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无止境:你没登上的山,我替你登!




她从背包里取出一张A4大小的照片,是她和先生的合影。寒风呼呼削在脸上,分分钟能把人刻成冰雕。她双手捧着合影,竭尽全身仅剩的力气,把颤抖的声音送上天际:“亲爱的,我终于登上了乞力马扎罗的顶峰。我认为你在天堂,这是今生我能到达的离天最近的地方。我想,你一定能听见我的声音,感受到我对你的挚爱。我要告诉你,在非洲,你没有走完的路我替你走,你没有登上的山我替你登。”


——谨以此文献给徐姐和她的先生


■ ■ ■


原本徐姐并非登山爱好者,登峰,走世界,仅仅只是为了替她爱人走完未走完的路。


原来在我们身边的现世浮沉中,真有这样的爱,可以战胜体能局限,可以扛过近六千米高原反应,可以撬开万里冰封,不顾一切,直达离爱人最近的地方。


1


徐姐的先生是北京大学的教授,中国非洲学界的优秀学者,致力于非洲研究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两次进入非洲,自费走完22个国家。


“他非常敬业,而且气质儒雅,对我很体贴细心,待人也特别好,我们俩16岁多下乡,在一个知青小组,度过了一年的美好时光。76年他去了青岛,我去了北京。恢复高考后,他自学考上了北大。后来我们谈朋友了,都是彼此的唯一,看彼此的眼神就知道对方在想什么,都把对方看的比自己还重要。后来当他去世的时候,我觉得是天塌了。因为我特别爱他,今生想尽我所能去为他做一些事情。”徐姐平时笑声爽朗,说到动情处还是抑制不住内心的波澜。


北大有个教职工户外健身协会,在参加完协会组织的内蒙库不齐沙漠徒步回来的车上,大家都还在兴奋中,领队就趁兴问大家下一个地方想去哪里,徐姐当时不知道为什么脱口而出喊道:乞力马扎罗!其实,她当时完全没有准备,只是觉得冥冥中有先生在指引着她。


于是,2014年5月,18个人的登山队伍很快就组建起来了。徐姐做了这个决定,就需要很认真地投入训练,因为她去的目的和别人不一样,她在乎结果,要登到顶峰。按照领队给出的运动指标,即使再辛苦,她也都要坚持每天健身锻炼。


2


开始登山了,第一天睡的大通铺,她睡不着,第二天还是睡不着。随着高度的增加,空气越来越稀薄,徐姐的身体也开始明显有一些反应。又因出发前,她想好了登顶后要与先生说活,要请同行的老师帮她做5分钟的录像,因此,她满脑子想的都是这个5分钟录像到山顶后她该说什么,一想到这些就忍不住流泪,她幸好戴着雪镜,大家都没察觉到。


准备冲顶的头一天晚上,在海拔4700米的小木屋外,领队找她谈了次话:“这两天你的状态好像不是太好,今夜是否还要继续登顶?”她一下子就哭了:“不论多难,我一定要登顶!”年轻的领队也满含着泪水,像儿子对妈妈般紧紧拥抱着她,坚定地说:“只要你不放弃,我一定帮你登顶!”


果不其然,冲顶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倍受煎熬。凌晨12点出发,海拔4700米,一直到顶峰,全程用了8个半小时。


徐姐已经57岁了,是全队年龄最长的一位女性攀登者,除了另外两位队友刚五十出头,其余队友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到5700米假顶的时候,徐姐已经累到不行。非洲向导队长见她的嘴唇青紫严重,步态沉重,对北大的领队说,“她应该下撤,不能再上了”。领队告诉非洲向导队长:“她的先生是北大搞非洲研究的教授,但已经去世了。她是带着他先生的梦想来登顶的,我们一定要帮她完成这个梦想。”


向导一怔,沉默了一会,随即手一挥:“好!上!”


