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北宸:通过写作打造个人职业品牌



2015年第二十期太空仓收官之作圆满结束!本次为大家请到的嘉宾是:科技专栏作者,前凤凰科技主编——师北宸(@师北宸)。师北宸老师告诉小伙伴打造个人职业品牌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通过写作,让我们跟着师北宸老师学写作,玩转个人职业品牌。


本期的主播是来自陕西音乐广播著名主持人——王静(@988王静),专业的主播和好听的声音为我们的直播井上添花~(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可以收听本期分享录音哟~)


本期笔记整理:笔记侠 梳子、圆圆


■ ■ ■

1.写作是一项高工作杠杆率的工作

随着服务的人数增多,你付出的劳动量、编辑成本没有降低,甚至越来越高,这其实是一个低工作杠杆率的事件。反之,随着你做事情的熟悉程度越来越高,降低编辑成本,这就是一高工作杠杆率的事件。


简单的、重复性强的工作是属于低工作杠杆率的工作。比如流水线的工人,他们的时薪基本上是能够计算出来的,再比如宝洁阿姨一个小时30块钱,可是一天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我依靠写专栏生活,我的一篇文章即使能得到国内最高的稿费,但处于近几年稿费不涨,而物价每年都有一定幅度上涨的情况下,我要想过上体面的生活就需要额外做更多的工作,才能维持跟去年相当质量的生活。这些薪酬预期增长率不会得到很快的提高,都是属于一项低杠杆率的工作。


提高工作杠杆率的话,你需要做这几项事情:第一种方式是减少完成某一项工作所需要的时间,并增加这项工作带给自己的影响。第二种方式是可以把低杠杆率的工作外包,把自己的时间投入到高杠杆率工作中。比如,很多人需要做家庭清洁工作,你完全可以外包给宝洁阿姨,把自己的时间投入到做更有效的工作,或者是增长一门技能。第三种方式是你可以把机械和思考相结合,比如,你想看美剧又想锻炼,你可以选择购买跑步机边看电影边跑步,既可以放松了大脑又锻炼了身体,而且你还观看想看的美剧,这是所谓的一举多得的事情。再比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你的出行工具可以选择打车而不是公交,公交可能对于效率的提高没有大的帮助。但是你可以通过打车的方式,在车里做一些事情,这也是提高工作杠杆的一些行为。如果某件事情能促使你提高时间的利用率,那么这件事情就是值得你去做的。写作是一个高工作杠杆率的事情,在我看来,写作是越早接触越好。


2.写作环境不重要,随时随地可以开始写

我认为写作门槛低,并不是对硬件环境而言,而是对于每一个人来讲。拥有一台笔记本电脑,就可以开始写作。更多的时候,大家会认为写作的环境不能特别吵,其实有的人在咖啡馆里也写不了,甚至还需要一些奇奇怪怪形式才开始写。我觉得很多人把写作环境看得太高、把写作看的复杂化。其实写作特别的简单,你只需要坐下来,打开电脑,把手机调到飞行模式,就可以开始在你的电脑里敲字。或许,我的解说显得轻巧,我也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和磨练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


一开始,我对这些软性环境也有一些要求。我比较喜欢一气呵成,一篇文章中途被别人打扰,我的情绪就会变得很糟糕。当我工作非常忙的时候,我发现自己以前非常计较的软性写作环境,我已经一点也不关注了。我能在咖啡馆、飞机、办公室里写作,还有在公交车、出租车上也能写作。因为当你的时间很紧迫,很多问题真的不算上是问题了。对每一个人而言,你不用把写作环境预设得那么重要,在很多时候它只是一个心理暗示。


3.Google+维基百科可以找到99%的写作素材

我往往会和别人分享一个概念,写好一篇文章,内容的输入和输出是一百倍的关系。也就是你想要写好一篇1000字的文章,那么你的阅读量要达到10万字。当然,你的个人体验包括你对周围的观察,也是很好的输入的方式。相对于一个阅读能力相对比较强的人而言,半天读完10万字不是太困难的事情。输入和输出是一个100倍的关系感觉还是挺大的,但如果你认真的去执行并养成一个好的阅读习惯,这对你来说就不会很困难。


