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追悔过往,不要害怕未来,把一切勇气和爱留在当下。愿你在放松的时候是个“享乐主义导向者",工作的时候是个“未来导向者”。
■ ■ ■
让我们再次说起那个讲到烂的故事。
一个中国老太太和外国老太太碰面了,中国老太太说:“我存了几十年的钱,现在终于买了个房子。”外国老太太说:我住了几十年的房子,现在终于还完了贷款。"
有的人今朝有酒今朝醉,享乐才是王道;有的人永远操心着工作,私人时间是件奢侈的梦。这两种不同的心境,代表着两种人,代表着不同的时间洞察力,不同的观念,因此导致不同的行为。今天为大家想分享时间洞察力对我们的影响。
时间洞察力是什么?时间洞察力是描述人对时间的不同洞察能力,可以说是一种对时间的感觉方式。它会潜移默化地帮我们把记忆分类、感觉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件,赋予经历含义,从而不知不觉地影响我们的决策和人生。
斯坦福教授津巴多老爷子是著名心理学家,美国心理学会前主席,他多年来研究时间心理学,认为人有6个「心理时区」。时区分为「过去导向」、「现在导向」和「未来导向」3种,而这3个心理时区中又分别有2个情况。
① 过去积极导向(Past-Positive Orientation)
过去是多么的美好。
过去积极导向指的是那些给回忆镀金,觉得过去的一切都十分美好的时间感知类型。
过去积极导向的人,通常有许多朋友,也经常处于浪漫关系中。他们不太抑郁或焦虑,自尊感和幸福度都很高。过去积极导向的人会花时间参与家庭传统活动,花时间重温与家有关的回忆。他们热爱家庭聚会,同时很难对陌生人和新鲜事物敞开胸怀。比起其他时间导向者,他们由于对陌生感到恐惧,更容易产生偏见。
通常,不管事情是好是坏,他们都会尽力保持按传统做事,回忆曾经类似情境中管用或不管用的行动。更多抽离于现实,而着眼于他们的义务、契约和标准程序。
② 消极过去导向(Past-Negative Orientation)
黑历史太多无法释怀。
消极过去导向的人,尽管现实已经峰回路转,他们还是会经常想起创伤、失败和受挫,无法释怀。他们会更有攻击性,经历过带来压力的事情后,也会更容易和伴侣有矛盾。
这里有两个截然不同的故事和人生:
第一个主人公面对很多人生的挫折,第二个主人公看起来经历比较顺遂。但你不会知道,这两个故事讲的是同一个人——奥巴马。两种对人生经历的解读大有不同,我们感知过去的方式也会塑造我们的人生。
③ 现在宿命论者(Present-Fatalistic Person)
一切已由天注定。
曾经历过一战二战,或是文革的祖辈父辈们,目睹道德的精神文明从高处堕落到非人的地步,他们那代人已经学会了一招:不再缅怀失去的一切。没有出人头地,没有衰微退隐,没有动荡平稳之分,也没有居安思危的意义。
大前研一在《低欲望社会》中谈到当下日本经济所面临的根本问题是“低欲望社会”。他断言说日本现在也是没有大志的时代,年轻人越来越没有欲望,这就使日本不断地衰退。
现在宿命论者觉得人生不值得做计划,因为有无形之力控制着这一切。这种信念让他们相信运气也可以帮他们改变现状,而非单单依靠计划和努力。不过,他们若是失败,会更走心地接受责备;若是成功,却会否认是自己的能力。
许多宗教的教义既有现代宿命论导向,随遇而安、逆来顺受,当然也可以被视为放弃自控的无助。
④ 现在享乐主义导向(Present-Hedonistic Orientation)
今朝有酒今朝醉。
现在享乐主义导向的人通常非常懂得享受,在亲密关系、性、派对上都很精力充沛,甚至可能是你非常亲密,经常点赞、评论、互动的贴心好友。但通常也更情绪化,更具攻击性,情绪起伏更大。
身在现在享乐主义导向下,人会只想满足刺激和兴奋的需求,并不会考虑太多后果。
⑤ 未来导向(Future-Orientated)
为了日后能买得起三环内的房子,我要努力向上。
