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2016年度计划之前,先搞清楚3件事啊喂!



2016年的新年计划,就是搞定2015年那些原定于2014年完成的安排,不为别的,只为兑现2013年时想要完成的2012年的诺言。


■ ■ ■


为什么我们总是在计划,又为什么总是失败呢?


2015年最后一个月,目测在接下来的这一个月时间里面,各种学霸学渣都会集体在朋友圈书写自己的成就,悔恨,然后咬牙切齿的晒出自己的2016年计划,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过去的一年我们抗击拖延拖延症,尝试早起,尝试阅读,尝试记笔记,尝试手绘,尝试学吉他,尝试去考证。可是为什么大部分都失败了呢?那些失败的事情,我们想清楚为什么了么?而那些得以幸存让我们这一年有一点点成就的事情,又是为什么能坚持下来,获得成效呢?


12月了,我也在准备回顾11月的生活,并在最后一个月里面敲定来年的一些好玩的事情。而在这之前,我想把自己的思路和参考的一些东西记录下来,边想边做。于是就有了这篇文章,也希望它对你有所帮助。


1回顾过去的计划为什么有的成功有的失败?


翻出2015年年初制定的计划,做一次复盘:


完成的都是喜欢、有用、量化的目标


  • 一周一本书20次

  • 拆书活动线下10次


成功完成的目标都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

  • 喜欢:这个目标,是自己想要做的,而不是被逼的。

  • 有用:这个目标会产生一些明显的价值,比如拆书活动会让我不断锻炼自己的现场沟通能力,一周一本书,可以让我的阅读能力得到提升,并能锻炼我的写作能力。

  • 量化:目标都设定了明确的次数,而且这个字数是一个可以完成的量。


没完成的都是不喜欢、没明白用处、没有量化的目标




失败的年度目标,比如我的年度计划中失败的目标有:

  • 练习楷体字

  • 英语口语

  • 影评练习

  • MOOC学院

  • PMP认证


这些没有完成的习惯也都有一些明显的特征:

  • 不喜欢:这个目标当初在设定的时候,应该是出于当下职业的压力才决定去做的,或者觉得未来可能有用,比如楷体字,比如英语口语。这些目标自然是有用处,但是对于一个程序员来说,每天都靠键盘来产出成果,在一个三线城市的传统的制造业企业,英语的发挥余地几乎为零。

  • 没明白用处:写影评是用来干嘛的?不清楚。摄影呢?不清楚。一个计划没有想清楚为什么要去做,就根本没有动力去做啊。

  • 没有量化:比如MOOC学院学两门课,学什么专业?都没有说清楚,这样的计划是不可能能得到执行的。


新增了哪些?


计划外的新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考量,它们的出现是必然的,但是哪些会在计划外出现却是我们在做年度计划的时候根本就不可能知道的。


但这些新冒出来的事务往往会成为我们生活转变的契机:比如写作,在2015年9月忽然冒出来,然后一玩不可收拾。比如养猫,在2015年6月这个小精灵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独居生活,和它一起成长,每天铲屎喂食换水也让我开启了一场修行。


2现在的我是什么状态?又想改变些什么?


我们之所以会想做计划,是想要改变一些现状,达到一些目标,让自己变得更好。那我们现在是一个什么状态呢?



▲参考:年度计划要关注的几个领域


健康:

我的身体状态是正常的么?


家庭朋友:

我对陪伴家人和好朋友的链接还满意么?


学习分享:

我的学习状态是怎样的?为了巩固和验证学习成果,我尝试做过一些分享么?


事业成就:

我的工作状态正常么?我是否想提升自己或者换一个环境?而在做这些之前,我有跟前辈师友聊过这些么?我清楚知道做哪些准备么?


个人管理:

我的时间管理和精力管理正常么?我能清楚的知道自己过去,当下和未来一段时间要做的事情么?我是忙的不可开交还是闲得蛋疼在等死呢?我的财务状态正常么?我是不是挣多少就花多少,一直存不下钱呢?我感觉到幸福么?如果不是,那我能做什么呢?


将这些问题,全部按分类写下来,然后在问题前面加两个字“如何”,把每个问题都简单修改一下。比如在个人管理方面我写下:“我每天都活得很忙碌,每个礼拜的行程表都排得满满当当,我好想多一些时间陪女朋友和我家的猫咪”就可以改成:“如何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去陪伴女朋友和猫咪”。


3未来的计划怎么顺利执行?


没有任何一个目标是废物“计划的SMART



▲计划的SMART原则


带着问题来做计划,就不会变得跟随和盲从了,因为所有的计划都是为了解决你当下的问题而来的。做出了计划,接下来就是对每一个目标都进行SMART检查了。举个运动计划的例子:


你的目标:

  • 2015年我要更健康——明确吗?

  • 2016年我要减肥!——可以衡量吗?

  • 2016年我要瘦到140斤以下!——可以实现吗?

  • 2016年我要每周3次去运动,每次30分钟——和我自身的问题相关吗?

  • 这个目标和我的健康息息相关,我需要每天都保持充沛的体力才能去拼工作。——可以检视嘛?


为了让身体保持健康状态,2016年我要【每周3次运动,每次至少30分钟】,并在KEEP进行打卡记录时间,全年完成40周计算成功!


虐杀朋友圈的工具:计划的PDCA环



▲保证计划能够正常执行的PDCA环


计划每个人都会做,但是执行为什么就这么难呢?在项目管理中,我们有一个概念就是“里程碑回顾”。里程碑意味着不能再回头,时间不正是这样的残酷性么?


所以你会看到时间管理的大咖们都是这样做计划的:

  • 先定好年度目标;

  • 每个月开始的时候从年度目标中摘取月度目标;

  • 每周开始的时候,从月度目标中拆解出要在本周实现的内容;

  • 每日的吞青蛙和回顾;

  • 最后月末的时候,对这个月的计划进行复盘总结,更新年度计划,在计划下一个月的计划。



▲月度计划



▲每周吞青蛙记录


这样每个月都是一个PDCA环,看!他们就是用这么简单的工具在朋友圈虐杀我们。


4总结一下就是花时间做3件事


所以,在撸起袖管做年度计划之前,我们要花一点点的时间做三件事:


  • 对过去复盘:过去一年的计划,成功了哪些?失败了哪些?又新增了哪些?

  • 对现在提问:[家庭朋友,健康养生,生活娱乐,事业成就,学习分享,个人管理]这些方面现在是什么状态,有哪些需要改变?

  • 对未来演练:知道拿着这个年度计划,我该怎么进行每月每周每天的安排。


讲到这里,咱们这篇文章应该结束了。这时候有小伙伴会说,哎呀,你讲得好简单,但是我还是做不到啊。我想对这些小伙伴们说,在任何一个时代,成功者和失败者的比例都是不变的,面对溃不成军的计划的人都有无数个,所以做不到也不用在意。


最后送一张手绘版的年度计划图给大家。



▲来自@厦门_AWEI


■ ■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