互联网的出现是一个特别伟大的发明。在互联网出现以前,如果你所处的位置比较偏远,或者是你周围的环境不能很好地帮助你获取信息,你会受制于地理环境而不能掌握到你想要的素材,同时你的见识相对而言会是受到局限的。对我而言,互联网最大的发明是两个工具,第一个是Google,第二个是维基百科。通过coogle和维基百科可以99%找到你想要的内容。只要你足够有耐心、恒心和热心,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找到写作素材。


同时有很多人会问我说,希望推荐一些好的网站和好书。在我看来,没有最好的内容,没有最好的网站,只有最适合你的。而最适合你的网站和好书,需要你自己去发掘其中优质的内容。


4.每个人的经验都独特而有价值

我作为一个公司人的时候,时常会察觉自己个人价值没有得到完全地发挥。而这种感觉的产生并不是因为公司的因素,而是说当某个人有很多种的技能,或者是有很多的兴趣和对事物的好奇心,但是你的兴趣和好奇心并不能很好地和公司的目标达成一致,会觉得自己的一部分热情是没有办法释放的。


如果你要更高效发挥自己的能力,你可以尝试用自己的能力为社会上其他有需要的人提供价值。这是非常好的出口,不仅对自己而言非常的重要,对别人也很重要。每一个人都有独特的价值,要把自己的价值挖掘出来,并通过互联网的平台把它分享出去。在分享的过程中,你会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被分享的人也能获得新的信息和新的洞见。对于你自己对于其他人以及对于整个社会,这是一个三赢的结果。写作是一个可以把你独特的经验和别人分享的非常好的过程。


5.写作关乎思考

在我看来,写作的过程是思考的过程。如果你能写出一篇思路清晰的文章来,那么你的思考能力也是足够优秀的。我觉得很多人都有类似的一个经验,当你刚看到一个问题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明白了。但是当你跟别人复述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会在某一个地方卡壳、或者是在某一个节点没有考虑那么周到。你不得不查资料,或者是询问别人,把这个问题弄懂。之后,你再去跟别人表达第二遍、第三遍的时候,你才能更准确地把问题说明完整。


所以,我觉得写作检验一个人的思考能力。你要写好一篇文章,那你就需要一个特别清晰的观点。围绕这个观点,你需要组成一个基本的结构、搜集资料,再对你自己的结构做支撑,对你搜集的资料做修剪。在完成一个文章之前,还要经历对资料的补充,以及对观点的打磨修正,再收集再修正,它是一系列不断完善的过程。通过这一些步骤,你才逐渐地把一个话题打磨地更加的完美,打磨话题的过程,是不断地逼迫自己,让自己的思考越来越严谨。


6.写作是一个高效社交

写作是一种被动扩展人脉的高效社交方式。写作并不需要通过某种社交行为获得高质量社交的结果。无论是参加行业会议,或者是参加很多的饭局,很多人厌恶社交,会认为这是非常浪费时间的无效社交。写作是还蛮孤独的工作,一个人对着电脑屏幕敲字,需要连续敲好几个小时,在整个过程中都是你一个人参与完成。


但是,当你的文章推送之后,这种社交模式就已经启动了。文章是会走路的,只要你持续地输出自己的观点、讨论你的兴趣和爱好,你的文章会帮助你找到志趣相投的人。这样的方式是非常精准的,像漏斗一样帮助你筛选出和你真正同频的人,这些人并不是你主动的去找他,他们会因为你的文章而找到你。


从概率上来看,如果你通过其他的方式去找到这一些人,很有可能十个里面也不会碰上一两个能真正产生强烈共鸣的人。我的很多朋友包括一些很好的合作伙伴都是通过媒体发表文章结交。我也通过读别人的文章,结识了很多有意思的人。


7.写作可以帮你跳出红海竞争

《从0到1》作者彼得帝尔,他是一个很成功的创业者。早期他并不是学习互联网也不是学习技术的,而是学习法学。1992年,他从斯坦福法学院毕业,成为当地最高法院书记员,在他做一年书记员之后,很快地成为法官候选人之一。那时候他面临了一个选择,如果他选择成为一个法官,他后半辈子就不用发愁了,因为在美国你能做法官,会有很体面的收入以及受到很多人的尊重,但他并没有选择成为一名法官。


