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习惯,试试“吃货的方法”吧





培养习惯的过程中,不小心中断的时刻,正是你可以找到失败原因的机会。培养习惯要慢慢加速加量,不要觉得21天习惯论都做下来就可以掉以轻心了,起码要坚持60天以上。毕竟,一口吃不成胖子呀。


■ ■ ■


有几组关于我的数字,可以和大家分享:


截至目前:


  • 时间开销记录超过16000小时;

  • 日计划与回顾超过600天;

  • 日阅读30分钟超过600天。


今年截至8月19日:


  • “草莓塑身”超过110天;

  • 早上7点前起床超过228天;

  • “草莓晨起分享”发布正能量句子超过135次。



晨起分享汇编发布于公众号


数字不惊艳,但也是我耕耘的结果。我把上面这些称为“养成习惯”。


有人一听到“养成习惯”这个词就犯晕,好像身后站着一个叫“坚持”的邪恶角色,居高临下地冷笑着。要打败“坚持”这个角色,我用了一套叫“吃货的方法”,并且带着愉悦的心情。


在知道“吃货的方法”之前,先一起来定义“习惯”。




“习惯”从广义上来看,可以指一定时期内(比如每月、每周或每日或长时间段)在特定环境下,重复“做”或者“不做”某种行为。


这里的定义特别点到了“不做”某种行为。我认为,习惯除了包括要“做什么”,还应该包括了“不做什么”。比如:不刷朋友圈超过10分钟,不在上班的时间逛淘宝等等。另外,我依据一次性完成的难易程度,结合实践的感受,将习惯分为“微小习惯”和“复杂习惯”




微小习惯:一步可启动或者需要经常性提醒。类似于“敲胆经”、“走路抬头挺胸”、“说话要用丹田发声”、“下班后跑步10分钟”。


复杂习惯:通常是从年度目标分配解出来的,不能一步两步轻松地完成。类似于“每日读一本书并写读书笔记”或者“每日写一文并发布”这样的习惯(PS:年度目标为年底前读完360多本书,那目标分解到每天就大约是一本)。


不管是哪一类的习惯,从吃货的方法来看,拿下它们需要迈出“五步”。


Step1:饿得像头狼




作为一名吃货,面对自助餐的美食,要有“走着进去,扶墙出来”的追求。想要达到这种吃得爽的境界,必须先得饿得厉害,最好能像饿狼一样,仿佛那些小肠绒毛已经不停地蠕动、摇摆着,因为这样才会有强烈的内心驱动力。如果一点也不饿,那后面吃饭的事基本没戏。


养成习惯的第一步也同理,要让自己特别特别地渴望养成这个习惯,把内心那种的“饥渴感”激发出来。


在激发“饥渴感”的过程中,通常会遇到两个小坎。




要吃的东西是不是对身体?


别人吃薯片,吃完脸上依旧肤如凝脂;你也吃薯片,吃完却冒出无数个青春美丽痘,生成了月球表面在脸上。所以吃的东西要让身体接受得了。


有的人看到别人正在培养某个习惯,迫不及待地跟风,照搬照抄,不料半途而费,也是这样。比如,对方要养成“每天读一本书”的习惯,你不知道其目的是通过专题阅读形成知识体系,也跟着干,结果读起书来东一本、西一本,目的不明确,看不到成果,自然很快就坚持不了了。


所以要养成什么习惯,需要规划,要和自己的目标相匹配,问问自己的目的是什么,想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或程度,达成效果后自己的感受怎么样,如果仅仅是为了“显摆一番,和别人斗斗气”,那还是趁早打住。


如果食物是苦口良药型的,该怎么吃下去?


通过第一点,你已经确认这东西是对你身体的,回头又发现食物口感苦涩,不对舌头。这好比,明明知道需要养成某个习惯,偏偏不肯动起来,无限期拖延。其根本在于大脑的本能,面对新事物,远古的进化结果让大脑趋利避害、好逸恶劳,它喜欢省力,不会主动去做看起来动力不足的事情。


那需要学会“骗”过大脑。怎么个“骗”法呢?美食界已经给了现成的答案:现在很多食物,都通过添加各色各样、人工合成的“调味料”,让舌尖告诉大脑“太好吃啦”,于是大脑就指挥嘴巴把食物吃下去。于是,我们也可以学着给习惯加点“调味料”。比如,填写一份《新习惯登记表》!在表中首先把习惯的“动力来源”手写出来,因为手写会注入感情,利用手写可以强化印象,让大脑从潜意识里认可习惯,下决心要拿下它。



Step2:餐具拿在手




要想享用美食,必定需要备好餐具,才能吃得舒心、惬意。总不能张开五指,抓起东西开吃。习惯也一样,想要稳当拿下,需要做足准备功课。特别是“复杂习惯”的养成,在潜意识里要做好“一切为这个习惯让步”的心理预告,另外,还要提前分析这个习惯在每天哪个时间段完成比较好,完成过程中可能会被什么打断,以便做好应变的方案,还要做好工具和程序上的准备。




比如,要养成“经常跑步”的习惯,那起码得买一双穿得舒服的跑鞋吧,还要设想一下如果天气不好的时候,可以换到哪个场地去进行;比如,要做到“每日读一本书”,必须提前按照书单买好纸质书,或者下载好电子书,并将书籍资源存放在容易取阅之处;




比如,要做到“每日千字文”,必须把每次执行这个习惯的流程明确出来:


  • 在灵感库里选题;

  • 思维导图构思要点;

  • 利用上下班交通时间思考要点分支下的内容;

  • 利用午饭和晚饭前30分钟电脑快速书写;

  • 睡前30分钟快速修改;

  • 无格式复制至公众号发布。


执行时把“复杂习惯”变为一个个行动的组合,再把行动各个分配到适合完成的时间段,做起来会降低几个难度等级。最后,还要做好人员方面的准备:征求家人意见,让他们配合自己;再找一个或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请他们时不时查查岗,进行监督。




人好面子,有别人的眼睛看着,肯定不好意思偷懒!