向导和领队将全体人员做了队形调整,让徐姐引领队伍走在最前面,她压着整个队伍的速度,她走多快整个队伍就多快,只要她不放弃全队就不放弃。苍穹之下,整个队伍变成了一条壮丽的飘带,就那样缓缓坚定蜿蜒在最后200米中。


在漫长的八小时登顶冲刺中,很多人都不时地想过要放弃,但一想到徐姐毅然决然哭着说一定要登顶的场景,一抬头看到徐姐还带领着整个队伍一步一步往上走去的背影,谁都不忍放弃,又默默继续。


终于,到了顶峰。

因为过了身体的临界点,大家好像又不知道累了,都开始跑到“5895MCongratulations”标志牌那里拍照留念。



乞力马扎罗顶峰冰川


徐姐挪动着步子,走向向导,从他的背包里取出一张事先准备好的A4大小的照片,是她和先生的合影。然后挪回标志牌旁。


寒风呼呼削在脸上,分分钟能把人刻成冰雕。她双手捧着合影,竭尽全身仅剩的微弱力气,把颤抖的声音送上天际:“亲爱的,我终于登上了乞力马扎罗的顶峰。我认为你在天堂,这是今生我能到达的离天最近的地方。我想,你一定能听见我的声音,感受到我对你的挚爱。我要告诉你,在非洲,你没有走完的路我替你走,你没有登上的山我替你登。 ”


目睹这一幕,全体登山队员一动不动地站在原地,整个世界只有徐姐的声音,穿过天空的上一层再上一层,去到了想去的地方。


她又转向全体队友,充满感激:“如果是我一个人,我绝对做不到,非常感谢你们对我全程认真用心的呵护。”最后,她又转向非洲向导,请他们站成一排,很认真地,一字一顿说道:“我先生是搞非洲研究的,他非常热爱非洲,已经走完了非洲22个国家,但是他的脚步已经停止了,今后我会尽我所能代替他走非洲,用我的微薄之力,传播中非友谊。”说完,向他们深深鞠了一躬。


现场,大家已经忘记了登到顶峰这件事,也忘记了时间的存在,泪水和汗水混凝在结冰的空气里。临下山前,队友们纷纷自发地分头去帮徐姐捡了很多火山石,为她先生堆了一个“玛尼堆”,一起为他祈福。



徐姐和大家为她先生堆的玛尼堆


乞力马扎罗的顶峰,阳光投来万丈拥抱,将冰天雪地揽入怀中。徐姐说那是她一辈子看见过的最美的日出,可是她已经没有力气拍照了。但她心里非常清醒,她知道,他都看见了,也都听到了。


(注:乞力马扎罗海拔5895米,属于高山。维基百科资料显示,每年1-2万人攀登乞力马扎罗,有30%-40%的人可以登顶。这一登顶率在高海拔攀登中是很高的,但并非全无危险性,登山意外也会不时发生。据登山领队(Chief Guide)讲,在这支登山队登顶前一周,刚刚有人不慎从5500米左右的山坡上滑坠而遇难;退回到20年前,每年雨季有几十名背夫因为衣物和保暖装备不足以致失温或疾病而离去。)


3


“我的先生很幽默,有一段时间我连续三次丢了钱包,先生知道后一脸严肃地对我说:下次你再丢看我怎么收拾你!我一脸疑惑地问:你怎么收拾我?他一下把我楼到怀里,笑着说:我还原谅你。然后还说,看咱多大度……”


返程的飞机上,大家都睡着了,徐姐毫无睡意,轻声跟我聊起她和先生的日常时光。我侧身细细地听,舱外的月光溜进来,清晰地反射出她一脸幸福的柔光。


徐姐是北京大学的老师,整个印度行程中,我们偶尔在酒店大堂、湖畔碰到,只是简单微笑打照面,远看着她就像一只玲珑跳跃的兔子,身影矫健来去。那个下午,崴吧纳德湖的落日余晖中,我瞥见她在泳池边刚起身,披着浴袍,款款站在出海口岸边与池水相接的地方,我以躺椅上的视角看去,她犹然站在大海中央,傍晚的风借夕阳金色的手,恰到好处抚摸着她散乱的头发,白袍飘举,豪放定格,我的视线忍不住停在那个身段线条年轻的背影上,可一转眼,她又不见了。


