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那么大,她24岁就看了一半





“我们容易看见,也容易失明,数不清的幻象,使我们离最初的自己渐行渐远,我读过的故事中,总有一则让我重见光明。”


■ ■ ■


你说,20来岁,是大好黄金时代。但你也说,就这样很快,一下到了快30岁,生命也还没有翻出个什么大浪花来。有时候,人生的精彩只是一支等候在弦的箭,你只需稍微用点力气,就可以把它发送出去,不管它去到哪里,箭在弦外,精彩即发生。


20岁,独自一人去印度当国际志愿者,去当地NGO教中文和舞蹈。随后开启旅行版本的人生,根本停不下来。24岁,已走完16个国家。开了一家慢时光主题的海滩民宿,业余组织线下读书会,办自己的旅行主题分享会。这样的女孩,不仅颜值高,而且才24岁。


有时候,人生的精彩只是一支等候在弦的箭,只需稍微用点勇敢的力气,就可以把它送出去,不管去到哪里,箭在弦外,都已发生。


  • 21岁,泰国。

  • 22岁,西藏,台湾。

  • 23岁,欧洲。

  • 24岁,日本。


1


Sunny上大学那会挺活跃,同学们经常能在教室里听到她爽朗的笑声和激烈的讨论,大家都记住了她,但她有时反而会觉得自己表现得有点过了度,可每次还是收不住,依然是在人群里滔滔不绝的怪咖女孩。


大二临寒假前,sunny注意到学校有个国际组织,经常组织一些国际交流活动。一次她听了这个社团的一场公开宣讲会,主题是做国际志愿者去国外支教,听起来好像不错,一看里面有匹配印度当地学校教书的项目,立即勾起她浓厚的兴趣,仿佛看见印度漂亮的纱丽正在向她打招呼。经过一番筛选比较,她果断选择了印度,几轮面试下来,取得国际志愿者资格。


说做就做。那个假期,从订机票,准备行程,打点行李,直到终于要出发了。可是,sunny遇到最大的阻碍反而不是对未知的不可掌握,而是父母的极力反对。甚至出发前晚,行李箱被她老爸藏起来。但第二天,她还是毅然决然出发了。20岁,一个未曾涉世的女孩,去到那个根本不知道会发生什么的地方,凭着一股子“我要去”的信念,她去了印度。


在印度,每天的安排就是,上午去当地一所普通的公立学校教中文,下午去当地一个NGO(非政府组织),给弱势群体的女生上舞蹈课。学生们淳朴得令人疼爱,对知识的强烈渴望大大超出了sunny的想象,虽然语言上她不会教印度语,但她每次去的时候,学生们都会把她围在学校,很热情地喊她姐姐。Sunny突然感觉被需要原来是这样快乐的事情。


在当志愿者的这段时间,几乎也决定性地坚定了sunny当一名教师的想法。从印度教育上的贫富差距看,教育这个事业一方面能带给人很大的成就感,另一方面会让人觉得你做的事情很被人需要,而且做完以后看到他们的成长会觉得很满足。


当然,如父母所料,sunny也确实遇到过一些麻烦。因为水土不服,没多久就生病了,肠胃不舒适,半夜全身烧到不行,第二天被送去医院时,医生说再不去就晚了。在病床上,sunny开始特别想念爸妈,甚至差点后悔起来,一个人放着家里舒适的好日子不过,明明可以和家人吃团年饭,却偏要跑到这么远的地方来生病,真是自找苦吃。


在印度的病床上,陌生的异国他乡,sunny发现情绪低落都是毫无用处的,她还是竭力让自己平静下来,一边努力配合养病,一边不由思考起此行的意义。她重新梳理了这些复杂成团的思绪,很严肃认真地问自己一些关乎人生的问题,我为什么要来印度?我未来将怎样安排?如果不离开家去经历这些事情,我还会知道怎样应对现在发生的一切吗?去之前,sunny反复被一种对世界未知的强烈好奇驱动着,内心不断有声音说,我要走出去,要去体验和感受那些与平常不一样的生活。


2


回国后,sunny不仅加入学校那个举行国际交流活动的组织,整个人也发生了很多变化,最大的改变是心态,她从一个外向奔放的姑娘变得内敛温柔起来,当她再次看到很多事情后不会再和从前一样急于轻易发表言论,反而会安静细心观察并去思考事情背后的本质和意义,在需要分享观点时才有所选择地抛出观点。


