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职场的你,不要因为大平台可以带给你更多的条件待遇而拼命往里边挤,大平台是优势同时也是负担,你早晚要脱离大平台,你是你,平台是平台。只有找到让你激情澎湃全身心投入其中的事,才能真正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
■ ■ ■
“对不起我休假了,有事你找一下我的同事”。
有天你要是听见你360的人说这句话,说明她/他马上就要离职了。360的人,是从来不轻易休假的。
我有五分钟内回复工作微信的恶习,不管是在开车,在吃饭,还是在洗澡。好几次洗澡洗一半,站卫生间对着手机发信息回邮件,再次抬头,一个小时过去了。这种,第一时间回复反馈,手机从来不关机,做事总有交代,错了及时修正,半夜起来写稿,周末给媒体回复采访提纲,上午打招呼下午就出差,绝对服从……这些都是这几年,360的公关人一直在重复的事情。
要说什么阿里文化,华为文化,到360这里,也有数字公司的文化。就是一群不服输不低头不向生活投降又要强的人们,倔强的,强势的,拧巴的,与自己心里的对手斗智斗勇。
这几年,我从3层到6层,6层到12层。从大公关部到手机助手,再到奇酷手机。待了三个部门。
我在拥堵的大山桥下车,在798旁边找早餐,在接近9点58的时候跑到楼下打卡,13点左右午饭,15点左右犯困趴下睡着,19点的去一层或者9层天台抽一支烟。主持过无数次的发布会,认识了200多个媒体朋友,打电话骂过人,求人发过稿,逢年过节喝酒也醉,醉了也哭,跟同事在办公室吵过架红过脸,整晚不睡通宵加班。送走过17个同事,现在我自己是第18个。
现在想想在360的日子,就像是与分手的恋人久违了见一面。想开口,又低下了头。
有一些个人感悟,记录在下面。是与过去的自己和360老同事的告别。
我们这一代人,内心都很骄傲。刚进公司的时候想法多,想做的事情多,想成就一番事业,得到认可。但在公司待的越久,反应却越淡然,因为都已经无所谓,见得多了,做的多了,知道事情最终的结果无非是那几个,所以不在工作做无畏的斗争。
“老员工”正是这种心理,就把日复一日的工作混得乏味。失去了主动创新的可能性。反正你干也是这样,不干也是这样。而另外一部分急于成功和表现的人,又过于忙碌。过于忙碌会带来的业务知识的局限和资源局限,是另一种形式的失去创新。
这就是所谓的价值观驱动。说小一点,就是愿意和相信。说重一点是信仰。这是一个团队搭建最重要的基础。
我在360面试的人虽然不多,但这个人是否对这份工作有意愿和冲动,是可以明显感觉到的。有强烈冲动想要完成这份工作的人,和只是看眼前利益,觉得360平台比较大给钱多的人,是完全两种结果。跟后者一起合作,根本没有共事的基础。
佛家讲究轮回来世,如果你不相信这个,你根本不会相信佛学。基督教是现世,你若不信,那圣经所有的故事都不成立。如果我一开始我就不相信360这家公司倡导的方向,否认360的办事方式,那我怎么与这家公司一起进退呢。也许很多人说,傻逼你有什么资格和公司共进退,你被洗脑了吧?一是ownership,二是,洗脑这东西,对公关不好使,做公关这行的,特别会身在其中自圆其说和身在其外审视自己。
抨击360文化和价值观的人,不了解360 ,也不了解价值观。真正了解的人,没空说这个,都在身体力行。
3.心态一定要开放在大公关部的时候,PR要对接360所有的产品线,你不开放你不主动聊,你不把整条流程线跑通,怎么可能顺利的推进一个事情。btw,当时大公关叫做“企业沟通部”。我理解,对内对外都要沟通好。其他公司相同,大公司的流程搞死人,就跟这个社会一样,你别总跳出来要改变这个改变那个,你连自己都改变不了,别说改变世界了。改变如果是大势所趋,那改变就是迟早的事。如果不能改变,那我们先拥抱变化。
对外沟通,大部分时间都是对媒体。有人说360的PR强势,哪个采访不回复?哪个需求没反馈?哪次联系找不到对接人吗?
文人清高,特别是知识分子,更要被墙裂的尊重。但尊重后面,就是开放的事实和新闻价值。没给媒体跪过的公关不是好公关。事无不可对人言,千万别把媒体当傻逼,人人心里跟明镜似的,要有绝对开放心态,拥抱公关事故,也拥抱变化。在这里一并感谢这三年帮助过我们的媒体朋友。
我长这么大,就是偏执的觉得,不论人家再怎么心疼你,跟你关系再怎么好,再怎么帮你,真要成事,就得靠自己。
话自己说,关系自己做,批评自己挨,通宵自己熬。工资才能自己拿。
千万不要以为大平台可以带给你多大的帮助,大平台是优势也是负担,你早晚要脱离大平台,你是你,平台是平台。
创业维艰,如果脱离大平台,脱离优势资源,就不能成事,只能说自己离成就还差的很远。千万不要自以为牛逼,大家就是平凡人,都想做非凡事。
离开的空间,上升的空间,休息的空间,成长的空间。女人与小人难养,近则不逊,远则怨。这个空间这个度很难把握。
我很喜欢涛哥跟我说的一句话:做事要注意分寸感。
分寸感的把握让人有一种游刃有余的感觉,会让大家相处和事情发展,显得很自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什么事情用什么样的人来做。这个分寸感,也是一个空间。很难把握,却很有趣。
从职业规划的空间来说,画饼能起到的作用很多,虚实结合。
公司需要人来搬砖,我们也需要靠搬砖赚钱,搬砖如果盖除了金字塔,对自己也是提升。所以一定跟搬砖的人说清楚,你在我这里,会得到什么,定期,给到搬砖者承诺的得到。这样才能给到公司和搬砖者更多活动的空间。这可能是管理层和HR要多考虑的。
以上五点,创新,信仰,开放,靠自己,空间。在新征途中,愿老友安好。
说了些有用的废话。终于要跟过去说声再见。希望我在360的小伙伴们注意身体,劳逸结合,功劳和苦劳,一定要找到方法才有可能得到。而忙不是唯一的理由,一定是我们没有找到更为合适的方法。
之后,我会去一家创业公司,做互联网金融。
是日已过,如鱼少水,人生苦短,千万不要浪费时间,保持姿态,持续向前。
■ ■ ■
公众号 | 磨洋工
ID | Fiona623558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