我们从后往前看,如果他成为一名法官,有可能是一名很优秀的法官,但也很有可能他接下来的辉煌事业就会消失。法官这条道路竞争是非常激烈的,会有非常多的斯坦福法学院、常青藤法学院的毕业生和他在一条很狭窄的道路上面去进行竞争。很多人对竞争的偏好是非常根深蒂固的,对美国人来说是这样,对中国人来说更是。


一个特别有意思故事。在一条大街上,有一个犹太人开了一个加油站,第二个犹太人看到之后会在旁边开一家超市,第三个犹太人在旁边会开一个餐馆,一个月以后,这条街就会繁荣起来;在另一个条街上,第一个中国人开了加油站,而第二个中国人看到之后他会在旁边再开一家加油站,第三个中国人看到之后他会在旁边再开一个加油站,而一个月以后,这些加油站就倒闭了。这是一个笑话,但是我觉得它能反应出来很多人对于竞争,尤其是同时化竞争的偏好。


其实,我们常常会忘记非常多的多元化道路,供自己选择。对于体育、教学和政治领域,它的轨道可能被限制的比较死,但面对激烈的竞争是并不可少的。如果你要从事商业,或者是寻找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路径,你去成为那个跑得最快的人就会容易得多。职业路径是非常多元化的,每一个行业里对同一个职位的要求都是不一样的。你在其他领域努力获得的成就,并不一定会比你在体育领域、政治领域成为最牛逼的那个人更差,条条大路通罗马。


如果你把写作当成输出自己的经验,或者是当成被别人认可尊重的一种方式,那么其实你是跳出了红海竞争。通过写作你可以帮助自己打造个人品牌,给自己贴标签。


这个标签是自己去定义的,无论你是做什么行业的人。当你开始去表达对自己行业、或者感兴趣的行业观点,并且形成个人风格的时候,那么你就跳出了传统的职业发展路径。因为每一个人会对自己做设定,走上一个既定的轨道。当你开辟一个新的轨道为自己打一个独特标签的时候,你已经开始自定义你竞争的领域了。


这时候,你不需要那么努力告诉大家自己是谁,很多时候别人会主动了解你。他们会通过你的文章对你产生好奇,或者是你写一些高质量的内容影响到他们。在一两年以后,他们可能会认识全新的你,你可以仔细去体会心态的转变。当别人去找到你的时候,他是一个倾听的状态,这时他的耳朵百分之百完全是打开的,这时候你再去表达自己,能更好地去影响他们,让别人接受你、尊重你,并且认可你。


你不要限定在别人限定的固定轨道上,无论是职业的轨道,还是成长的轨道,你可以稍微地给自己加一点点定义,加一点点的标签,让你变得和别人不太一样。


8.更多的机会

我个人的学历和工作背景不算好,相比于名校或者知名企业并没有太多的优势。自己就像一只野猫一样,摊出了自己的职业路径。我刚开始写东西的时候,并没有预设自己能通过媒体上发表文章,获得关于职业发展的帮助。对于当时的我而言,能成为一个专栏作家是幸福的事情,但并不是功利的事情。


在腾讯大家,我有固定的专栏。像虎嗅网、百度百家的其他媒体,都会转载我在平台上的文章。有一天,我突然收到一封来自凤凰网的邮件,他们正招聘找科技频道的主编,询问我是否对此感兴趣。当时的我才写作两年,并且我没有在媒体有正式工作的经验。在这样的状态下,我收到了邀请,诚惶诚恐。但是双方聊完之后,我毅然地接受了邀请,并不是他们对这个职位的要求很低,而是因为我不小心摊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我业余的时间都在读所有自己认为跟科技相关的最好的内容。在四年前,我休息了大半年开始读互联网的一些书,这个不小心的举动让机会找上门。


最好的学习就是通过输出的方式去学习。当你能输出的时候,你就掌握了这一部分的知识和信息。当我无意中开始去输出一些内容的时候,就开启了一个好的魔盒。我写作的初心是兴趣和学习,但是最后的回报除了满足我的兴趣外,还带来很多我意想不到的东西。我非常感谢写作这一项技能,以及这几年我持续不断地写文章给我带来的一些回馈。我也希望这份回馈能让大家感受到。谢谢!