印度的经历成了她人生中非常好的成长开端,就像开挖了一口井,一开始身边的人包括父母都劝她不要去挖掘会有危险或挖不到什么,但她听从了自己的好奇心并最终开挖出一个泉眼,汩汩流淌着的动力,影响了整个后来的四年经历。因而,sunny总是说,后来的勇气都是这次印度之行给她的,每一次有过不去的事情时,她就会想,当初一个人那么困难的事情都过去了,还有什么过不去的呢。


从此,sunny真的是停不下来。21岁,和同伴去泰国,顺路走完东南亚几个热门国家。22岁毕业旅行,去西藏穷游,坐50多个小时的火车硬铺,一路上颠簸,磕磕绊绊认识了四五十个新朋友,最难忘和美妙的部分是,这个世上有那么多人原本是没有交集的,但却因为一次旅行而联接到一起。其中个别几个人到现在还在联系,那些没有联系过的人,说不定在未来几十年里会在哪个地方相遇,如果你不走出去的话就不可能有这样的机遇,这就是旅行中最棒的部分,总有一些意外的美好和惊喜在等待着她。


23岁,工作了,又去穷游欧洲。上学期间的旅行主要资助来自于父母,毕业后就靠自己的收入。24岁,和闺蜜踏上去日本的旅程,也是在最近开办了一期日本旅行分享会。


sunny这次去日本行最大的感触是:被这个国家的细致所打动,它是一个非常适合女孩子生活的地方。酒店的洗手间会准备好化妆棉、纸巾等,去逛街时,会看到化妆品和护肤品都做的很精致。最重要的是饮食文化,怀石料理可以把大自然最原本的味道还原,让人处处感觉每件事情都做到极致。


本来,去日本之前,sunny对它没有什么好感,因为学历史,总感觉以前中国和日本的历史有很大的问题。但是这次去了后,sunny改变了一点看法。她品尝到日本文化的浓度之深,感受到其精细的服务意识,非常值得我们中国人学习。当时sunny和闺蜜在机场要去酒店,就问那个大巴车司机怎么走,每一次她们路过一个大巴车时,司机都会从开车的地方走下来,看着地图跟她们讲清楚哪一辆车会到她们要去的地方,这让sunny很惊讶,很多其他国家的司机都做不到这一点。sunny实地体验到,日本人很热爱自己的职业,会很认真地去做好自己的工作,有一种真正的“职人精神”


3


为什么要去这么多有趣的地方?


每当有人这样问sunny时,她的回答就是:“我觉得这些都是印度之行给我带来的勇气,让我懂得用包容的心态去看待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那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成长和蜕变,非常感激那段经历;其次是让我更加有勇气面对生活的各种变动和很多突如其来的事情。”


Sunny还说,她把每次旅程都当做是未知的功课,等于是去换一种生活方式,去观察别人的生活方式,来调节自己的心态,当自己遇到不同的人和事时就知道该怎么处理,怎么跟人打交道,怎么应对问题,这些都是上帝安排给我们的功课。而且人会在不同阶段旅行的方式不一样,随着年龄阅历和收入的增加,想去体验的是平常生活中体验不到的。


末了,sunny很从容地说了一句话:“我是一个对世界充满好奇的人,如果你对世界充满好奇,世界就会对你充满好奇。”


和sunny聊完后,我写了这篇文章。这是一个什么都可能发生的时代,当我们不经意发现身边年龄很小的90后、95后做出一些比我们阅历和成绩更丰富多彩的时候,我们会有那么点失落,但也相信一切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


Sunny20岁时选择了一个人去印度冒险,因而有了今天的一切。我们在20岁时可能也在彷徨,也在试图做一些不太一样的事,但无论当初我们选择的是什么,我们都成就了今天的自己。


如果不能接受现在的自己,那就从此刻开始,立刻,马上,去做,拿出我们的勇气,对准要去的地方,发出我们的箭。一次发力,也远远不够,因为每一次的目的地都不会完全一样,那么,捡起来,再次,再一次。等待无数个精彩不停发落的那些时刻,我愿鼓起响亮的掌声,为你为TA为每一个我们,“为从无到有的一切”。


■ ■ ■


公众号 | 逯逯而为

ID | luluerwei


本文由行动派小伙伴逯逯原创出品

如需转载请于后台向行动君授权哟~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