Step3:好菜端上案




要享用美食,最重要的一步是把美食摆上案(案=桌子)。


美食这个“主角”的出现,好比一个“按钮”,按下后能促发“开饭”的正题切入,提醒我们可以开始大快朵颐。每次执行习惯,也需要一个“按钮”,这是提醒机制。如果没有提醒机制,一忙起来就会把要养成的习惯忘掉,特别是刚开始养成习惯的阶段。


“按钮”要怎么设定呢?


这里按上面分出来的“微小习惯”和“复杂习惯”进行破解。




“微小习惯”像零食,能够随时满足嘴瘾,所以可以利用一天之内的零碎时间去完成,关键是对生活中隐藏的零碎时间能及时觉察,同时提前理清碎片化时间要做什么。




理清自己的碎片化时间要做什么?


另外,对于“微小习惯”,可以找寻自身较为牢固的行为作为“按钮”,当“按钮”被激活时,自动转向习惯。举个“栗子”,想要经常做做颈椎操,那么,可以把“开车时每次等红灯”作为一个“按钮”,当这个动作一启动,立刻联系到做颈椎操,即刻运作习惯。自从以前分享会上,沙龙成员 @rachel 提到的这个做法,使我印象特别深刻,等红灯时就会想起锻炼颈椎的事情,从此习惯成自然,养成过程毫不费劲。


或者,想要养成每天跑步10分钟的习惯,可以将运动鞋放在鞋柜显眼处,把“每天下班时脱皮鞋”作为一个“按钮”,当这个动作一启动,立刻把脚顺势套进旁边预先放置好的运动鞋中,一般你就不会偷懒了,然后顺其自然地下楼去运动。这样的话,其实我们每天可以完成很多个“微小习惯”,在我们能力水平能够掌控的情况下。


“复杂习惯”像大餐,完成的程序、步骤比较多,容易让我们产生懒惰的心态,需要设置和上面不同的“按钮”。有的复杂习惯需要每天都执行,那么最好能规划好每天执行的确切时间点,然后利用手机设置每日重复的闹钟,以此作为启动习惯的“按钮”。


实际上,每天都执行某个习惯,坚持起来并不容易。


这里有另外一种选择,也算是一点让步,让自己轻松达成:不要求自己每天必做,只需每周达到一定的量即可,或者是在几个月之内达到100次的量。这些作为无需每天执行的复杂习惯,只需在每周内有空闲则尽快去做即可,那就不适合采用手机设置每日重复响铃的方式进行提醒。


不妨将这些习惯和每日必做的习惯一同放在《每日检视习惯清单》,“日回顾”可作为启动习惯的“按钮”,达到提醒的目的,若有完成的则打个勾,并在旁边标上已累积的数量,这样在每周回顾时,对完成的情况一目了然。



《每日检视习惯清单》


Step4:空盘叠叠高




享用自助餐时,看着空盘、空碗在眼前越垒越高,感觉这餐吃得值了!心里便越有成就感。养成习惯也一样,如果能动态掌握进度,以数据给予大脑积极的、正向的反馈,大脑就会更卖命去继续干活。


对习惯执行的动态进行跟进,可以是多样化、个性化的:比如,可以在墙上贴一个树干,然后买一些树叶型的便利贴,每完成一个习惯就往墙上贴一张“树叶”,慢慢的,看着这颗“树”茂盛起来,你更有干劲了。




另外,还可以使用“100天倒计时表”、“微博主题打卡”、“乐高玩具拼一拼”、“APP软件(微习惯、种子习惯)”等方法,大家可以创意无限。



Step5:吃完要点赞




终于吃完美食,达到扶着墙走出来的效果,大可以摸摸肚皮,以这种庆祝的方式,为胜利点赞,也为下次再接再厉打足信心。


养成习惯时,如果能准备好庆祝的方式,在每次小目标攻克时,给自己一点犒赏,将大大提升下一次养成新习惯的信心。比如执行某个习惯达30次时,买一本钟爱已久的书送给自己;达60次时,约朋友出去搓一顿好的;达100次时,买个蓝牙耳机奖励自己。


这些小礼物、小奖品,可以是平时逛街时看到的中意之物,用个收集本记录起来,既能学会推迟满足感,又能在时机成熟时博自己一乐,一举两得。养成习惯,是一个老生长谈的话题了,这里以吃货的方法打比方,虽然有点好玩,但其中凭借的是一种科学,而不是一种意志力的坚持。


好了,这里总结一下几个关键节点,也是我编的打油诗:




  • 饿得像头狼,——找到动力

  • 餐具拿在手,——做好准备

  • 好菜端上案,——找准“按钮”

  • 空盘叠叠高,——记录跟进

  • 吃完要点赞!——给点庆祝


另外还有两句话比较重点:




不要把某次中断当成失败,然后妄自菲薄。


不小心中断的时刻,正是你可以找到失败原因的机会。要多尝试几次,相信中断总是可能出现的,就像同样的错误还可以再犯一样,所以要有耐心;


如果你是新手,一开始不要贪多。


培养习惯要慢慢加速加量,先一个一个来,不要觉得21天都做下来就对培养习惯掉以轻心了,起码要坚持60天以上。毕竟,一口吃不成胖子呀。


■ ■ ■


公众号 | 发愤的草莓

ID | neverstop201508


本文由行动派小伙伴发愤的草莓原创出品

如需转载请于后台向行动君授权哟~


热门推荐