问答环节


Q1:如果写的内容比较稚嫩,可以发出来吗?

A1:在这个世界还没有一个规则,规定写文章太过稚嫩的人,就不能写作。很多时候,觉得自己写的内容稚嫩是由于心理上的因素。但想要写好一篇文章是不容易的,并不是努力就能写出一篇好的文章。写作是一个过程,需要不断地打磨和练习。每一个人刚开始写作的时候,都写得不好,只有不断地写你觉得稚嫩的文章,你才会得到提高。最好的提高方式就是当你看自己以前写的东西觉得脸红羞愧,这就够了。


Q2:如何利用空闲的时候读书写作?写作没有思路该如何解决?

A2:你有时间就读书,无论是在坐公交、坐地铁、坐飞机的通勤时间。你可以通过工具,把网上很好的文章保存下来,进行阅读。那些打动你的段落、或者是有道理的描述,都可以把它们记录下来。


李笑来曾说,很多时候他是写作的时候产生的灵感,很多人把因果倒置。在写作没有思路的时候,第一种方式可以做小的练习。你可以尝试每天花时间去记录自己认为值得纪念的事情,可能是别人给你讲的一个故事,可能是你今天遇到的一件开心的事情。第二种方式是做笔记,每天花15分钟摘抄去模仿作者的思路。第三种方式是翻译,你可以尝试每周翻译两篇英文文章,学习作者的思维方式。久而久之,它们就会驱动你动笔写下来,最重要的是付出实践才会有效果。


Q3:关于文案的撰写,有时候无法拓宽思路,怎么才能激发自己的创意和思维写好标题,好文案?

A3:文案的撰写和写文章是类似的。大量的阅读创意公司的文案,或者是能把触类旁通的东西放在你的肚子里。


推荐公众号Linkedln中国的文章。你需要去琢磨这些标题的特征,一些非常基础的技巧是可以为你提高帮助的。观察和记录那些微信大号的标题,培养自己的网感。好的标题是要揣摩受众的心理,击中网友的情绪,让大家引起共鸣。


Q4:写作的主题灵感来源如何寻找?如何得知写作能力提高了?

A4:最好的寻找灵感的方式来自于自己的好奇心。每一个人都会对某一个领域产生一些疑问,当你搞清楚的时候就能写成一篇好的文章。写作是为了自己,能解答自己疑问的,并且能找到同道中人。


写作能力的提高可以从自己和别人的认可中得到,一是越来越多的人夸你,二是看自己以前写的东西脸红了。


Q5:如何利用写作来打造自己的专业品牌,让孩子的家长对我有更多的信任感?

A5:你可以利用QA的问答方式记录,把自己会被问到的问题、以及自己的教学经验写下来。这种类型的写作不仅能提高沟通效率,而且别人可以通过阅读这些心得了解你的想法,从而信任你。


Q6:如何锻炼写作的逻辑和思维?

A6:写作的逻辑和思维是需要练习的,同时也是需要有好的老师提供更好的反馈。阅读这个领域最好的文章,加强自己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无形之中你就会像最优秀的人一样去思考,自己思维的能力就会变的更好。


A7:如何找到这些高质量的外文内容?

Q7:如何去找资源,取决于你是否非常热心地去做这个事情。每一个人感兴趣的领域是不一样的,你可以直接去谷歌找资源。假设你对创业感兴趣,你就在谷歌搜索创业,找最好的创业者,阅读关于创业这个话题被分享次数最高的文章。还有一个简单的方法是,关注那些最权威的媒体,比如说纽约时报、商业周刊。他们写的东西基本上质量是比较优质的。你在阅读的过程中,需要做笔记,留意他们的线索。很多人会提及哪篇文章读到有趣的观点,而这时候就给你留下了线索,逐渐搭建起一个比较好的知识库。


■ ■ ■


行动派梦想盛典驾到!行动君和小伙伴们在线上勾搭了这么久,终于要和小伙伴们面基咯~所有爱学习、爱分享、爱行动的小伙伴,快快加入梦想盛典这个大party,一起写下新一年的梦想清单。


2016年1月23日,厦门,行动君在梦想盛典等你哦~

欲知详情,后台回复关键字“梦想盛典”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