未来导向的人做事的时候更多思考未来,想象每种行动会导致的结果,而不仅仅基于经验。它会让人着眼“如果-就”的推理、概率思维、逻辑分析等等。而且为了达成长远目标,有能力延迟当下的满足。当手头有工作时,能够抵挡诱惑,不分心。
未来导向者很注重提高效率,用最少时间做最多事。他们大概就是时间管理APP的主要用户吧。 典型的未来导向性组织就是学校,训练人们的延迟满足能力:读了那么多年书,你才能找到好工作。
不过,未来导向高分的人也更容易得心脏病和焦虑,为了达到理想状态也可能体验更多失败。如果他们终于有一天成功了,但却看上去不那么有意义,他们可能会陷入虚无,对人生的价值感到怀疑,还更容易有中年危机。
我们能同时属于不同的心理时区每个人并非属于某个单一的类型,而是在每个维度的高低各不同。A导向的人偶尔也会在某件事上用B导向思考问题。比如,一个现在享乐主义导向的人也会突然间感怀追思美好的过去。人的时间洞察力也会受到宗教、文化与情境因素影响。
时间洞察力怎么影响我们?身处在不同心理时区的我们影响着我们着手做每一件事。比如数码产品把我们拉向“现在享乐主义导向”。
津巴多认为数码产品在重塑我们的大脑。在美国,一名21岁的青年大约已经花去10000个小时玩电子游戏。虚拟世界能带来很多现实中没有的刺激,我们可以做很多现实中无法做的事情,会让我们变得更加“现在享乐主义导向”,于是我们只做爱做的事情。自我纵容,爱好玩乐,喜欢能马上能带来享受和愉悦的东西,躲开需要付出、计划和努力的事情。
只顾工作不曾享乐,因为你是“未来导向者”。
未来导向者为前程而活,因此愿意牺牲现在的安逸去铸造一个心目中美好的未来。但是,透支明天的精力过度工作,对身心来说都并不健康。鸡汤曾说过:“明天的落叶,今天永远都扫不完。”这句话告诫未来导向者不要为了没有发生的事情太过操心。
津巴多发现,那些广告标示、宣传语都只能影响未来导向者:为了前程要好好学习、为了防止肺癌不要再抽烟!为了不让海平面上升应该低碳出行!
但是未来导向者能自控,也不太会在这方面出错。享乐主义导向者即使通读励志故事和道理,也不会改变行为。因为只会沉浸在现有的刺激,心中并没有考虑未来。这就是为什么“听过很多大道理,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怎样通过“时间洞察力”变幸福?① 怎样的时间洞察力最好?
每个人在这五个维度上都会有一个倾向,而最佳的是时间洞察最平衡的状态(Balanced Time Perspective):
较高的积极过去、较低的消极过去、较高的现在享乐主义、较低的现在宿命论、较高的未来导向。这种时间知觉观让人更满意,更感激生活。
② 测测自己的时间洞察力
《津巴多时间知觉量表(ZTPI)》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的时间洞察力,请看下文:
1. 我相信和朋友一起参加聚会是生活中重要的乐趣之一。
2. 和童年相似的情景、声音、味道经常使我回忆起一系列美好往事。
3. 命运决定了我人生中很多事。
4. 我经常想起生命中有些事我本该做得不一样。
5. 我的决定很大程度上受到周围的人和事的影响。
6. 我相信人的一天应该在每天早上就提前计划好。
7. 回想我的过去令我愉悦。
8. 我做事冲动。
9. 即使事情不能按时做完,我也不担心。
10. 当我想完成某件事时,我会设定一些目标,并考虑如何通过具体的方法达成那些目标。
11. 总的来说,在我的过去,美好回忆比糟糕回忆多得多。
12. 听我最喜欢的音乐时,我经常忘了时间。
13. 赶完明天截止的任务,还有完成其他必要的工作,优先于看今晚的演出。
14. 该来的总是会来,所以我做什么其实不重要。
15. 我喜欢那些描述“美好旧时光”里一切都是怎么样的故事。
16. 过去痛苦的经历经常在我脑海里重现。
17. 我试着让我的生活尽量充实,过一天算一天。
18. 自己赴约迟到会让我觉得沮丧不安。
19. 理想地说,我想把每天当做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来过。
