没有剩下30x30个月了。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每个月读一本书,一辈子也读不了1000本。而这世界上每年都出来几百万本书,更不要提那些数不清的经典著作。真心看不过来。那咋办?赶紧开始读。
有人会说,反正也读不过来,还着啥急?但是也有人说:The best time to plant a tree was 20 years ago, the second best time is now. (种树最好的时间是20年前;第二好的时间是现在)。我是第二种人。
④ 读一本好书的感觉就像捡了钱。
所以自己读书少总觉得钱都让别人捡了,心里亏得慌。一想到还有那么多好书自己可能连听都没听过,就更是坐卧不安。
⑤ 创业了,容易心情焦虑。
读书会让我从每天的焦虑中跳出来,逼着我意识到,这个世界很大,除了我创业的那一小块天地之外,还有很多精彩。
读书也有技能?是的,读书也有技能。
① 制定目标。
年初我就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宏伟的目标,每月读5本书,一年读60本。有朋友曾说我,读个书还这么强迫自己,是不是太过了。我想了想,说,的确是很强迫,但是不逼自己没办法。我不是很自觉的人,总想偷懒。但是又想优秀,于是只好用各种方式逼自己。
② 读书的速度。
无他, 惟手熟尔。眼睛和大脑在某些维度和肌肉一样,练习会让它更强壮。读书读得多了,速度就越来越快。速度快了,读书就越来越多。良性循环。
(据说阿诺德施瓦辛内格同学当年练肌肉也是非常非常辛苦的……想做成点儿啥都不容易)
③ 碎片时间。
把这些碎片时间抓住,一年下来非常可观。因为可以读书,我往往不介意一些等待的时间或者挤地铁的时间。而因为有宏伟的目标,所以对这些碎片时间都格外珍惜。有的时候出门办事忘了带Kindle都好像做错事儿了一样的不舒服。
说到碎片时间,我说一说微信。记得几年前一个朋友向我推荐微信说:这东西可以利用你的碎片时间获取一些有用信息。几年后的今天,我身边的每一个人几乎都是微信的重度使用者。而微信已经从利用碎片时间演变成了把整块时间切割成碎片时间。我估计我们每个人身边都有一个下意识地神经质地不断查看微信的朋友吧?
我发现自己也有这个趋势,所以就开始控制自己刷朋友圈的时间。好处是多了很多看书的时间;坏处是,少给朋友们点了很多赞,在这里真诚道歉。
④ 工具。
我在2015年总共用过四种媒介,按照使用频率从低到高:电脑,纸质书,Audible(听书),Kindle。
电脑很不好用,只是有些书是PDF,在Kindle上看效果很差,于是只好在电脑上看。
纸质书的质感肯定是最好的,但是携带不方便。特别是如果你想抓住各种碎片时间的话。
强烈推荐Audible.com,特别对于想顺便练习英语的人来说。在手机上下载App,在网站上购买图书,就可以听书啦。超级适合地铁。还治疗失眠。晚上睡不着的时候听一段经济学的书……不看广告看疗效。
以前并不认可电子书,直到用了Kindle。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个改变读书习惯的工具。有了Kindle,意味着一个人所有的藏书可以放在一个巴掌大的东西里带着到处跑。而且体验也很好,感觉上和纸质书很像。当然也有局限,凡是有图的书都非常难过。喜欢在书的边上写写画画的人也会有点不适应。
⑤ 选题。
我选题有四个原则。
原则1:读到感兴趣的书,就把同一作者的书都找来读。例如Malcolm Gladwell系列(引爆点、异类等),或者Michael Lewis系列(The Big Short, Flash Boys等),还有Nassim Taleb(黑天鹅、反脆弱等)。
原则2:读到感兴趣的题目,就多读一些相关的书籍。比如我对心理学感兴趣,当我读到第10本的时候会发现能够不断看到一些经典案例或者理论在不同场景下被引用,这对构建知识网络非常有好处。同一个话题,看到不同的角度,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认知这个话题。
原则3:跟着兴趣走。如果一本书实在看不下去,就放弃。勉强读完的书,多半也学不到什么。而且有些书现在不感兴趣,未来可能会。
原则4:在追自己已有兴趣的同时,不妨偶尔加一两本匪夷所思的书。这个世界太大,太精彩,太多未知;我们要给机缘巧合留一些生存空间。
读书,关键还是意愿。有了意愿,技能是自然而然的。读书不是唯一的自我提高方式。但是很多时候,我们没有用来读书的时间也并没有用来陪家人或者锻炼身体或者思考,而是浪费在各种琐碎无聊的事情中。与其如此,还不如抓紧时间读一会儿书。
书,多读几本少读几本也不会怎样。但是多读几十本呢?多读几百本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