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成功“就是帮助身边的每一个人成功”






张宁老师很真诚,没带任何面具,能够以一种很轻松、自然,以邻家大哥的方式,将个人的体会和感受娓娓道来,很喜欢他的率真。张老师谈到的他对马云的总结,给我很深的触动,谈到厉害的HR重视高中而不是大学,谈到创变者是最有胆量的人,谈到......"


第二届影响力大赛华中科技大学场的活动结束后,一位名叫李迎霞的同学这么告诉行动君,让不在现场的行动君特别好奇张宁老师到底讲了什么,幸亏笔记侠梳子和华中科技大学的汤星童鞋做了笔记,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 ■ ■

1.转变的经历


我真的是一个特别二的人,总喜欢做别人不喜欢做的事,因此,我也喜欢一个英文单词alternative(adj.可选择的)。最初,我在华东政法大学学习法律时,本应是一个每天西装革履、正儿八经的律师,可我却成为律师中最会做生意的律师。我还在上大二时,已经将鞋子、衣服卖到了学校的每个角落。在大三时,我进入了律师事务所,成为了真正的律师。在当了几年律师后,我觉得这不过是一份按小时算钱,拿着工资的高级钟点工的工作。于是,我放弃了高薪,离开岗位,开始创业。我得自己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就创办了两家公司。期间,我去了512地震救援的最前线,突然觉得做生意没有意思,做公益更有有意思。最后,我把两个公司分别用一块钱送给了两位同事。之后,我一直在做着公益的事情。


我今年3月份进入了马云的湖畔大学,认识了一帮同学,然后惊奇地发现只有我是做公益的,而其他人都是公司老板。其中有一位老板——陈伟星,“快的打车”的创始人。他问我,我正在做什么事情。我回答说,做公益。他说,他才是做公益的,拿出了21亿美金给用户打车,这难道不是做公益吗?而这些,恰恰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这世界难道只有公益改变世界吗?难道商业就只能是创造价值的吗?所以,我决定进入互联网。互联网的逻辑和公益是一样的,平等、开放、自由、透明、低门槛。



2.揭秘创变者马云那些事


我认为关于成为创变者的很多机会一定不是在大道上,而是在二道上。到底谁能成为这样的创变者呢?如果多数人都和我一样二,也许大道就变成了二道了。少数人才能听懂接下来我讲的事情。所以,今天你们就是来发现,谁是那些少数派?谁是那些真正的创变者?其实,符合创变者条件的人,都在为马云打工。


马云为什么能够成为创变者?为什么能够把现在每个人的生活消费、金融习惯都变革了?从前,我认为自己的颜值肯定比马云高。但经研究,他的颜值比我高。马云颜值比我高体现在以下三个地方:


眼大—眼界大


马云是一个特别喜欢打开自己眼界的人,从来不把自己局限在一个小的范围内。先前,马云并不是很懂互联网的人。但他的特点是,愿意提升自己的眼界,愿意去看世界。大家都知道他在街头拦截老外练口语,也都知道他去美国发现了电子邮件和互联网。古有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马云到处跑,不停地跑,越跑眼界越大,最终跑出了一个阿里巴巴。所以,我认为你们应该走出大学城,脱离圈养,像电影《越狱》所要表达的那样,把你们的腿迈开,走出去。


胸大—胸襟大


我们创业有三个合伙人,小米雷军创业有七个合伙人。而阿里巴巴创办的时候一共是18个创始人(坊间称十八罗汉),这是我目前为止听说过的最大的创始人规模。他们吃饭都要分成两桌,怎么能在创业中形成统一呢?我有幸认识了十八罗汉之一,得知马云这人特别大气。当年,他们几个人在北京的时候,每周三晚上马云都会邀请大家去他家中学习英语。马云是属于自己拥有什么就会和大家分享什么的那种人。其实,你可以尽量和别人分享你所拥有的技能。在分享的过程中,你会有很大的收获,同时也锻炼了你的领导力。


胆大


胆大是马云最了不起的特征。这个世界就是胆大的人创造的,胆大的人能够看到不一样的点。我们拿创业打个比方,投资资金越多,往往能谈成生意的人会越少。胆大的好处就是能让你在很多人中脱颖而出,马云就是在60亿人当中脱颖而出的。


机会往往是给胆子大的人。芬尼克兹集团董事长宗毅,是中国第一批特斯拉(高级电动车)的车主。宗毅开着比亚迪一路向北,进京“迎娶”特斯拉,并开着特斯拉从北京一路向南回到广州。全程15天,3985.6公里!宗毅的想法是在沿途的酒店、旅馆设立充电桩,这就会吸引到周边的特斯拉客户。他们不仅要在中国完全没有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前提下完成从北向南的穿越,还要一路无偿捐赠电动汽车充电桩,建起中国第一条贯穿北南的电动汽车之路。


我认为创变者是最有胆子的人,而考研的人是最没有胆子的人。因为你不敢马上面对竞争的市场。但我认为你们可以参加工作后再决定自己要不要考研,大部分的人都应该先去社会历练。


中国的教育体制是倒挂的,基础教育不够,越往上越糟糕。现在大多数人的胆子都不够大,找工作都靠简历,拼简历就像拼商品一样,让自己任人挑选。而企业招聘时最愿意看到的就是你的主观能动性,要人家招你的真正牛逼的方法是:凭胆子。这也恰恰是创变者的思维。