以那些零碎的画面,顶多猜想徐姐正享受着退休后的精彩旅行生活而已,我如何也想象不到她身上藏着的巨大能量,在后来的某天对我产生了非常重大的意义。


我们在印度全程15天,前面坐大巴车颠簸行走了10天,一路从孟加拉湾到阿拉伯海,从金奈出发,途径本地治理城,到库马克拉姆,切帝纳德,再到马杜赖,铁格里,库阿玛拉卡姆,直到蒂鲁文南特布勒姆才停下匆忙的脚步。那天在大巴车上,我刚晕完车又准备昏睡,欣频老师突然说要请一位特别的团员分享一下她不同寻常的经历,于是我被一个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彻底叫醒,我带了一路的疑问与迷茫也一并被打碎。


到达最后一站阿育吠陀中心,放下行李,眼前扑面而来的,是无边无际的浪涛,一层一层创世纪般地翻腾不息。它们像排山倒海的爱神到来,不知疲倦,时而在云海之间弹钢琴,时而又扮快乐的孩子在折纸飞机,不停变换浪漫的姿势,永远兴奋奔腾而来,一遍一遍给予沙滩以滔滔不绝的爱,沙滩如此幸福地承受着这每分每秒丰盛的爱,她不需要做什么,只需要陪伴和包容海浪爱人,和他一起构建出一幅人人爱着的宏大画面就够了。


或许是因为徐姐的故事和大家稀里哗啦的泪水,为我铺垫了浩瀚的情绪,当我面朝阿拉伯海爱的朝圣,瞬间顿悟:爱是无止境,爱是无边无限。那一刻,我的心被震颤到再一次泪奔。只有一个动作,马上拿起手机给远在大洋之外的父母拨通了电话。


4


从印度回来十多天了。我不止一次回去听当时的录音,每次都无法平静。在恰好的时间,遇见美好的人,听到刚好的故事,找到爱的源头。这一切,比所看过的电影所读过的小说都要精彩震撼上百倍。


我也不止一次想更新公众号上的内容,想向亲爱的你们分享我的收获。这篇文章被反复改过6次了。徐姐对事情很严谨认真,我所描述的不妥之处她都一再不厌其烦地为我修改,我也非常不愿因自己的拙笔而影响了故事的原本面貌,直到反复修正成现在这个样子,我知道总有不完美处,但故事本身才是重点。徐姐已经开始写书,在努力实现她的另一个梦想,她不断挑战自己完成自己的意志力,让我佩服之余多了许多鼓舞。


回来后,我感到一切都变了。绿树上的叶子们主动跟我招呼,鸟儿和野花也都那么频繁地飞进我眼里,它们好像都在不约而同欢迎我回来;我的脚步一步一步踏着,好像一记一记打着拍子,十分稳当而接地气;我的嘴角经常露出只有我自己和天空飘过的云才懂得的笑,我心里那么明亮地反射着一面清透的湖光。


事事都在往好的方向走去。我不再那么着急,心田上已经放好了一颗从容快乐的种子,已经发芽了,真是快到我不敢想象,我已将出发去印度前的那个自己甩得看不见了。


很多事是无法解释的,以往,自己身上没有什么可以挖掘的,就像个记者拿着笔记本,到处找其他人聊天并且写下来,然后发文。现在,自己带了一身丰盛和滚烫回来,却只想悄然放在内心,像是为自己珍藏了一盒盒上等点心,想自己先慢慢看慢慢品尝。


纵然也有一点小担忧,也有一些小坦荡,当千万个句子自己跑来要在我手上种下它们自己,我瞅着这堆黑芝麻般的小种子,像农夫站在田间,忐忑他们会长出健康的枝叶吗?会结果子有好收成吗?也许田间的农夫从未考虑过这样傻乎乎的问题。他们相信来年能吃到香喷喷的荞麦馒头,就像相信太阳每天都会从山头照常升起那样自然。


嗯,所有的芝麻都会开花结果的。


■ ■ ■


公众号 | 逯逯而为

ID | luluerwei


本文由行动派小伙伴逯逯原创出品

如需转载请于后台向行动君授权哟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