20. 我很容易想起曾经快乐的时光,美好的回忆。
21. 我按时履行对朋友或上司的义务。
22. 过去我受到的侮辱和拒绝都是应得的。
23. 我一时冲动做出决定。
24. 我顺其自然地度日,而不是试着计划它。
25. 过去有太多不愉快的回忆了,我宁愿不回想。
26. 在我生活里找刺激是重要的。
27. 我在过去犯了错误,要是可以撤销就好了。
28. 我觉得享受正在做的事比按时完成工作更重要。
29. 我怀念我的童年。
30. 做决定之前,我会衡量得失。
31. 冒险让我的生活不会无聊。
32. 对我来说,享受人生旅程比只关注目的地更重要。
33. 事情的发生基本不按我预期。
34. 让我忘掉年轻时不愉快的画面很难。
35. 如果我不得不考虑目标、结果和产出,那会夺走我在工作和活动中的快乐。
36. 就算我享受现在,我也经常和过去相似的经历作比较。
37. 你不可能真的能规划未来,变化太多了。
38. 我的人生之路受到我无法影响的力量控制。
39. 担心未来是没意义的,既然我也什么都不能做。
40. 我按部就班地准时完成任务。
41. 我发现当家庭成员谈论过去是怎样时,我不会参与。
42. 我冒风险在生活中寻求刺激。
43. 我列下要做的事情的清单。
44. 我经常随心所欲,而非跟随理性。
45. 当我知道有工作没完成时,我能抵制诱惑。
46. 我发现自己常常被激情冲昏头脑。
47. 如今的生活太复杂了,我更喜欢过去简单点的生活。
48. 我更喜欢那些随性的朋友,而不是有计划的朋友。
49. 我喜欢那些经常重复的家庭礼仪和传统。
50. 我想起过去发生在我身上的那些坏事。
51. 如果这个任务能让我进步,即使它困难、无聊我也会坚持做。
52. 把今天挣的钱花在享乐上,要比存起来为了明天有保障更好。
53. 幸运带来的回报比努力带来的要好。
54. 我想起生命中我错过的美好事物。
55. 我喜欢我的亲密关系充满激情。
56. 我总有时间赶上工作任务的。
③ 摆脱潜伏身边的僵固的时间观
过度积极过去导向。现代社会,无数人在试图回归以前那些美好的的时光,大理、漫步古镇、看草原日落,给旅游业带来滚滚红利。带来新型阅读模式的手机也经常无辜躺枪,要知道,报纸刚面世的时候,大众也是「这样的阅读方式太轻浮了!」的态度呢。
过度未来导向。不要以为只有拖延的人膝盖中箭,其实只为了未来的工作而忽略现在的私人生活,也是时间洞察力不平衡的表现。改变自己,平衡工作与生活,就从锻炼自己的 "时间洞察力" 开始。
最后,来看看 津巴多讲解的10分钟的手绘漫画视频!愿你在放松的时候是个“享乐主义导向者",工作的时候是个“未来导向者”,虽然这样很难。
▍文献来源:
Zimbardo, P. G., & Boyd, J. N. (1999). Putting time in perspective: Avalid, reliable individual-differences metric. Journal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7(6), 1271-1288. doi:10.1037/0022-3514.77.6.1271
Boniwell, I., & Zimbardo, P. G. (2004). Balancing Time Perspective inPursuit of Optimal Functioning. In P. A. Linley, S. Joseph, P. A. Linley, S.Joseph (Eds.) , Positive psychology in practice (pp.165-178). Hoboken, NJ, US: John Wiley & Sons Inc.
■ ■ ■
公众号 | 友心人小友
ID | youxinrenxiaoyou
翻译 | 青葙 Dong 砍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