其实,我以前也是一个很内向的一个人,但我掌握一个练胆子的方法。而且练胆子一定要把陌生人当做练习对象。我在大街上走看见有丢垃圾的人,就会上前提醒他们东西掉了,让对方把垃圾捡起来。其实,我扮演的不是路人,而是关心他的朋友。而基本上受过教育的人,60%的人都会把他丢的东西捡起来。其余的那些人就直接回答,不要了。而我会向我的偶像许三多学习“不抛弃,不放弃”,继续成为一个更好地帮助他的人。在这样的场景下,不确定的因素更能把自己的胆子变大。



3.创变者的应用场景


学渣是放错地方的学霸,他们也有发挥才华的地方,也是能够做创变者的。学霸很有可能是给学渣打工的。现在,大家有可能成为一个学渣。但在大学里面学渣的逻辑和学霸的逻辑是不一样的。学霸的逻辑是好好学习,但学渣深刻地明白,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习大大的年代,我们要培养自己的兴趣。其实,你们现在获得知识的渠道太多了。只是你们缺一个为什么我要学习的理由,需要的是一个知识应用的场景。在这个真实场景里面,你先冲进去,就发现自己的学习能力特别强,缺什么就可以在知乎、百度、公开课找答案,到处都有学习的机会。我觉得这是未来人类的学习,变革。


我跟马云最大的区别就是我书读多了。我的每个行为基本上有80%成功的把握,我才会去做。但是你想到一个点子,有80%人都说好,那么这个点子就不是好点子。好点子一定要有很多人反对,那才意味着机会来了。我们想做一个平台,把未来技能的运用场景投射出来。可以给大家一些思考逻辑,这些思考逻辑都是我们走过的,希望可以给大家一些帮助。


比如我们的堂口APP,主要目的就是帮助大家积累实习经验,获得被企业CEO发现以及认可的机会,在这里大家可以作为CEO的门徒完成CEO发布的任务,通过任务积累自己的工作经验,也为找工作提前准备,上堂口和CEO谈场「练」爱。




问答环节


Q1:如今,我们面临着就业问题,找一个对自己长远发展的工作比较难,要怎么办?

A1:创业公司有一个信息的壁垒,是不会到大学来招人的。因为创业公司的关注点还是在于做好自己的产品,而校园招聘都是大公司。当HR面对海投简历的时候,选拔和挑选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在大学里面招人的成本太高了,而且校招的效率有待提高。


首先,你会发现这是属于一种不匹配的协调情况。如果你能进一个30左右的小团队,你的能力很有可能成长最快。其次,他们找不到你,那你就去找他们。再者,如果你去一个地方三个月来讲,作为雇主来讲,他根本就不愿意教你。你要考虑别人怎么想问题,利用好这种思维方式。如果你能很好的模拟雇主的想法,你就有可能成功。


Q2:团队协作能力重要,还是个人创新能力重要?

A2:创业最重要的就是有更好的点子。但一帮聪明人在想点子时,别人就已经把事情做出来了。从0到1做出来之后,你就发现需要找方向,但方向往往不是说出来的。如果你的梦想是跑马拉松,从今天开始练习跑十公里,你会发现周围支持你的人变多了。因为你用自己的行动从一个点到另外一个点,两个点形成了一个线条,而线条代表了方向,别人就可以通过线条,看到你想去哪里。



但相对于个人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更重要。协作力是能够推动社会更快进步的方式。我喜欢这么一句话,“成功就是帮助我身边的每一个人成功”。其实,这是一种不一样的能力。你会发现员工招人和老板招人是不一样的。老板会更愿意招比自己厉害的员工,协同求发展。虽然也有员工为公司考虑到协作,但并不是每一个员工都是这样的。


Q3:据调查,有很多大学生有创业的想法,但是不到1%的人付出了行动,1%的人中又有百分之七八十会失败。请问,你怎么看待这样的现象?你认为大学生具备有哪些条件才适合创业?

A3:在半年前,我还是始终反对大学生创业的这样的一个观点。但是我现在不这么认为,我特别鼓励大学生创业。因为你们现在失败的成本最低。现在的创业叫做精益创业,其特点是最快速的失败,最低成本的失败,迭代创新。大学生没怎么经历过人生坎坷。你不经历这样的一次创业,你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弱。你才会知道自己要怎样制定目标、组建团队和发现社会需求。


适合创业的大学生首先要有远见和视野,一定要去看外面发生的事情。其次,要有大胸怀,能让同学跟你一起创业,而不是一个人在独立创业。再者,要胆大,不要管别人说什么。


Q4:在一个组织或者企业,怎么营造出文化?

A4:一个好的文化应该是开放向外、充分授权,让每一个人觉得自己的价值能够被发现的,更重要的是能创造出自己所没有想到的价值。所以每个人底线都可以很低,品位可以很高。


听任何分享的人,如果主讲人讲的内容就是标准答案,那已经是错的了。这世界哪有那么简单。当所有人都这么做的时候,肯定有人反古了。我只能给大家一些思考和逻辑,建议大学生尽早创业,创一次,伤一次,伤到第三次,投资人就愿意投你了。


■ ■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