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何时起“极简主义”突然间就火起来了。不仅在在设计领域还是生活方式上都很受人关注。于是就有了一群脑洞大开的摄影师从摄影的技巧中找到极简主义,让我们一起去看下什么是极简摄影吧!
■ ■ ■
初中时学习平面几何,关于图形元素的部分,首先学到的就是点,而后才是线和面。故可以清晰明了的认定“点”是画面中所有元素的最基础单元,由点成线,由线成面。
“少即是多”起初是被德国建筑师密斯·凡·德·罗(LudwigMies Van der Rohe)应用于他的建筑哲学之中的。极简意味着极度的简约,极简并非简单,其关键词是“精准,剔除,宁静”,通过这种设计理念排除不必要元素,准确表达出所想所感,增加主题的明确性。
如果从哲学上相对的视野来看待世界,点线面三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点是线和面的构成基础,而在足够大的视角来看线和面也可以看成一点,比如地球在浩瀚宇宙中就只是一点。
但是我今天来和大家讨论的只是摄影画框中普通的一点,通常形态只占画面很小的一部分。
(图/@燮·LoFoTo 的LOFTER)
近年来“极简主义“无论是在设计领域还是生活方式上都很受人关注,这可能或多或少和某水果手机有关系。摄影中的极简风格也深受摄影师的青睐,然而曾经常被人们忽略的“点”在极简街头摄影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既然谈到极简街头摄影,那就先聊聊极简。一说到这个方面,大家都会想到“少即是多”,其实这句话完全不是乔帮主说的。极简主义风格是二战后,也就是19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种艺术形式,起初是体现在音乐,雕塑,建筑这些艺术形式上,而后逐渐延伸到生产和生活各个领域。
“少即是多”起初是被德国建筑师密斯·凡·德·罗(LudwigMies Van der Rohe)应用于他的建筑哲学之中的。极简意味着极度的简约,极简并非简单,它的关键词是“精准,剔除,宁静”,通过这种设计理念排除不必要元素,准确表达出所想所感,增加主题的明确性。
这篇文章我就结合国内外的一些资料和一些优秀的摄影作品,来分享我对“点”在极简街头摄影构图中的一些看法,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主体点,辅助点,环境点。
(图/LCY 的LOFTER)
“主体点”就是画面的主体以点的形式出现,受众很容易就会在画面中察觉到他的位置,有时候主体点不是单指一个点,我把它分类为单点,双点和多点。无论几个点在画面中做主体,都要注意点与所处环境的要形成对比,因为点的面积通常很小,如果不区分于环境,很容易被淹没其中。
这种对比形成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色彩,影调,形状等。下面我根据主体点的数量不同,阐述下单点,双点,多点各自在极简街头摄影表现手法中起到的作用。
① 单点聚焦
一个点出现在画面中,画面效果相当清晰,但是把这个点置于画框里的哪个位置也有很大考究,它关系着画面的平衡感,美观度等等。单点出现在中心位置属于中规中矩的做法,由于正方形画框的流行,中心点构图也不像曾经那样显得平闷,而是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 博主 Cocu Liu的作品中有相当多运用了出色的中心点构图,如下面他创作的三张令人倍感安静的极简的作品:
一个点位于画面的中心,它与画框的每个边距离相等,如果再有等距离的线与其相连,必然会产生一种引导视觉到中心位置的感觉。
下面这张照片,我用灯线做视觉引导,汇聚到中心的主体点:
第二种单点的放置方法可能是最常规与主流的,就是放到黄金分割点附近,这个我在上一篇画框艺术中也有提过。
把画面用两横两竖虚拟勾画出一个井字,这四条线的两两交点就近似于黄金分割点,把主体点放在此做为兴趣中心,给人自然的美感,可以说它是一种比较保险的构图手法,下面依然列举 Cocu Liu 的两副作品:
上面两图的四个交点就是黄金分割点,值得一提的是我所画的直线也非严格按照等距标注,原因是我们在实际构图是不可能严格按照交点摆位,只要是近似距离就可以,无须纠结于此。
关于单点构图的最后一种方式是最不常规的表现方法。把它置于画框边缘的位置,如下面这幅摄影师博主Y的作品:
这副作品的主体点几乎落在了画面的右下角,而主体的视线又指向左上方的飞鸟,两个位置遥相呼应,给人一种憧憬向往的感觉。
所以这种放置方法一般都是根据摄影师明确的思想意图而采用独特的视角体验,在极简作品中,大片的留白加上临近边缘的主体,有时候能创造出更加强烈的视觉感受。
下面这张作品,我就运用了大量的留白加之非常靠近边缘位置的主体点:
这张是4:3的画框比列。原图是16:9的,那张视觉留白更加明显。我所想表达亦是一种空旷通透之感。
② 双点对比
当极简的画面中出现两个相当明显的点时,这两点之间的视觉联系也会非常显著,他们会产生出一条隐含的线,观众的视线会往复游离于两点之间,不断斟酌两个主体的关系,所以用这种构图形式表达街头中的对比关系会很具效果,如下面这两副作品:
“少即是多”起初是被德国建筑师密斯·凡·德·罗(LudwigMies Van der Rohe)应用于他的建筑哲学之中的。极简意味着极度的简约,极简并非简单,它的关键词是“精准,剔除,宁静”,通过这种设计理念排除不必要元素,准确表达出所想所感,增加主题的明确性。
这张作品依然出自 Bubble ,叫做《相同的路上不同的人生》。处于两个点的主体,显然诉说着两个不同的故事,双点构图的对比的方式带给观众强烈的代入感。
下面这张作品更有意思,这幅作品来自于非常善用黑白极简手法的摄影师燮·LoFoTo 。
两个主体点出现的竟是身体的两个部分,这种对比方式怪诞,有趣还有些神秘。
上面的例子都是关于表现内容或影调的对比,然而摄影中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对比手法是颜色的对比,如下面这幅 Cocu Liu 的作品:
③ 多点并列
当画面中出现多于两点时,几个点之间顺次连结成隐含的线,观众的视觉顺序也会沿着这几个点依次移动,所以在有多个主体点加入到画面时,是展现多主体并列的绝好时机。下面先看两幅 燮·LoFoTo 的作品:
三个主体点依次排列,构成了一条虚拟的近似对角线,观众的视线可能会从最左的点依次向右上方漂移到最右点。三人的动作和身影都构成并列关系。
摄影师竖直构图,用垂直的视觉方向连结三个主体点,看似简洁的画面却展现出十分丰富的故事内涵。
下面这幅作品来自于博主 四丢比 ,四个主体所处的环境也十分具有对称整齐之感,四种不同的色彩构成了并列关系。
下面再来看一张博主 细嚼慢咽 的作品:
非常有趣的构图方式,四个主体点直观清晰的出现在观众眼前,似乎是有导演安排的,摄影师用框中框的表现手法强化视觉引导。
从上面的图例中可以看出,让主体点恰当的出现在画面中并非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摄影师扎实的摄影构图能力,视角的选择,耐心的等待,或许还需要点运气,而且随着点的数量的增多会的极大的提升构图难度。
从字面意思就可以理解辅助点就是在画面中辅助主体的点,辅助点使用得当可以强化故事内容和思想内涵。不过既然是辅助作用,切记不可喧宾夺主,特别在极简摄影中,要剔除任何与主体无关的因素。
所以,以下几个要素可以帮助避免辅助点在画面中抢眼:
辅助点与主体点的颜色和形状大小要形成一定的反差;
辅助点的颜色相较于主体点尽量低亮度,低饱和度;
辅助点一般要偏离兴趣中心位置。
下面看几幅作品以示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